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群具有鲜明的特征 知识点题库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种群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B . 种群是许多同种个体的代数和 C . 种群具有单独的生物个体所不具备的特征 D . 种群是一个有机单元,不是个体的简单相加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

③东方绿洲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① D . ①②④
某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B .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 D . 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低
湿地生态系统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 (1) 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其原因是
  2. (2) 某湿地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50km2 , 其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甲种植物→乙种动物→丙种动物是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乙种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头,当乙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为头/km2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3. (3) 湿地具有储蓄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和调节降水等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保护.
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适生地能攀援、缠绕于乔灌木,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因此,薇甘菊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科研人员研究了薇甘菊不同入侵程度对深圳湾红树林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结果如表.请分析回答:

有机碳含量/t•hm﹣2

未入侵区域

轻度入侵区域

重度入侵区域

植被碳库

51.85

50.86

43.54

凋落物碳库

2.01

3.52

5.42

土壤碳库

161.87

143.18

117.74

总计

215.73

197.56

166.70

  1. (1) 调查薇甘菊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 薇甘菊与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是

  2. (2) “植被碳库”中碳主要以形式存在,这些碳的主要去路有

  3. (3) 与薇甘菊未入侵区域相比,薇甘菊重度入侵区域的总有机碳储量减少了%.

  4. (4) 随着薇甘菊入侵程度的加剧,凋落物碳储量显著增加,其原因是 , 而土壤碳储量减少是因为薇甘菊根系较多且密集,增加土壤孔隙度,有利于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和调查 B .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一般用样方法,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C . 运用物理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 D . 对酵母菌计数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一般是将酵母菌液直接滴入计数室内
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 . 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 . 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 . c~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增长
下列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 B . 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 C . 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 D .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图甲表示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分食物网,图乙表示该食物网中两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因开采过度,草原植被曾遭到破坏,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后来通过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了以前的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通过加大对草原的保护力度,使该生态系统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2. (2) 图甲中,处于第四营养级的生物有。保护草原需要防治蝗虫,若要调查蝗虫幼虫的种群密度,应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防治蝗虫的方法有和机械防治等。
  3. (3) 若图乙表示田鼠和鹰之间的数量关系,则A和B分别代表,两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体现了捕食过程中的调节。由图乙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田鼠的环境容纳量为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B . 种群是物种的繁殖单位和进化的单位 C . 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会保持稳定不变 D . 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的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B . 研究种群数量“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养殖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时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 C . 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 D . 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
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标志重捕法对农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小组将第一次捕获个体进行标记后放回,立即进行第二次捕捉 B . 该小组通过调查得到的结果即可反映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 . 标记物太醒目会使田鼠易被捕食,体现了信息在田鼠种群繁衍中的作用 D . 若被标记个体警觉性提高,会造成调查结果比实际数值偏高
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 . 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 C . 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 . 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为研究降水量影响草原小型啮齿动物种群密度的机制,科研人员以田鼠幼鼠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野外实验在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开展,将相同体重的幼鼠放入不同样地中,5个月后测定相关指标,部分结果见下图。

  1. (1) 由图1可知,组田鼠体重增幅更大。田鼠体重增加有利于个体存活、育龄个体增多,影响田鼠种群的,从而直接导致种群密度增加。
  2. (2) 由图2可知,增加降水有利于生长,其在田鼠食谱中所占比例增加,田鼠食谱发生变化。
  3. (3) 随后在室内模拟野外半干旱和增加降水组的食谱,分别对两组田鼠幼鼠进行饲喂,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田鼠体重增幅。该实验目的为.
  4. (4) 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降水引起田鼠食谱变化后,田鼠肠道微生物组成也发生变化,其中能利用草中的纤维素等物质合成并分泌短链脂肪酸(田鼠的能量来源之一)的微生物比例显著增加。田鼠与这类微生物的种间关系为。请在图中用箭头标示肠道微生物三类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

弃耕抛荒是我国农业存在的重大问题,原因有农业收入低、农村人口进城、土地污染等,严重影响我国粮食安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弃耕农田中所有的杂草构成了一个群落 B . 弃耕农田中主要存在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C . 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农田上将经历从草本到灌木到乔木的演替过程 D . 农村人口进城不体现种群的数量特征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下图表示我国某地实施弃耕还林后,在调查期间此地某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地弃耕后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B . A~B时间段,该植物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C . C~D时间段,灌木的出现导致草本植物消失 D . B~C时间段,该植物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a、b、c三种类型,据图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在我国近年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c图表述类型 B .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a图表述类型 C . 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c图表述类型 D . 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b所示类型
湿地生态系统物种资源丰富,具有蓄水调洪、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下图为遭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某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部分食物关系称为生态系统的。据图分析,在该生态系统中,细菌的作用是
  2. (2) 沼蟹会破坏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进藻类生长。若在食草虫幼虫期喷洒只杀灭该虫的含磷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大米草数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3. (3) 有人研究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从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存活个体数与各发育期的关系,可反映出不同发育时期的死亡率变化,结果如图。

    根据图中数据,(“能”或“不能”)判断该生态系统中食草虫种群的年龄结构,原因是

  4. (4) 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沼蟹的环境容纳量减小。环境容纳量是指
  5. (5) 有人认为该生态系统生物的食物关系不能准确表示其能量流动关系。请使用箭头和文字在方框内补充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不考虑与人的联系)。

星杆藻和针杆藻都需要利用硅酸盐合成细胞壁。将两种藻分别单独培养时,这两种硅藻的种群数量都能增长到环境容纳量,而硅酸盐则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实验中,要不断地定期向培养液中加入硅酸盐)。当把两种硅藻混合培养时,初期两种硅藻均能生存和增殖,50天后,针杆藻存活,星杆藻灭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可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两种藻类的种群数量 B . 单独培养时,两个藻类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 . 实验说明了生态位的重叠导致物种间出现竞争关系 D . 若混合培养时资源丰富,两种藻类可能不发生竞争
图1为某科研小组调查一个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2为该水域鲢鱼所摄入能量的去向(图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1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生物组分是,鲇所处的营养级是
  2. (2) 为了调查该池塘中乌鳢的数量,第一次捕捞并标记15条乌鳢,第二次捕捞12条乌鳢,其中具有标记物的有2条。标记物不影响乌鳢的生存和活动,由此可估计该水域约有乌鳢条。研究发现被标记的乌鳢不容易再次捕获,则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慎“偏高”、“偏低”或“不变”)。
  3. (3) 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图2中,E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乌鳢的同化量是4.2×107KJ,则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或“无法确定”)2.8%。若白鲦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为2.0x107KJ,某杂食性鱼类以白鲦的粪便为食物,一般情况下,白鲦能传递给该杂食性鱼类的能量最多是KJ。
  4. (4) 为了保护该自然水域的鱼类资源,该地区实行了禁渔政策,这是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