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组成细胞的有机物 知识点题库

如表的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待测物质

待测物质的组成元素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待测物质的基本单位

C、H、O

甘油和脂肪酸

C、H、O

斐林试剂

C、H、O、N等

紫色

A . 待测物质甲、乙分别是:脂肪、还原糖 B . 若①为苏丹Ⅳ染液,则②为红色 C . ⑤为双缩脲试剂,则丙一定是蛋白质 D . 若乙为麦芽糖,则④为葡萄糖,③为砖红色
如图表示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其中A,B代表元素,Ⅰ、Ⅱ、Ⅲ、Ⅳ是生物大分子,图中X,Y,Z,P分别为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单位.

  1. (1) 图中X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它是
  2. (2) A表示,Y表示
  3. (3) 组成Ⅲ的含氮碱基有种,它与试剂反应呈红色.
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B . 核酸分子中每个五碳糖连接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 . RNA具有传递遗传信息、转运和催化等功能 D . 分子大小相同、碱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不一定相同
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构成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 B . 葡萄糖可以被水解 C .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D . 有些糖类是细胞的结构成分
如图所示,当含有下列结构片段的蛋白质在胃肠道中水解时,不可能产生的氨基酸是(     )

A . B . C . D .
下列所示结构中属于肽键的是(     )
A . —NH—CO B . —CO—NH— C . CO—NH D . NH2—COOH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与最适pH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温度稍降低时,e点不移,d点右移 B . 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d点左移 C . 适当增大pH时,e点上移,d点右移 D . 温度升高时,e点上移,d点右移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中所用试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匀后使用 B . 用斐林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水浴加热。 C . 用苏丹Ⅳ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 D . 判断酵母菌是否进行酒精发酵可选择斐林试剂
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1) 物质a是,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小,则A是
  2. (2) 物质C是,物质B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在细胞中约有种。
胰岛素和性激素都是生物激素,它们的化学本质分别是(     )
A . 蛋白质和脂肪 B . 脂类和蛋白质 C . 蛋白质和固醇 D . 蛋白质和蛋白质
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依次分别为(     )
A . 糖类、核酸、脂类 B . 蛋白质、核酸、脂肪 C . 蛋白质、糖类、核酸 D . 蛋白质、核酸、糖类
下列表示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结构模型( 表示脱氧核糖、 表示碱基、 表示磷酸基团),其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检测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变性的蛋白质也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B .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构成物质都是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只是使用的方法不同 C .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这个实验中,先滴加甲基绿将细胞核染成绿色,然后滴加吡罗红将细胞质染成红色 D . 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脂肪颗粒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结果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编号

实验操作及结果

结论

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未观察到线粒体

人口腔上皮细胞不含线粒体

一定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90℃水浴加热下,产生气泡的速率大于常温下

加热可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某生物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直接观察,未产生砖红色沉淀

该生物组织不含还原糖

利用PCR技术扩增某目的基因,扩增产物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加热变蓝

扩增产物含有该目的基因

A . B . C . D .
双链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早在1966年,日本科学家冈崎提出DNA半不连续复制假说:DNA复制形成互补子链时,一条子链是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链片段(如图1)。为验证这一假说,冈崎进行了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时侵染大肠杆菌70min后,将同位素标3H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在2s、7s、15s、30s、60s、120s后,分离T4噬菌体DNA并通过加热使DNA分子变性、全部解螺旋,再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以DNA单链片段分布位置确定片段大小(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并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请分析回答:

图片_x0020_100018

  1. (1) 以标3H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中,最终在噬菌体DNA中检测到放射性,其原因是 。 
  2. (2) 若1个双链DNA片段中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350个,该DNA连续复制四次,在第四次复制时需要消耗   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复制4次后含亲代脱氧核苷酸链的DNA有个。 
  3. (3) DNA解旋在细胞中需要解旋酶的催化,在体外通过加热也能实现。解旋酶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但能 。研究表明,在DNA分子加热解链时,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需要解链温度越高的原因是 。 
  4. (4) 图2中,与60s结果相比,120s结果中短链片段减少的原因是  。该实验结果为冈崎假说提供的有力证据是 
  5. (5) 除少数病毒外,所有生物的DNA都由4种相同的碱基组成,试从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角度说明原因
下表有关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描述

A

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需要使用甲基绿染液进行染色

B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使用双缩脲试剂,水浴加热

C

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

使用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红色脂肪颗粒

D

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

使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测酒精

A . A B . B C . C D . D
下列有关实验中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

实验

结果

A

检测组织中的脂肪

可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或红色的脂肪颗粒

B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观察一个细胞即可看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

C

观察线粒体

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说明细胞已经死亡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酵母菌达到一定数量后将一直保持不变

A . A B . B C . C D . D
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 . 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插条生根,其浓度越高生根效果越好 B . 生产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C . 鸡蛋煮熟食用易消化,因为加热改变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改变 D . 用磷脂制成小球包裹着药物,将药物送入细胞,利用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就是最适合储存酶的温度 B . 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 酶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专一性 D . 有的RNA也可作为酶起催化作用
下图表示细胞内某些关联物质或结构间的关系,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若①表示脂质,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脂肪、磷脂、固醇 B . 若①表示原生质层,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液 C . 若①表示生物膜,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 D . 若①表示ATP,则②、③、④可分别表示腺嘌呤、核糖、3个磷酸基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