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态工程 知识点题库

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运用的原理包括
①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②协调与平衡原理   ③整体原理
④工程学原理    ⑤物种多样性原理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中相关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试管牛和克隆牛都属于无性生殖 B . 蛋白质工程是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改造 C . 植物组织培养可用于抗虫棉的培育 D . 生态工程能提高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在植树造林工程中,应当特别注意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 . 物种多样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 . 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C . 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下面有关实例与生态工程原理不相匹配的是( )

A . “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 大豆和根瘤菌——整体性原理 C . “三北”防护林——物种多样性原理 D . 太湖富营养化问题——协调与平衡原理
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 .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 物种多样性原理 D . 系统整体性原理
帮助农民发展经济时,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草莓新品系应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土壤里,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

A .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 整体性原理 C .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 . 协调与平衡原理
下列有关生物工程与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PCR技术可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取 B . 选择单核居中期向单核靠边期过渡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成功率高 C . 在以尿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一定是尿素分解菌 D . “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应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如图是苏南某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 . 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 . 该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 该人工湿地的构建充分运用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多级利用的原理
回答如与雾霾天气有关的问题.

(1)治理雾霾,既要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还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效益,遵循的生态工程建设原理分别是 .

(2)某小组尝试用纤维素制备燃料酒精,为了获得能高效合成纤维素酶的单菌落,可采用 法将初筛菌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看,这种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欲在此基础上获得纤维素酶活性更高的菌株,最简单可行的做法是 

(3)下面是一个探究雾霾天气与肺癌的相关性的实验方案.(实验用具及材料:与雾霾天气类似的烟雾箱,大白鼠若干),请完成相关的内容.


实验组

对照组

饲养空气条件



饲养其他条件


肿瘤成分检测

④定期抽血检测细胞表面的化学成分


 



⑤我们认为:既使实验组的肿瘤成分检出高于对照组,也不能肯定得出“雾霾天气会导致人类肺癌”的结论,你认为理由有 

根据现代生物技术知识回答:
  1. (1) “试管婴儿技术”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优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在体外受精时,精子首先要进行处理;卵母细胞则要培养到期才能与精子结合.如果滥用试管婴儿技术设计婴儿性别,将会破坏人类正常的
  2. (2) 用于核移植的供体细胞一般选用传代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10代以内的细胞一般能保持 , 可以保证供体细胞正常的遗传基础.
  3. (3) 应用修复技术治理镉污染的土壤,可以进行植物修复.常选择种植菊芋等耐镉植物,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植物中积累的镉会通过的富集作用造成危害,所以不能用修复地的植物饲喂动物.
  4. (4)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建立生产生长激素的乳腺生物反应器.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和牛乳腺蛋白基因的、终止子、标记基因等重组在一起,构建成基因的表达载体,并通过方法导入牛的受精卵中.
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如图1为某水域中生态浮床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 (1) 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现象.
  2. (2) 生态浮床既具有处理污水的功能,同时还可以美化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 (3) 该水域在污水流入后仍能保持动态平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影响其稳定性的内部因素是物种的丰富度和
  4. (4) 若食草性鱼类摄入的藻类含480J能量,其粪便中含有240J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为180J,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60J,要满足食草鱼类正常生长,则至少需要藻类固定J的太阳能.
  5. (5) 运动能力很弱的底栖动物可用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图2表示某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当Nt为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大于、等于、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
  6. (6) 生态学专家提醒,若向该水域中大肆排放污水,将导致该生态系统的崩溃,因为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物科技在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1. (1) 干扰素是治疗癌症的重要药物,它必须从血液中提取,每升人血只能提取0.5μg,价格昂贵.某公司用如图方式生产干扰素.

    ①在基因工程中,干扰素基因被称为

    ②图中a和b过程要用酶处理,拼接过程要用到酶.

  2. (2) 科学家使用活体卵子及皮肤成纤维细胞,在实验室已成功克隆出人体胚胎,进而可以开发出有研究价值的胚胎干细胞.

    ①自然状况下的胚胎干细胞是由哺乳动物的早期胚胎或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

    ②胚胎干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体积小,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在功能上具有

    ③将胚胎干细胞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是否引起了基因突变,在分子水平上需要采用技术.

  3. (3) 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

    ①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循环经济,而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②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保护环境,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农民的生计问题,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夏初,某研究小组在某河口多地点采集并测定水样,结果表明,各采样点无机氮浓度相近,而无机磷浓度差异较大.该小组按无机磷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绘制各采样点对应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密度曲线,结果如图1所示.据图回答:

  1. (1) 从图1可以看出无机磷浓度与浮游植物密度的关系是
  2. (2) 磷元素进入浮游植物与动物细胞后,以分子的形式成为细胞膜支架的成分;浮游植物可以通过产生含磷的能量物质ATP.
  3. (3) 在无机磷浓度高于P1的采样点,浮游动物的密度反而比在P1采样点的密度低,其原因是随着无机磷浓度的增高,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数量会增多,呼吸作用加强,导致水中的溶氧量,浮游动物死亡.
  4. (4) 如图2所示.请用箭头补充完成该河口生物群落中氮元素的流向图.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 (1) 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 (2) 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所固定的能.
  3. (3)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等原理
  4. (4)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科研人员研发了“厌氧-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的组合工艺。其原理是:生活污水先进入厌氧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用泵提升进入多级跌水池,通过污水的逐级跌落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经过跌水池的污水再进入水耕蔬菜型人工湿地(见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3

A . 多种微生物的共同降解协同作用是水中污染物得以去除的主要原因 B .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水温、跌水高度、水的停留时间均有关系 C . 水耕蔬菜的生长,对水中藻类的繁殖和生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D . 上述工艺应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等生态工程原理
某基因研究院培育出了转基因克隆绵羊,该绵羊能合成深海鱼体内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omega—3。
  1. (1) 在培育转基因克隆绵羊过程中,运用方法除去的卵母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化学试剂使该细胞与供体细胞融合,进而构建重组胚胎。
  2. (2) 为保证胚胎移植顺利进行,需要在合适的季节对供、受体母羊进行处理,培育过程中,科研人员同时将omega—3合成酶的基因片段转移到了该羊基因组中,使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并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
  3. (3) 目前,人们主要通过食用深海鱼肉摄取omega—3,人们过度捕杀深海鱼而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4. (4) 建造海底人工鱼礁,其目的是改善海洋环境,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辽河流域是辽宁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为恢复辽河某段“水体——河岸带”的生物群落,研究人员选择辽河流域常见的植物进行栽种。植物种类、分布及叶片或茎的横切面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右侧为对应植物叶片或茎的横切面示意图,空白处示气腔

A . 丙与丁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 四种植物都有发达的气腔,利于根系的呼吸,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 . 不同位置上植物种类的选择,遵循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D . 生态恢复工程使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
新型“零废弃生态农业”利用酶制剂,将鸡粪、猪粪及农田废弃物变为无臭无味溶于水的粉末,随水施撒在土壤里,实现了农田有机垃圾的零废弃、无污染,让农田秸秆和卖不出去的废弃农产品代替化肥改造盐碱地。从生态学角度对“零废弃生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零废弃”充分利用资源,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B . 该生态系统中,酶制剂能够代替分解者发挥作用 C . 促进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并减少环境污染 D . 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有害垃圾中的过期药品,会造成水体污染 B . 餐厨垃圾富含有机物,可用堆肥的方式处理 C . 可回收垃圾的再次利用,体现了循环再生的原理 D . 采用厌氧发酵制沼气的方法处理餐厨垃圾,会加剧温室效应
美洲红耳龟为杂食性淡水龟类,以家庭宠物龟的形式引入我国,在长江流域形成野生种群。它们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不仅挤占本土龟类的生存空间,同时也成为沙门氏杆菌携带者和传染源,是典型的生物入侵物种。以下为红耳龟的一条食物链:

浮游植物→小鱼→红耳龟

  1. (1) 在该食物链中红耳龟属于级生产者,其用于生长和繁殖的能量去向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和
  2. (2) 红耳龟入侵往往最终引起生物多样性(上升/下降),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稳态,如果把红耳龟入侵看成是“错误的人工养殖”,则明显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
  3. (3) 红耳龟入侵后其生物量迅速上升,一方面是因为气候适宜且缺乏有效制约其数量增长的天敌,另一方面也因为。由此红耳龟也易携带上更多的微生物,如其中的沙门氏杆菌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分也会危害人的健康,这仅仅是因为小小的宠物龟的引入而引起,因而提高是防止生物入侵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