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优势种和建群种决定群落的外貌特征 知识点题库

要认识一个群落,需要从各个层面研究群落的特征。下列属于群落特征的是(     )
A . 出生率 B . 年龄组成 C . 性别比例 D . 物种组成
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 . 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B . 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 C . 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 . 一个池塘中含有的种群数量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 . 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树组成一个种群 C . 群落中食物相似的物种种间竞争相对更加激烈 D . 农田生态系统退化成荒地时,物种丰富度随之降低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 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 .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 .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 .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对某地有机麦田中主要杂草的相对多度U(%)(某个种的株数/全邰种的总株数×100%)、频度F(%)(某个种出现的样方数/所有调查的样方数×100% )和种群密度(D)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项目

硬草

猪秧秧

养菜

波斯婆婆纳

牛繁缕

大巢菜

U(%)

45.2

74.6

48.3

36.9

15.4

11.8

F(%)

70.6

87.7

72.9

55.7

18.3

28.6

D(株/m2)

120.4

38.5

13.5

17.8

19.5

5.8

A . 调查结果表明猪秧秧丰富度明显大于其它杂草丰富度 B . 麦田中的杂草和小麦因竞争而常表现出相互抑制现象 C . 去除麦田杂草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 调查该麦出主要杂草U、F 、D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在一阴湿山洼的草丛中,有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下面有关对阴湿山洼草丛及其生物等的叙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

①阴湿山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

②阴湿山洼草丛中的蚂蚁是一个种群

③阴湿山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苔藓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森林群落包括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B . 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 . 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 . 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某生物学家想研究一片森林的生物群落,他应该研究(  )
A . 森林中的所有动物 B . 森林中的所有植物 C . 森林中的所有微生物 D . 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科研人员对某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103kJ)。回答下列问题:

植物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同化量(103kJ)

465

X

Y

呼吸消耗量(103kJ)

96

22.8

3.8

未被利用(103kJ)

290

33.5

2.6

分解者分解(103kJ)

14

2.2

微量

  1. (1) 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
  2. (2) 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野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将不同季节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这种曲线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
  3. (3) 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又叫。由上表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 (4) 该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野生鲻鱼蛋白质含量丰富且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欲在该湿地生态系统中某区域进行人工养殖,还需定期投放饵料。此时,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5. (5) 该湿地生态系统经过多年科学有序的综合治理,已成为该地区湿地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一颗璀璨明珠。河面水鸟嬉戏交颈,使人联想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诗句。诗中“关关”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该信息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某湖泊是在原河道基础上挖掘的人工湖,为飞禽、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列叙述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 该湖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B . 该湖的飞禽、水生动植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C . 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湖的白鹭种群密度 D . 从湖心到湖岸依次分布着不同生物,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单细胞生物,下图为支原体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 . 肺炎支原体与人体细胞结构有很大差异,不具有结构的统一性 B . 在培养皿中培养的肺炎支原体群体构成了一个群落 C . 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药物 D . 肺炎支原体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群落结构和营养结构复杂,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业产品还在维持生物圈的稳态、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现在还兴起了“森林医院”,建在森林深处的山谷、溪流边的“森林医院”中没有医生和护士,人们通过在林间休憩、散步来达到特殊的保健疗养、治病的功效。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森林中全部植物在生态学中不属于群落,理由是。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说明层次的生物多样性内容丰富。森林能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业产品与其中建立的“森林医院”可治病,所体现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填“相同”或“不相同”)。
  2. (2) 森林环境是鸟类生存的乐园,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孔雀开屏、鹩哥开喉等属于
  3. (3) 森林部分区域发生火灾之后,与初生演替相比,能较快恢复原状,从影响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是
“塞罕坝”系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历史上,塞罕坝曾水草丰茂,禽兽繁集,后来清政府将树木砍伐殆尽,将美丽的高岭变成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塞罕坝人克服了重重困难,在降水不丰沛的高原上营造起万顷林海,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塞罕坝林场所有的植物和动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B . 半个多世纪时间里,塞罕坝林场发生了初生演替 C . 塞罕坝林场曾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有限 D . 人类活动会影响林场群落演替的速度,但不能改变演替方向
试回答下列有关群落的问题:   
  1. (1) 群落是指,因此,研究生物群落要以研究为基础.
  2. (2) 研究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主要与有关.而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导致群落中的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3. (3) 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统计方法是.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面积最大和空间尺度最长的一种交错带。近几十年来,该区域沙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成为我国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的生系统类型之一。因此,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已成为促进区域退化土地恢复和植被重建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生态措施之一研究人员以耕作的农田为对照,以退耕后人工种植的柠条(灌木)林地、人工杨树林地和弃耕后自然恢复草地为研究样地,调查了退耕还林与还草不同类型样地的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调查结果如表所示。

样地类型

总个体数量(只)

优势类群(科)

常见类群数量(科)

总类群数量(科)

农田

45

蜉金龟科、蚁科、步甲科和蠼螋科共4科

6

10

柠条林地

38

蚁科

9

10

杨树林地

51

蚁科

6

7

自然恢复草地

47

平腹蛛科、鳃金龟科、蝼蛄科和拟步甲科共4科

11

15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上述样地中,节肢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产生的原因是
  2. (2) 农田优势类群为4科,多于退耕还林样地,从非生物因素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与农田中较高有关(答出2点即可)。
  3. (3) 该研究结果表明,退耕还草措施对地面节肢动物多样性的恢复效应比退耕还林措施(填“好”或“差”)。
  4. (4) 杨树及甲、乙两种草本药用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和甲相比,乙更适合在杨树林下种植,其原因是
20世纪80年代初,洪湖由于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急剧恶化。2005年通过实行禁止污水入湖,渔民上岸、退田还湖,清除外来物种“水花生、水葫芦”,恢复原有土著沉水植物黄丝草、轮叶黑藻等水生植被,投放螺、蚌等综合治理措施,洪湖重新获得了“鱼米之乡”和“人间天堂”的美誉。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外来物种和本地的水生植被与螺、蚌等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B . 应尽量选用当地水生植物,为本地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C . 综合治理措施有利于加速洪湖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 D . 藻类能吸收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质,获取营养而大量生长
下图为云南高黎贡山北段植物群落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 2600m以上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海拔呈现负相关 B . 2600m以下海拔高度木本植物丰富度大于草本植物的丰富度 C . 海拔3100m以上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可能是光照条件改变引起的 D . 温度是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随海拔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试点,农民将水稻、田鱼种养结合,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如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杂草、田鱼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分解者生产的有机物称为;一年四季中该系统的组成和外貌会出现较大差异,体现了
  2. (2) 稻鱼共生系统输入的能量除水稻、杂草等同化的太阳能外,还包括。为了使能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请写出该系统让能量更大限度地得到利用的措施
  3. (3) 田鱼在稻鱼共生系统中属于第营养级;田鱼的养殖能减少农药的利用,这是人们合理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行的结果。
  4. (4) 稻鱼共生系统运用生态系统的规律,实现资源多层次利用,但在种植水稻时仍要适量向农田中施加氮肥等肥料,其原因是
乔木树种馨香木兰是云南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研究人员为探讨馨香木兰种群的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1. (1) 为调查馨香木兰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2. (2) 下表为馨香木兰所处的A、B、C三个群落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

    物种丰富度(种)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A群落

    21.5

    35.5

    19.5

    B群落

    22.5

    23.8

    16.25

    C群落

    22

    31.5

    13.5

    由上表可以看出,三个群落中的丰富度最高。在三个群落的垂直结构中,丰富度最高的是层,推测是由于其中不仅有相应的种类,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幼树,因而其种类和个体数都较丰富。

  3. (3) 科研人员调查了三种群落中的馨香木兰的植株胸径(胸径的大小可表示植株的树龄大小),绘制成下图。

    研究种群的可以预测在一段时间内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但需结合生物的生存环境具体分析。由图可以看出,馨香木兰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型。虽然现在馨香木兰有丰富的幼树,比较耐阴,但成树对光照的需求加大,难以进一步发育为优势种,其原因可能是

研究人员在调查华北地区人工林中的鼠害情况时发现,随着人工林的成长老鼠种群的数量会迅速增加,数量众多的老鼠会剥食落叶松和樟子松的树皮,啃食幼苗,从而严重危害林木的生长和存活。人工防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鼠害,但一段时间后鼠害还会反复。而在气候条件相似或优势树种相同的天然林中,鼠害的威胁却小得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工林属于群落,具备年龄结构、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特征 B . 人工林的物种组成由人为决定,不存在演替现象 C . 人工林易受鼠害威胁的原因是营养结构单一,缺少鼠的捕食者和生态位重叠的竞争者 D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天然林中的优势树种将会变得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