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知识点题库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反映该特点的实例有()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②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氨基酸的吸收⑤细胞融合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③④⑤
下列关于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多个小液泡融合成大液泡,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 液泡中储存的有机物,来源于同一细胞内叶绿体的光合作用 C . 植物细胞失水状态下,液泡渗透压小于细胞质基质渗透压 D . 牵牛花一天中颜色变化,与液泡内pH值规律性变化有关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够从消化了的食物吸收葡萄糖,却很难吸收分子量更小的木糖,这说明

A .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 细胞不能吸收小分子物质 D . 木糖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1880年,恩格尔曼以水绵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光合作用的场所 B . 1910年,摩尔根以白眼雄果蝇为实验材料,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C . 1958年,斯图尔德以胡萝卜韧皮部为实验材料,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 . 1970年,科学家用荧光物质标记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9世纪末,欧文顿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最终推测膜上含有蛋白质 B .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红细胞内所有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C . 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D . 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下列关于细胞膜结构特性和功能特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钾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 . 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 C . 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 流动性的基础是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流动的
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

A . 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 .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 . 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

①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②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③静止的

④流动的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在下列生物学实验中,采用的物质标记技术相同的一组是(    )

①鲁宾和卡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②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③卡尔文用14C标记CO2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C的转移途经

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如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

  1. (1) 图中1表示 , 它构成膜的
  2. (2) 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 (3) 线粒体双层膜的结构及化学成分与细胞膜类似,但在线粒体内膜上,图中3的含量远远高于细胞膜,因为线粒体是细胞的主要场所,完成这一过程需要膜上的多种 的参与.
  4. (4) 若该图表示为人的红细胞膜,则与血浆接触的一侧为(A,B)侧.
  5. (5) 若该细胞表示人的白细胞,它所具有的吞噬功能与细胞膜的性有关.
下列关于细胞内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存在于氨基酸残基的R基上 B . 细胞都含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细胞膜 C . 脂肪和糖原是所有细胞的储能物质 D . ATP是一切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如图为生物膜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该结构的基本骨架 B . 构成该结构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多数可以运动 C . 如果蛋白A具有信息交流功能,则其常与多糖相结合 D . 如果蛋白B具有运输功能,则其发挥作用时需要消耗ATP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产生能量(ATP)的主要场所,下列关于线粒体膜结构的分子模型,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黑藻和蓝藻的细胞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 B . 核孔是细胞核内外物质运输的通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的核孔数量较多 C . 人浆细胞的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率比红细胞的慢 D . 人的肌细胞既有识别胰岛素的受体,也有识别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生理功能由膜蛋白完成的是(   )
A . 促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 B . 协助水分子运进细胞内 C . 催化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D . 结合病原体形成沉淀物
下列关于细胞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能镶在、嵌入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 B . 可识别信号分子,并将信息传入细胞 C . 可参与某些物质的运输以及能量的转换 D . 不具有流动性,所以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生物膜系统在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图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膜结构示意图。

  1. (1) 某同学判断该细胞最可能为动物细胞,其判断依据是
  2. (2) 据图分析,蛋白质A具有功能。如果该细胞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则产生图中ATP的生理过程是,通过该生理过程葡萄糖被最终分解为
  3. (3) 该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被荧光染料处理后可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被照射区域可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原因可能是被漂白物质的荧光会自动恢复,也可能是
  4. (4) 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药物载入脂质体后更容易被送入靶细胞的内部,原因是脂质体与细胞膜(答出两点)。
下图是真核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B . ②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C . 这个流动镶嵌模型是罗伯特森提出的 D . ③在细胞膜上都不是静止的
下列实验过程中,研究方法与其他几项不同的是(  )
A . 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B . 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 C . 卡尔文研究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 D . 科学家研究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属于一种带有包囊膜的RNA病毒,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通过其包囊膜上的刺突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分子结合,随后包纛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病毒衣壳与遗传物质进入细胞内,完成感染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新冠病毒体内只有四种核苷酸 B . 新冠病毒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 . 人体产生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会去裂解被感染的体细胞 D . 机体在与新冠病毒作战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免疫细胞过度活化,白细胞介素-2等大量释放等现象,并通过正反馈方式形成炎症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