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 知识点题库

动物的行为按其形成可划分为趋性、本能、反射、模仿、印随、条件反射.(    )

如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 ,该物质通过 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 

(3)请画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 

(4)据图可知,BDNF具有 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向大鼠脑室内注射抗BDNF的抗体,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减少”).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 的建立有关.

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 B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 . 血液中某激素的浓度可反映该激素的分泌量 D .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变化
神经肌肉节点处,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    )
A . 扩散,不消耗能量 B . 胞吐,消耗能量 C . 胞吐,不消耗能量 D . 主动转运,消耗能量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喂饲法”或“注射法”对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必须通过“注射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醛固酮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 . ③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Ca2+能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荷,利于突触小泡和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引起的效应是(    )
A . 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 B .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 减缓神经冲动的传递 D . 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如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调节方式的特点是速度较缓慢、作用范围较广泛 B . 如果分泌细胞是垂体细胞,则靶细胞是肾小管、集合管细胞 C . 如果分泌细胞是胰岛素,则靶细胞可以为肝细胞 D . 如果靶细胞为性腺细胞,则分泌细胞可以为垂体细胞
如图表示甲状腺素的作用机理,回答下列有关内分泌调节的问题.

  1. (1) 甲状腺激素(a)属亲脂性小分子,则其进入细胞的方式是.由上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影响[](写生理过程)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
  2. (2) 如将正常动物的垂体切除,则短期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将
  3. (3) 通过DNA测序技术,发现控制G蛋白的基因的发生变化,说明该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若mRNA中部引入一个,会造成多肽链合成提前终止.
如图为神经元某部分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②能将神经元内的钠离子排出细胞,将细胞外的钾离子运入细胞,③④为磷脂分子,⑤为钠离子通道.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该膜为突触后膜,其中A面为突触间隙 B . ②在参与离子运输的过程中消耗ATP C . 突触小泡的磷脂分子能与③④发生融合 D . 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该结构能使⑤开启
关于动物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 .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迅速而准确 C . 参与体液调节的物质通过体液运输 D . 激素的分泌量可随内、外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如图1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B的一段,其中a、b为微型电流计c的两极.请据图回答:


  1. (1) 在图1所示反射弧中,A是.若切断B,用足够强的电流刺激D,(填“会”或“不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若发生反应,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 (2) 图1中,决定兴奋单向传递的结构是(用图中字母填写),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当兴奋到达该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电信号.
  3. (3) 图2中,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予一适当刺激,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形式进行传导,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填“膜内”或“膜外”)的电流方向一致.当兴奋到达a点时,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变化是,此时电流计指针的即时变化是向(填“左”或“右”)偏转.
有关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状腺激素在促进骨骼成熟中起重要作用 B . 下丘脑分泌的激素直接作用于甲状腺影响其分泌 C . 用蛋白酶处理甲状腺激素会使其失活 D . 在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以利于减少散热
2011年, 张雁云教授发现了Graves病的重要调控机制。Graves病发病原因如右图所示: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Y激素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发,产生高水平X激素所致。张雁云教授研究发现寡核苷酸UDP能够减弱Graves病症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X激素是甲状腺激素,Y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 B . 患者代谢减弱,产热减少,兴奋性低 C . Graves病是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属于此类疾病 D . UDP能减弱Graves病症状可能与UDP抑制浆细胞分泌该种抗体有关
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激素B是胰岛素,则其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B . 若激素B是胰高血糖素,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 C . 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神经递质相结合的受体 D . 激素都是依赖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效应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过低有关,下图为某些抗抑郁药物的作用机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

A .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全部失活 B . 三环类化合物和MAO酶抑制剂治疗抑郁症的机理不相同 C . NE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D . 突触后膜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膜,其上存在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
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B . 寒冷时,下丘脑接受刺激通过体液调节减少散热 C . 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可以产生渴觉 D . 下丘脑通过神经和激素的作用促使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
激素、二氧化碳、组织胺都可对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其调节过程中最根本的相同点是(   )
A . 都是化学物质 B . 都是细胞产生的 C . 都通过体液的传送 D . 都能促进机体的生理活动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又称渐冻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一种,临床上常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的混合性瘫痪。研究发现,渐冻症患者的神经细胞对突触间隙中作为神经递质的谷氨酸的摄取能力减弱,导致钙内流,进而激活一系列蛋白酶和蛋白激酶,最后使神经元自行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 (1) 谷氨酸存在于突触前神经元的突触小泡中,由(填结构名称)释放,其过程(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正常情况下,突触间隙中的谷氨酸会与突触后膜上的结合并发挥作用。
  2. (2) 已知某种药物可缓解该病症状,由题干分析,该种药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答出一点即可)
  3. (3) 进一步研究发现,渐冻症患者血清中的抗神经元抗体增加,说明渐冻症可能是一种免疫病,神经元自行溶解主要与(填细胞器)有关。
扶他林(双氯芬酸钠)是一类临床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服用药物后,药物可在体内水解出有效成分双氯芬酸作用于机体起到镇痛、消炎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前列腺素诱导白细胞产生多种炎症因子促进机体发热,从免疫系统的组成来看,这些炎症因子属于,同时炎症因子持续刺激痛觉神经末梢,并在(部位)形成痛觉。机体在炎症反应过程中往往还伴随着组织水肿进一步压迫痛觉神经,因此临床上还可通过静脉注射(填“低浓度”或“高浓度”)甘露醇辅助止痛。
  2. (2) 长期服用双氯芬酸钠可诱发高钠血症导致患者出现一定的神经系统症状,包括暴躁、易怒、及肌肉抽搐等,因此临床上建议,服用双氯芬酸钠期间大量饮水以缓解上述症状。从水盐平衡及神经调节的角度分析,大量饮水以缓解神经系统症状的原理可能是
  3. (3) 实验室中常通过抽取小鼠血液来检测其前列腺素水平,原因是

    现有生理状况相近的炎症模型小鼠若干,某浓度的双氯芬酸钠溶液及生理盐水等材料,以小鼠前列腺素水平作为痛觉程度指标,请设计实验验证双氯芬酸钠能有效止痛。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及结论:

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神经元在形态上具有轴突和树突两种突起,它们的区别构成了神经元的极性。中国科学家发现GSK-3β(蛋白激酶)与神经元极性的形成有关:GSK-3β的活性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比较均匀,在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GSK-3β如果活性太高,神经元就会没有轴突,如果活性太低,就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神经元的功能与其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B . 神经元的极性保证了信号传导不会紊乱 C . 可以通过抑制GSK-3β的活性来诱导轴突的形成 D . 提高GSK-3β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