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知识点题库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棉铃虫中的雄性个体,则该种群的密度会(      )

A . 明显增大 B . 明显减小 C . 相对稳定 D . 先增后减
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 B . 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 . 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 . 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a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b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特征,那么a和b的特征分别属于   (    )

A . 个体、种群 B . 个体、个体 C . 种群、种群 D . 种群、个体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 . ①③⑤ B . ②④ C . ②④⑤ D . ③⑤

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 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B . 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 C . 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 . 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不种群,d表示个体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


A . 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 . 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C . 标志物脱落 D . 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和  , 其中 (方法)适用于调查地块的长与宽相差不大的地块.

(2)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3)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

(4)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则抽样时相邻样方的中心距离为 .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 .

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B . 这种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 C . 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D . 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如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 . 150只 B . 200只 C . 300只 D . 400只
如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 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 . 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 .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紫茎泽兰是原产中美洲的一种菊科杂草,植株中含有多种导致昆虫和草食动物死亡的有毒物质,其根部还分泌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20世纪40年代传入中国,已对我国部分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请回答:
  1. (1) 可以连续多年采用法调查紫茎泽兰种群数量并计算λ值.若λ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则说明其种群数量上升.
  2. (2) 从种间关系分析,紫茎泽兰成为当地优势种群的主要原因是.从演替的角度分析,紫茎泽兰影响了当地群落自然演替的
  3. (3) 泽兰实蝇是一种昆虫,它在紫茎泽兰的分生区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在紫茎泽兰幼嫩部分取食营养,形成虫瘿(虫瘿是植物组织遭受昆虫等生物取食或产卵刺激后,而长成的畸形瘤状物),阻碍紫茎泽兰的生长繁殖.泽兰实蝇与紫茎泽兰的种间关系为.但是,目前能够控制紫茎泽兰蔓延的生物极少,紫茎泽兰已经对当地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严重干扰,说明生态系统的是有限的.
种群和群落是生态系统结构层次中的两个层次,下列研究某原始森林的种群和群落所涉及的问题中,不属于种群水平研究范畴的是(  )
A . 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B . 单位面积印度榕树的数量多少 C . 各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 D . 各种群的年龄结构

图甲是有关种群数量特征的感念图,图乙是草原上甲、乙、丙三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与年龄结构的示意图:

  1. (1) 图甲中①表示,若表示某城市人口,制约其增长的直接因素有(填数字)、迁入率、迁出率.

  2. (2) 若图乙中甲、乙、丙都是种群,一段时间后种群数量越来越大的是

  3. (3) 某地引入了24只新动物,若最初种群数量年增长率为a,第10年,种群数量将会达到,很有可能导致当地锐减.

  4. (4) 据此推测,研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积极意义.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①为了解决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来源问题,卡尔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 

②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③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 

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 

⑤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短、溶液浓度较高,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⑦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⑧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A . 一项 B . 二项 C . 三项 D . 四项
下列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 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样方法 B .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显微计数法 C . 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D . 探究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
人工饲养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是中国1000多年来在池塘养鱼中选定的混养高产鱼种。某研究小组在某池塘进行了立体养殖的尝试。请回答以下问题:
  1. (1) 立体养殖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模式。在养殖青、草、鲢、鳙四太家鱼时,人们给雌、雄亲鱼注射类药物,能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和育苗。
  2. (2) 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池塘中鳙鱼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捞和标记了109条鳙鱼,并把鳙鱼放回池塘内;几天后,又捕获177条,其中57条被标记过,据此估计该池塘中,鳙鱼种群的大小是(不保留小数)。若在第一次捕捞并作标记后,马上就进行重捕,则会由于而出现较大误差。
  3. (3) 研究小组对青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青鱼同化的能量是kJ/cm2•a。

    摄入的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粪便中的能量

    51.7

    1.5

    23.1

    27

  4. (4) 大量投饵可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鱼的产量,但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分解产生的。池塘经常会受到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池塘的,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 B . 采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 C . 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蔗糖溶液浓度为0.3g/mL D .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应始终保持活体状态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 F 区和 T 区。20 世纪 90 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25 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 T 区引入 8 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 F 区的(    )
A .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B . 群落垂直结构明显改变 C .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 . 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甲具有出生、性别、年龄、死亡等特征;乙具有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结构等特征。那么甲、乙分别属于(  )
A . 物种的个体;一条鲤鱼 B . 物种的个体;一个鲤鱼种群 C . 种群;一条鲤鱼 D . 种群;一个鲤鱼种群
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
A . 2×104 B . 4×104 C . 6×104 D . 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