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知识点题库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 . 年龄组成 B . 性别比例 C . 水平结构 D . 出生率
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 . 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 . 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C . 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 . 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 . 增长型和衰退型 B . 衰退型和增长型 C . 稳定型和衰退型 D . 稳定型和增长型

下图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说法错误的是(   )

A . 若M代表基因多样性,a-d代表4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a B . 若M代表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种群中,a所处营养级有可能最高 C . 若M代表物种丰富度,a-d代表4种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到森林的顺序依次是a→c→d→ D . 若M代表种群密度,则a-d 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
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确方法是(  )

A . 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 B . 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C . 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 D . 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种群的增长一般呈“J”型曲线 B . 种群的增长一般呈“S”型曲线 C . 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下降等 D . 种群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迁出、出生率、死亡率等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 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 . 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人们常用人工拔除方法控制侵入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互花米草,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科研人员调查了人工拔除对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见表.

物种数(种)

拔除前后均能检测到的物种数(种)

密度最大的物种

拔除前

拔除后

拔除前

拔除后

区域1

14

13

3

台湾泥蟹

扁平拟闭口蟹

区域2

12

23

2

红树蚬

扁平拟闭口蟹

区域3

10

23

1

台湾泥蟹

扁平拟闭口蟹

  1. (1) 生活在这个区域的蟹有多种,这体现了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红树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这属于保护.
  2. (2) 调查台湾泥蟹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法,调查红树林种群密度时还要选取多个样方,以使调查结果更准确.
  3. (3) 对比拔除互花米草前后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数即、密度最大的物种即优势种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可能是由于人工拔除互花米草会在较短时间内剧烈改变大型底栖动物的食物来源和,导致群落发生快速的
下列有关如图所示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若A、B、C依次表示同一个种群中老、成、幼年龄段的个体数量,则此种群为增长型种群 B . 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则A、B、C构成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C . 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种群,并且形成A→B→C的食物链,那么A、B、C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D . 若A、B、C为某生态系统中的三个营养级,B、C中不会出现同一生物种群

图1表示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分食物网,图2表示该食物网中两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因开采过度,草原植被曾遭到破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后来通过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过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使该生态系统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2. (2) 图1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保护草原需要防治蝗虫,若要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防治蝗虫的方法有和机械防治等。

  3. (3) 若图2表示田鼠和鹰之间的数量关系,则A和B分别代表,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捕食过程中的调节。由图2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环境容纳量为

云杉林是我国西南林区的主要地带性森林植被之一,研究人员调查发现某地云杉林采伐迹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为:采伐迹地→杂草群落→小叶树种阶段→云杉定居阶段→云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研究人员对小叶树种阶段A,B,C三种不同植物种群的年龄组成进行统计,结果分别为增长型、增长型和衰退型,依据该结果,不能判断出在小叶树种阶段物种丰富度的变化情况,原因是
  2. (2) 为了加快采伐迹地上云杉林的植被恢复,研究人员用调查了云杉的种群密度,系统分析云杉在自然条件下,不同发育阶段的死亡数量和致死原因,明确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关键因素,并根据最直接因素﹣的数据预估下一代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
  3. (3) 该地区云杉采伐迹地上发生的演替类型为,由此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影响.在群落演替复生中,云杉定居阶段与杂草群落阶段相比,其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及等生态功能增强,使其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4. (4) 云杉是我国的珍贵树种,其木材为白色,纹理通直,材质坚实,是优良的建筑材料、纸浆材料和家具材料,这体现了其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草原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请回答相关问题:
  1. (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草原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这种结构特征被称为群落的
  2. (2) 草原上狮子与羚羊可根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躲避猎捕,说明信息传递能够
  3. (3) 当草原遭受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被就会增强其再生能力,尽可能缓冲种群数量的下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4)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18公顷,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査.所得到的调査数据见表.


    捕获数/只

    标记数/只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初捕

    32

    32

    14

    18

    重捕

    36

    4

    18

    18

    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只/公顷,事实上在操作正确的情况下,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大,请解释计算结果偏大的原因

棉蚜的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10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査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寄生 B . 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 . 据表分析调査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S型,在6﹣30日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量最大 D . 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减小
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指数增长的种群没有死亡率 B . 年龄金字塔的宽度代表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C . 种群密度大小是决定生物益或害的依据 D . 性比率不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
下图为人工创建的一个简易生态农场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农田中经常发生虫害,若调查该农田某种害虫虫卵的密度应采用的方法是。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田间除草和杀虫的目的是
  2. (2) 实际种植中,通常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可提高农作物产量。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 (3) 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由条食物链构成,分解者主要存在于和蘑菇房中。
  4. (4) 经调查,农作物和鸡的部分能量值(单位:105kJ)如下表。

    据上表分析可知,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为。人从该系统中获取的能量是 。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羊草是素色异爪蝗的主要食物,为研究放牧牛、羊对素色异爪蝗种群数量的影响,研究人员在某草原开展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放牧方式

无牧

羊单牧

牛单牧

素色异爪蝗多度(%)

10

15

5

羊草盖度(%)

45

55

25

注:1.多度与调查样地上的种群数量呈正相关;2.盖度是指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与羊草的生长状况呈正相关

A . 调查素色异爪蝗的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 . 实验结果表明,牛单牧能抑制素色异爪蝗灾害的爆发 C . 适度放牧有利于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D . 草原上成群采食的牛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特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图为某林区采取划区轮伐的示意图,图中黑点密度代表树木的长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该林区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均为光照 B . 若要调查该林区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在区域③用样方法调查 C . 利于保护林区资源的轮伐顺序为④→③→②→① D . 过度采伐可改变该林区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如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中序号代表的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31267514

A .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 B . ②——年龄组成 C . ③——种群数量 D . ④——种群的空间特征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 B . 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 C . 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D . 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
科研人员研究某草原上三种蝗虫密度对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对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狭翅雏蝗 B .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蝗虫密度 C . 蝗虫密度达到一定数值才会导致危害 D . 三种蝗虫密度均最低时,牧草产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