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55] 知识点题库

下列关于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 1与2 均有选择透过性 B .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均分布在3上 C . 光反应是在3上进行的 D . 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

图不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是(   )

A . 光合速率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 B . 细胞质壁分离速率与时间的关系 C . 发生渗透失水的细胞质量与时间的关系 D . 氧气浓度与乳酸菌无氧呼吸强度的关系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 .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 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 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关于细胞内以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能够在生物膜上完成的过程是2、5、6、7、8 B . 过程3、4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都需要酶的催化 C . 图中7过程需要1过程的参与,而8过程中同时进行了2过程 D . 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线粒体通过2过程合成的ATP比叶绿体通过2过程合成的ATP用途单一
为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以图甲为实验装置;图乙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该植物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丙是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分析回答:

  1. (1) 在一定条件下,若用甲图装置测定图乙中G点的值,则甲图B内应放置的液体为(填“NaOH”或“NaHCO3”)溶液.
  2. (2) 据乙图分析,在该实验条件下,此绿色植物的光饱和点是(KLx).实验测得的O2释放量小于光合作用过程中O2实际产生量,原因是
  3. (3) 丙图中的a、b、c、d表示物质,则a表示;d 表示 , 其元素组成是;b还原形成的c(填“大部分”或“少部分”)离开卡尔文循环.
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来自参加反应的(  )
A . CO2 B . H2O C . CO2和H2O D . C6H12O6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分别为25℃和30℃,右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 . 上移、左移、上移 B . 下移、左移、下移 C . 下移、右移、上移 D . 上移、右移、上移
某研究小组用氧电极法测定了温度对发菜(一种蓝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 25℃时若增大光照强度,发菜的光合速率一定会增大 B . 35℃时植物不能积累有机物 C . 45℃氧的释放量为0,高温使发菜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D . 发菜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
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一个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今天我们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B . 蜡烛燃烧所需要的物质来自绿色植物 C . 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 . 绿色植物在烛光下能制造有机物
某种植物固定CO2的方式比较特殊,夜间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苹果酸经脱羧作用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其过程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不同地区A、B、C三类植物在晴朗夏季的光合作用日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

  1. (1) 图1所示细胞对应图2中的类植物(填字母),其在中午12点时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有,该植物在夜间产生ATP的场所有
  2. (2) 在上午1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浓度后的一小段时间内,图2中植物A和植物B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3. (3) m点是曲线C与X轴交点,影响m点向左移动的因素有________(多选)。
    A . 植物缺镁 B . 调整温度使之更适宜 C . 天气转阴 D . CO2浓度适当上升 E . CO2浓度适当下降
  4. (4) 在一定的二氧化碳浓度和适宜温度下,把图2中A植物的叶片置于5千勒克斯(光合作用总速率为44 mg CO2/100 cm2叶·小时)光照下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细胞呼吸速率为6.6 mg CO2/100 cm2叶·小时),则一天内该植物每25 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mg(用CO2的净吸收量表示)。
  5. (5) 图1细胞固定CO2的方式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生活环境的特点是(填“炎热干旱”或“温暖潮湿”),从进化角度看,其固定CO2的特殊方式是的结果。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外界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给a、b两种植物的叶片以不同强度的光照,测定a、b两种植物叶片的C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图乙中的曲线是b植物在图甲中C光照强度下所测得的,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
  2. (2) 图甲中,D光照强度下a植物CO2固定量    为mg/(m2·h),此时,a植物产生的O2 , 除释放到外界还会进入被利用。
  3. (3) 图甲中,若给予的光照强度为xklx(A<x<5B);每日光照12h,一昼夜中办植物的干重将(填“增加”或“减少”、“不变”)。
  4. (4) 若其他条件不变,将图甲中的a植物在缺镁的营养液中培养,则光补偿点向移动。
  5. (5) 对b植物而言,同P点相比,Q点C3含量(填“高”或“低”);同M点相比,N点C3含量(填“高”或“低”)。
如图是有关棉花成熟绿叶组织的相关图解,其中图1是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解;图2表示某光照强度和适宜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由图1可知,甲、乙分别代表的物质是,要想使叶绿体内C3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2. (2) 图2中限制D点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点和D点相比,叶绿体中[H]的含量(填“较低”、“相等”或“较高”)。
  3. (3) 从生长状况相同的棉花叶片上剪出大小、部位相同的若干圆叶片,抽取叶片细胞内的气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测量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记录结果绘成曲线如图3。请据此回答。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从图解分析,b点细胞内的C5含量比a点,bc段曲线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而c点以后曲线上行,其原因应该是

研究者为了研究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给三组小球藻提供含有一定比例18O的水和HCO3ˉ(其他条件均相同),光照一定时间后,分别检测小球藻释放的O218O的比例,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水中18O的比例(%)

HCO3-中18O的比例(%)

释放的O218O的比例(%)

1

0.85

0.41

0.84

2

0.85

0.55

0.85

3

0.85

0.61

0.85

  1. (1) 本实验的结论是,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2. (2) 光合作用中产生O2的阶段称为,此阶段的其他产物在暗反应中的作用是
  3. (3) 如果提高第1组实验的光照强度,O2的释放速率没有增加,最可能的原因是
  4. (4) 若实验过程中胞间CO2浓度不变,且第3组实验的O2释放速率比第2组的快时,第3组小球藻细胞内C5的含量比第2组的(填“高”或“低”)。
下图是菠菜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中①代表的是光合作用阶段,该阶段的能量变化过程是
  2. (2) 图中a代表4中光合色素,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是,该色素在滤纸条上的颜色是
  3. (3) 若菠菜的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则图中的g代表的物质来自
  4. (4) 在①②③④⑤五个过程中,能产ATP的过程有
  5. (5) 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物水中的氢来自于反应物中的
  6. (6) 写出菠菜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反应物中O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O用18O标记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问题

科学家对绿藻的光合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图示绿藻细胞中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结构 与生理过程,图表示绿藻细胞内的物质转化过程,图中字母代表化合物,数字表示生理过 程。图表示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绿藻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

  1. (1) 光合系统 PSI、PSII 分布于结构甲中,据图 1 分析,PSI、PSII 作用是
  2. (2) 图1中反应①称为,它属于光合作用的反应阶段。
  3. (3) 图1中的反应③与图 2 中的反应是同一过程,都被称为,乙物质对该过程不可或缺,它能够促进图 1 中的合成为,从而 使物质 M 转化为物质 N。
  4. (4) 图2中的物质 X 和 Y 均为三碳化合物,但却有诸多不同,请例举至少2个方面的不同
  5. (5) 图3中 C 点时,限制绿藻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此时叶肉细胞内产生[H]的场所有。(多选)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6. (6) 把处于图3 状态的叶肉细胞生成和转移O2的信息,在图4中用 表示出来。
在CO2浓度及其他外界条件适宜且匣定的条件下,测得某栽培植物叶肉细胞适宜光照条件下的净光合速率和黑暗条件下的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 催化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B . 在30℃时,该植物的总光合作用速率最大 C . 在40℃时,该植物在适宜光照条件下能正常生长 D . 每天光照、黑暗各处理12h,该植物25℃时仍能正常生长
历经一个半世纪,经过许多科学家的实验,才逐渐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条件、原料和产物,在下面几个著名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普里斯特利指出了在植物更新空气的过程中,光起关键作用 B . 萨克斯的实验中,曝光的一半叶片是对照组,遮光的一半叶片是实验组 C . 恩格尔曼的实验中,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 . 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中,用18O标记CO2 , 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H2O而不是CO2
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及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鲁宾和卡门用180分别标记H2O和CO2 , 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主要来自于水 B . 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 C . 科学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揭示了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 D . 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局部曝光和完全曝光的实验,证明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甲醛(HCHO)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严重情况下会引发人体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导致鼻咽癌和白血病。室内栽培观赏植物常春藤能够利用甲醛,清除甲醛污染。研究发现外源甲醛可以作为碳源被整合进入常春藤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具体过程如图所示(其中RU5P和HU6P是中间产物)。

甲醛在被常春藤吸收利用的同时,也会对常春藤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研究人员设计了下列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生长情况的实验。表是常春藤在不同浓度甲醛下测得可溶性糖的含量。甲醛脱氢酶(FALDH)是甲醛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左图表示不同甲醛浓度下,该酶的活性相对值。右图是不同甲醛浓度下气孔导度(气孔的开放程度)的相对值。

不同甲醛浓度下常春藤可溶性糖含量

组别

样品

0天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1个单位甲醛浓度

2271

2658

2811

3271

3425

2个单位甲醛浓度

2271

2415

2936

2789

1840

水处理

2271

2529

  1. (1) 图中循环①的名称是,该循环中物质变化的意义是
  2. (2) 追踪并探明循环②甲醛的碳同化路径,所采用的方法是。常春藤细胞同化HCHO的场所是
  3. (3) 表中的对照组是(①/②/③)
  4. (4) 常春藤在甲醛胁迫下气孔导度下降的生理意义是
  5. (5) 1个单位甲醛浓度下,常春藤气孔开放程度下降,可溶性糖的含量增加,综合上述信息,可能的原因是        
    A . 甲醛代谢过程中能产生CO2用于光合作用 B . 气孔导度下降,导致光反应产物积累 C . 1个单位甲醛浓度使FALDH的活性增强 D . 可溶性糖增加引起气孔导度下降
  6. (6) 综合分析表、图的信息,在甲醛胁迫下,常春藤的抗逆途径有
下图为甘蔗叶肉细胞内的一系列反应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866009903

A . 参与过程①的叶绿体中的色素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B . 过程①产生[H],过程②消耗[H],过程③既产生也消耗[H] C . 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③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D . 若过程②的速率大于过程③的速率,则甘蔗的干重就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