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细胞都由质膜包裹 知识点题库

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 . 蓝藻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 C .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D . 细胞若失去结构的完整性将大大缩短其寿命
下列不属于细胞膜功能的是(  )

A . 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 . 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如图为真核细胞内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其中途径一形成的蛋白质可分泌到细胞外,途径二形成的蛋白质可转运至膜围成的细胞器和细胞核.[]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结构①②③都具有的化学成分是 .结构①特有的化学成分是 .

(2)新转录产生的mRNA经一系列加工后穿过细胞核上的  转运到细胞质中,mRNA与 结合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3)若合成的蛋白质为丙酮酸脱氢酶,则该酶的合成是通过如图中的途径 完成的,合成后被转运到[ ]发挥作用.

(4)通过途径一合成的蛋白质可能有 (多选).

A.胰岛素  B.ATP合成酶   C.免疫球蛋白   D.DNA连接酶

(5细胞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后发挥的功能有 .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  )
A .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运动 B . 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C .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是静止的 D . 构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
细胞膜上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
A . 糖蛋白 B . 磷脂 C . 核酸 D . 脂肪
如图为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很多研究成果有力支持“脂溶性物质易透过生物膜,不溶于脂质的物质不易透过生物膜”这一事实.这证明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中有
  2. (2) 图中④物质运输的方式是 ,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3. (3) 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
  4. (4) 丽藻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离子浓度相差很大,说明细胞膜具有
  5. (5) 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为 , 这种方式(需要或不需要)穿过质膜,(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6. (6) 红细胞渗透失水的过程中,①的速率②的速率.(大于、小于或等于)
甜菜块根细胞中的花青素使块根呈红色.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无明显变化,将块根小块先用盐酸处理,再放入蒸馏水中,则能使蒸馏水变红,这是因为(    )
A . 盐酸破坏了细胞壁 B . 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 C . 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 D . 盐酸破坏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抗利尿激素(ADH)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图1表示ADH对水分重吸收的调节机制.研究者为探究水分的重吸收是否一定需要有蛋白质的协助,利用生物膜和人工膜(人工合成的脂质膜)对H2O等不同物质的通透性进行比较研究,图2为实验结果(通透性低于10﹣10cm•S﹣1的物质运输忽略不计).请据图分析回答:

  1. (1) 抗利尿激素由释放,经血液运输被肾小管细胞特异性受体识别或发挥作用.其对该细胞内的调节作用可以总结如图3,据图1填空:

    作用一:

    作用二:

  2. (2) 图1中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最可能来自细胞器,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
  3. (3) 图2中人工膜与生物膜相比,不含有物质.图2中只采用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有.由此推测肾小管从原尿中重吸收水分的方式有
以玉米籽粒为实验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实验前将玉米籽粒放在 20~25℃温水中浸泡适当时间 B . 先用红墨水染色玉米籽粒,然后纵切并观察其颜色变化 C . 未煮熟的玉米胚比煮熟过的染色浅,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性 D . 若煮过的玉米胚乳与未煮过的均被染成红色,说明胚乳细胞是死细胞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原理、方法和步骤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氢氧化钠在琼脂块上的扩散深度可以反映物质运输的效率 B . 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观察不到染色体 C . 科学家运用荧光标记法,认识了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 D . 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能溶于有机溶剂且在其中的溶解度不同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膜融合的是(   )
A . 植物体细胞杂交 B . 受精过程 C . 基因重组载体的构建 D . 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B .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是流动的 C .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如图表示动物细胞间相互识别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缩手反射中,若①为神经递质,则其可持续与②结合并发挥调节作用 B . 在初次免疫中,若①为淋巴因子,则靶细胞可为B细胞 C . 在水盐调节中,若信号细胞为下丘脑细胞,则①可为促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 在血糖调节中,若①为胰高血糖素,则其可促进靶细胞中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下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溶酶体起源于乙(细胞器名称)。溶酶体含有多种酶。
  2. (2) 为了研究某分泌蛋白的合成,向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核糖体→[甲]→[乙]高尔基体→→细胞膜外侧分泌物中。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H2O,那么水中的O可能自于氨基酸的(填写基团汉字)。
  3. (3) 蛋白质运输到细胞核内的过程一共穿过层磷脂双分子层,能够大大增加细胞内膜面积的细胞器是
  4. (4) 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特点。该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的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下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于活细胞中,这说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 . 冠状病毒和人体细胞膜上的结合位点ACE2结合从而入侵细胞,说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是相对的 C . 冠状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首先翻译出RNA聚合酶。这一过程需要冠状病毒的+RNA为模板,还需宿主细胞的氨基酸、ATP、酶、tRNA,核糖体等参与 D . 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免疫细胞将其消灭,免疫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
   1897年德国科学家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可以进行乙醇发酵;还有研究发现,乙醇发酵的酶发挥催化作用需要小分子和离子辅助。某研究小组为验证上述结论,利用下列材料和试剂进行了实验。

材料和试剂:酵母菌、酵母汁、A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生物大分子)、B溶液(含有酵母汁中的各类小分子和离子)、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实验共分6组,其中4组的实验处理和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葡萄糖溶液+无菌水

葡萄糖溶液+酵母菌

葡萄糖溶液+A溶液

葡萄糖溶液+B溶液

注:“+”表示有乙醇生成,“-”表示无乙醇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 (1) 除表中4组外,其它2组的实验处理分别是:。本实验中,这些起辅助作用的小分子和离子存在于酵母菌、
  2. (2) 若为了确定B溶液中是否含有多肽,可用试剂来检测。若为了研究B溶液中离子M对乙醇发酵是否是必需的,可增加一组实验,该组的处理是
  3. (3) 制备无细胞的酵母汁,酵母菌细胞破碎处理时需加入缓冲液,缓冲液的作用是,以确保酶的活性。
  4. (4) 如何检测酵母汁中是否含有活细胞?(写出2项原理不同的方法及相应原理)
细胞膜是细胞的重要结构。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B . 无机盐离子是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的 C . 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过细胞膜 D . 细胞膜和液泡膜都相当于半透膜
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错误的是(  )
A . 研究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同位素标记法 B . 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物理模型 C . 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D . 高倍镜观察叶绿体——颤蓝细菌
图一为酵母菌细胞结构示意图。图二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酵母菌细胞结构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与蓝细菌细胞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酵母菌
  2. (2) 脂溶性物质易透过②,表明②的主要成分中有。酵母菌细胞的边界是(填序号)。
  3. (3) 图二中的植酸酶(Ⅰ/ Ⅱ)属于分泌蛋白。在该植酸酶的合成、分泌过程中,图一中⑨、⑩的膜表面积变化分别是(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4. (4) 经分析发现组成植酸酶Ⅰ和Ⅱ的肽链不同,其差异体现在
  5. (5) 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图为测定结果。

    图中的自变量可为(答一种即可);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来表示。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亮-暗-亮的三层结构 B . 欧文顿提出的结论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C . 细胞膜上所有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D . 细胞膜上的糖类只结合在蛋白质分子上形成糖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