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生态金字塔表征了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 知识点题库

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A . 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B . 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C . 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D . 通过分解者分解作用释放到环境中去
下列各项大小(或多少)顺序排列不符合X>Y>Z的是(   )

A . 淀粉(X)、麦芽糖(Y)、葡萄糖(Z)分子质量的大小 B . 洋葱表皮细胞短时间浸泡在蒸馏水(X)、0.2 mol/L蔗糖溶液(Y)、0.4mol/L蔗糖溶液(Z)中的原生质体的体积大小 C . 玉米的胚(X)、胚乳(Y)、卵细胞(Z)的染色体数 D . 森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X)、初级消费者(Y)、次级消费者(Z)所同化的能量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比较,前者具有的特点是(    )


A . 反复利用 B . 单向流动 C . 逐级递减 D . 不能循环
图1是某地区的小河流从高山湖泊进入大河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高山不同海拔处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如山脚下生长着阔叶林,山顶上生长着针叶林,体现了生物群落的结构.
  2. (2) 当森林遭受持续的干旱气候时,树林往往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的水分,维持生态系统正常的功能,这种现象反映出
  3. (3) 村庄稻田生态系统有卷叶螟、青蛙等生物,图2是能量流经卷叶螟的示意图,其中A﹣C代表能量,数值表示能量值(单位:J•hm﹣2•a﹣1).图2中A的数值为J•hm﹣2•a﹣1
  4. (4) 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村庄农田被弃耕多年,最终形成了荒地,田鼠在荒地上大量繁殖.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农田上的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田鼠最初呈“J”型增长.该荒地田鼠的数量约为800只,若田鼠每繁殖一代种群数量比原来增加a倍,则在此条件下繁殖b代后,田鼠的种群数量为只.
请回答下列有关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问题:
  1. (1) 该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乔木等,形成了群落的结构.由于一场大火造成该森林损毁,随后该处进行的演替属于演替.
  2. (2) 欲调查该森林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法.该森林中有一种稀有结浆果树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颜色由绿变紫,可吸引鸟类采食,使种子得以传播,这是利用了生态系统信息种类中的信息.
  3. (3) 在该森林中,当害虫数量增多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这样,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回受到抑制.该实例体现了生态系统存在着机制.
  4. (4) 如表为该森林生态系统中能量在食虫鸟种群中的流动情况:

     项目

    摄入的能量

    呼吸消耗的能量

    以有机物形式储存的能量

     能量(×103KJ)

     32

     12

     8

    用于食虫鸟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占同化量的.以有机物形式储存的能量主要去向有

下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蜣螂同化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B . 最高营养级同化量的去向是:呼吸作用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分解者 C . 草食动物N5/N4的比值大于肉食动物的这一比值 D . 高营养级生物呼吸散失量占自身同化量的比值通常大于低营养级的生物
下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 . 第二个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 C . 第一个营养级与第二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D . 图中d表示第二个营养级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
下面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2. (2) 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
  3. (3) 一般图1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6×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kJ。
  4. (4) 过程④表示作用。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
  5. (5) 由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伴随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碳排放增加形成的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的覆盖面积减小,对北极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如很多兽群之间彼此远离。下图为北极地区的部分生物形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已知北极鳕鱼捕食10 kg浮游动物A可增加2.5 kg重量,捕食30 kg浮游动物B可增加2.5 kg重量,但不能推算出第二、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原因是

    海冰消失造成浮游动物A的栖息地减少,其K值将降低,同时,科学家发现北极鳕鱼大量捕食浮游动物B,这体现了信息传递在该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2. (2) 与一般生态系统相比,北极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弱,原因是;碳排放的增加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有关,化石燃料中的能量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属于
图为某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8

A . 图中代表生产者的只有a B . c与e、d与f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 . f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 D . b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稻田生态系统是重庆地区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褐飞虱和卷叶螟是水稻的两种主要害虫,现引入它们的天敌拟水狼蛛进行生物防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用拟水狼蛛防治稻田害虫,可调整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 B . 相比弃耕稻田,人为干扰将影响精耕稻田群落演替的速度 C . 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 引入天敌之后,用性引诱剂诱捕褐飞虱,短期内卷叶螟的种群密度可能会下降
(不定项)如图表示碳循环过程,图中a、b、c、d表示四种成分,箭头表示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a和c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 . c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c2的能量就越多 C . d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 . b的含量增加将减缓温室效应
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   )
A . 羊同化的能量为64%n B . 贮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 C . 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 D . 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
集团内捕食是指不同天敌共享同一猎物,其中一种天敌还捕食另一种天敌。某生态系统中瓢虫与短翅蚜小蜂、蚜虫三者之间存在集团内捕食现象,其中短翅蚜小蜂既是猎物又是食者。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 可采用样方法调查集团内蚜虫的种群密度 B . 瓢虫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第二、第三营养级 C . 若移走短翅蚜小蜂,瓢虫获得的能量可能会增加 D . 瓢虫、短翅蚜小蜂和蚜虫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 . 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 . 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 D . 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下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1) 分析这幅模式图,请画出相应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
  2. (2) 农业生态系统由于,抵抗力稳定性差。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不断循环的,农田中还要不断地施加氮肥,原因是
  3. (3) 从建立生态农业的理念出发,将人畜粪便引入沼气池,将沼渣肥田实现了促进生态系统的功能。从研究能量流动上来看,建立沼气池的意义是
  4. (4) 如图为该农业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若E生物种群同化量为 ,B生物种群同化量为 ,从理论上计算,A贮存的总能量至少为

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让秸秆在田间自然降解成为肥料是一种环保处置方式。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历时5年,培育出脆秆基因新品种水稻“科辐粳7号”。其秸秆易粉碎、降解,不仅可肥田还可作为牛羊饲料,同时稻米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实现了保证产量和秸秆肥田利用的兼顾。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1) 稻秆粉碎后肥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研究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时,通常用法采集、调查。其中蚯蚓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2. (2) 牛取食秸秆后产生粪便中食物残渣中能量流动的方向为。被牛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剩余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中。
  3. (3)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田害鼠的雄性个体,破坏了老鼠种群正常的,进而影响其出生率并降低种群数量的基本特征
  4. (4) 脆秆基因新品种“科辐粳7号”易粉碎、降解,不仅可肥田还可作为牛羊饲料,同时稻米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实现了保证产量和秸秆肥出利用的兼顾,还可防止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多选)

    A.直接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制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零废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B . 该生态系统中,酶制剂能够代替分解者发挥作用 C . 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 D . 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能量沿着一条食物链(绿色植物→鼠→鼬)流动。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图中“呼吸”是指细胞呼吸过程中以热能散失的能量 B .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C . 鼠摄入的能量中,最多有20%的能量流向鼬 D . 鼬为次级消费者,其摄入量减去粪便量即同化的能量
“青田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首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试点,农民将水稻、田鱼种养结合,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如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稻鱼共生系统中,水稻、杂草、田鱼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分解者生产的有机物称为;一年四季中该系统的组成和外貌会出现较大差异,体现了
  2. (2) 稻鱼共生系统输入的能量除水稻、杂草等同化的太阳能外,还包括。为了使能量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请写出该系统让能量更大限度地得到利用的措施
  3. (3) 田鱼在稻鱼共生系统中属于第营养级;田鱼的养殖能减少农药的利用,这是人们合理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行的结果。
  4. (4) 稻鱼共生系统运用生态系统的规律,实现资源多层次利用,但在种植水稻时仍要适量向农田中施加氮肥等肥料,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