一 “自由放任”的美国 知识点题库

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 . 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 . 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C . 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 . 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经达到了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 . 资本主义世界正爆发一场“生产过剩”的危机 B . 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 . 苏联加入了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D . 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 .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 B . “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C . 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的加剧 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
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球,最重要的原因是(   )

A . 资本主义在全球占优势 B . 美国是头号强国 C . 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影响 D . 世界市场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12月,苏联拟定了一项关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国联;不反对在国联范围内缔结反对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同意让比、法、捷、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和芬兰其中某几个国家参加这个协定,但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一旦遭到侵略国的军事进攻,各参加国应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

材料二  1934年2月,法国也提出了一项建立欧洲集团安全体系的建议:对德国毁约扩军行动采取强硬立场,不承认其合法性,坚持维护国联,维护欧洲现存的国际秩序和领土边界;加强法国的欧洲同盟体系,创建一个由若干区域性防御条约和互助公约构成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材料三  1935年6月,英德两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英国同意德国提出的要求,即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同英联邦成员国舰艇总吨位的比例为35∶100;德潜艇总吨位同英联邦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比例为45∶100。这与《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德国海军实力限额相比大幅度增加。

  1. (1) 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苏、法两国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建议的相同点。苏、法两国为什么都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

  2. (2)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为什么要求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

  3. (3)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在二战前没有建立起来?

下图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漫画《胡佛总统救济农民》,大危机被比喻成鸟,救济方案是竖稻草人吓跑它们,漫画表明(     )

A . 民众对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不满 B . 胡佛应对危机政策的有效性 C . 美国逐步走出了经济危机的阴霾 D . 胡佛政府对经济大规模干预
与1928年相比,1932年法国工业的主要经济指标,都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下降,最多达到百分之六十四;但法国政府继续维持金本位制度,结果法国工业的出口竞争力大大下降。这主要表明法国(    )
A . 借鉴罗斯福新政的做法效果极差 B . 货币政策导致经济危机 C . 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 . 尚未采取贸易保护措施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妇女回到家庭去”“妇女的天职在教养子女”等口号。这主要是由于(    )
A . 西方国家重视教育 B . 经济危机增大就业压力 C . 西方国家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 D . 科技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电影中,有大量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剧。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电影中的(  )
A . 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 B . 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 C . 夸张和想象给富足中的人们以鼓舞 D . 历史和冒险给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
美国电影的繁荣时期分别是1929年、1957年、1973年、1979年和2000年。这些年份都是美国经济下行的时候,其中许多知名的电影公司都是在那段期间建立起来的,例如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被迪士尼收购)华纳兄弟、米高梅等。关于1929年电影繁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说明新政刺激消费已初见成效 B . 反映人们寻求慰藉的心理需求 C . 体现美国人民淡定应对危机的心态 D . 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三十年代大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通过了“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由此导致的连锁反应是1931年6月到1932年4月,76个国家提高了关税率。这一现象(    )
A . 加剧了国际关系紧张局势 B . 自由主义政策已经过时 C . 说明经济全球化已经形成 D . 减轻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1918年后,西方各国对苏联采取了敌视和封锁政策。但1931年,美国出口的机器设备中,有50%卖给苏联。1929年~1930年,英国机器出口总量的70%销往苏联,而1932年竟高达90%。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A . 苏联新经济政策产生了一定效果 B . 经济危机淡化了意识形态的冲突 C . 美英以邻为壑,转嫁危机至苏联 D . 美英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效用
1929年后,世界出现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以失败告终,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这说明
A .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无法调节 B . 自由放任仍是当时世界的主流 C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缺乏协调机制 D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效不大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第一页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这主要是他对当时什么状况的担忧(    )
A .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B . 经济“滞胀”局面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 社会主义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胡佛总统(1929—1933年在任)的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能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在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强调危机的原因在于美国采取了错误的货币政策。萨缪尔森则强调危机是由一系列偶然事件促成的,胡佛始终强调危机起源于欧洲,而欧洲学者强调美国对欧洲的冲击。

——卢文璞《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美国工人的工资在危机期间下降40%,1932年相当于1900年的水平,(20世纪)20年代曾获得经济大师称号的胡佛这时被人们称作“饥饿总统”,在美国当时流行一首歌谣:“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 (1) 据材料归纳美国人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基本观点。
  2. (2) 材料一、二反映出当时美国人对危机的看法在哪些方面达成共识?它们有何共同缺陷?
  3. (3) 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和前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
美国历史学家帕尔默指出:“在大萧条危机四伏的汪洋大海里,每个国家都设法为自己的人民建立一个经济的安全岛,世界经济体因此而分解成一个个激烈竞争的国家经济体。”这种状况的出现,说明当时(   )
A . 国家干预经济成为共识 B . 斯大林模式受到各国推崇 C . 大萧条导致了世界大战 D . 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了危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最早到达美洲新大陆的移民主要是靠互帮互助来度过难关,移民到达新大陆不久之后很快就效仿英国建立了济贫制度。1929 年下半年的经济危机,使人们强烈要求政府承担起社会责任。当时的美国总统死抱着“自愿救济”和联邦政府不参与社会救助的信条,未采取任何措施。1933 年总统罗斯福推行“新政”,并于当年5月签署了《联邦紧急救助法》,标志着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救济机构一一联邦紧急救助署的成立,开辟了公共救助的新纪元。1935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这部法律-改济贫制度下事后牧济的做法,将贫園的预防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社会救助立法的里程碑。该法案在对待贫困问题.上采用了两道防线,即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该法案主要目的就是将失业者、儿童、妇女、老年退休人员与残疾人纳入公共援助体系,形成了不同类别的社会援助计划。

——摘编自于婷《中美社会救助制度比较研究》

材料二 我党在建国初通过土地改革 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使3亿多无地农民获得土地,消除了农民贫困的制度因素。改革开放后,以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先导,实行家庭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扶贫开发进入脱贫攻坚新阶段。明确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不仅如此,我国还坚持减贫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自光明网《人类历史上最波澜壮阔的减贫篇章》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社会救助制度提出的背景及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分析中国新时代贫困治理模式的意义。
下面是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与通货膨胀变化表。这种情况促使(   )

美国

英国

联邦德国

法国

日本

工业生产下降幅度

15.3%

11.2%

12.3%

16.3%

20.8%

通货膨胀

15.3%

43.9%

11.1%

19.1%

32.5%

A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作出调整 B . 欧美社会保障规模进一步扩大 C .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D . 欧美各国进一步增加关税壁垒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胀”,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对经济的干预或减少干预的根本出发点(   )
A . 减轻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 B . 保证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 C . 扩大内需以刺激产品消费 D . 缓和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1928年,美国总统在竞选演说中宣称,“只要让我们继续执行过去8年的政策,我们借上帝之助,很快将看到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的日子”。这反映当时美国(    )
A .   经济发展正常有序 B . 两党竞争异常激烈 C . 对社会发展缺乏理性判断 D . 国家干预推动了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