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知识点题库

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

A . 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 B . 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 C . 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D . 中国已被支解的具体表现
康有为系统阐发变法理论的著作是(   )

A . 《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B . 《中外纪闻》和《万国公报》 C . 《公车上书》和《上清帝第六书》 D . 《变法通议》和《仁学》

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

A . 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 B . 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 . 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 D . 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
卢梭“主权在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   )

A . 人民是国家的最高主权者,一切权力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B . 当人民权利被剥夺时,人民就有理由推翻当权者 C . 国家建立之前的自然状态下,人们过着平等的生活 D . 契约是为了维护人类的自由,人们建立了国家与法
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 .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 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C . 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D . 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
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西方先进思想逐步传入中国,志士仁人求新求变,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点燃了民族振兴的希望之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康有为)说:“天道,后起者胜于先起也;人道,后人逸于前人也。”他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发展的,由君主专制的“据乱世”进化到君主立宪的“生平世”,而后再进化发展到民主的“太平世”是历史的必然。根据这种进化历史观,他认为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已不合时宜,应当被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所代替。“世运既变,治道斯矣。”

材料二 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君主。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请完成: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思想核心。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梁启超认为实行宪政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3. (3) 材料三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民主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国民主政治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4. (4)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

——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材料二 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 “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

——白寿彝《中国通史》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
  2.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君主。

材料二 康有为说:“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还说:“《春秋》始于据乱,立君主;中至升平,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为民主。”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
  2. (2) 据材料二回答,康有为是如何解释“三世说”的?有怎样的意义?
  3. (3) 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在政治上的主张。
1688年的“光荣革命” 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确立 统治的标志,为捍卫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也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进行有力辩护的著作是(  )
A . 《神学大全》 B . 《政府论》 C . 《反异教大全》 D . 《社会契约论》
18世纪 初,英国与荷兰为争夺殖民地关系紧张,根据洛克的理论,英国要与荷兰改善关系,应由哪个机关与荷兰谈判签约(  )
A . 最高法院 B . 英国国王 C . 英国首相 D . 英国议会
下图中的思想,后来成为美国资产阶级政体的理论依据,那么该思想是对下列哪一理论的继承发展(  )

_x0000_i1044

A . 斯宾诺莎的“天赋人权”   B . 洛克的“权力分立” C . 卢梭的“主权在民”       D .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材料一 人既然是平等的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 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或财产。

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在出让自己的权利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 分开掌握和使用。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完成:

  1. (1) 在政府权力运作方面材料一体现了什么思想?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2. (2) 在“自由”问题上,材料一、材料二有何共同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正如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一样,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而且不应该有其他的作用。组织我们自己的政府,乃是我们天赋的权利。当一个人如果考虑到世事的动荡时,他就会深深地相信,我们尽力以冷静审慎的态度来组织我们自己的政权形式,要比把这样一个重大问题交给时间和机会去支配来得聪明和安全……

——潘恩《常识》

材料二 这份宣言(《人权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平等、自由,且始终如此。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最后一个条款表明,资产阶级并没有失去对革命方向的控制:“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除了在有明显的公共需要、法律上得到确定和先前规定的损失赔偿是公正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应当被剥夺这种权利。”这份宣言是革命的基本要旨,用一个法国历史学家的话来说,它相当于旧制度的死亡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1) 材料一表明以潘恩为代表的北美民众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何在?

  2. (2) 依据材料二,说明这份宣言体现的“革命的基本要旨”有哪些。“旧制度”是指什么?据材料一、材料二,美、法革命在指导思想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在中世纪的欧洲,只有一种思想存在,这就是基督教神学家阿奎那的思想,他的思想在他的《神学大全》一书中进行了详实的阐述,他写这部书的根本目的是(  )

A . 创建神学思想体系 B . 创立“宇宙秩序论” C . 维护教会的神权统治 D . 保证社会和谐统一
詹姆士一世即位时宣称: “既然对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质疑是无神论和亵渎的行为,那么臣民对国王所做的事提出质疑也是胆大妄为和对上帝的大不敬。”这充分表明(  )。

A . 他宣扬国王是上帝的代理人 B . 他主张国王可以滥用权力 C . 他主张国王权力必须在神权之上 D . 国王是教会组织的统治者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夷者,外夷制之。”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

A . 魏源 B . 张之洞 C . 严复 D . 康有为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这种言论属于(     )

A . 西学东渐 B . 西学中源  C . 中体西用 D . 西体中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奕称:“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名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天文算术如此,其余也无不如此。中国创其法,西人袭之。”因此中国人学习西学并非“舍中法而从西人”。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严复指出:“今之称西人者,曰彼善会计而已,又曰彼擅技巧而已。不知吾今兹之所见所闻,如汽机兵械之伦,皆其形下之粗迹,即所谓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见端,而非命脉之所在。其命脉云何?苟扼要而谈,不外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于刑政则屈私以为公而已。”

——严复《论世变之亟》

  1. (1) 步入近代,用中学救亡还是以西学强国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材料一代表了哪个政治派别的观点?说明其主张和依据。
  2. (2) 从材料一、二看,近代中国人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各自的实践活动是什么?
  3. (3) 在近代,为什么会出现西学与中学优劣的争论?
卢梭设想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契约,在这一社会契约中,每个人全部转让了自己的天然自由, 形成所谓公意。公意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意志。这样,当个人服从公意时,他“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可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A . 为权力分立制衡提供理论依据  B . 与“天赋人权”思想存在对立 C . 奠定了人民主权说的理论基础 D . 强调了集体意志对个人的尊重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处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就是除经人们同意在国家内所建立的立法权以外,不受其他任何立法权的支配;除了立法机关根据对它的委托所制定的法律以外,不受任何意志的统辖或任何法律的约束。

——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   任何人拒不服从公意的,全体就要迫使他服从公意。这恰好就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洛克和卢梭都主张订立社会契约,实行民主政治,但是洛克主张人民把自己的权力托付给政府,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而卢梭主张人民主权,他在这一方面还建立了一套人民主权理论,反对代议制和议会制,希望实行直接民主。

——摘编自《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之比较》

  1. (1) 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洛克、卢梭关于自由的主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需知识,指出两人自由观念不同的原因。

  2. (2)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洛克、卢梭的思想对本国政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