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知识点题库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

A . 食物链和食物网 B .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 C .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D . 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 B . 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C . 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 D . 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丙表示某地区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入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下降,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kg,至少需要草 kg.

(5)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 (填增大或减小)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6)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 .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 .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 .

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皇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  )
A . 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B .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 . 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D . 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正确叙述是(    )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可以是消费者.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⑤
某小组设计实验验证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表(表中“+”表示有,“﹣”表示无).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列判断错误(    )

生态瓶编号

生态系统组成

光照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

+

+

+

+

+

+

+

+

+

+

+

+

+

+

+

+

+

+

A . 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低 B . 乙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长 C . 丙瓶的有机物比丁瓶的多 D . 丁瓶的抵抗力稳定性比丙瓶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流经农村和城市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B . 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C . 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存在反馈调节 D .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图甲为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表是对图甲中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能量流动情况调查结果;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人类对物质与能量的利用情况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Pg

Pn

R

X

870.7

369.4

501.3

Y

211.5

20.1

191.4

Z

141.0

61.9

79.1

  1. (1)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三个,分别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若图甲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
  2. (2) 若图甲表示碳循环示意图,则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①过程表示的是
  3. (3) 表中的Pg表示同化作用固定的总能量,Pn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能量,则R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每平方米每年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4. (4) 图乙表示人类在草原上放养牲畜的目的是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
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从生态因素分析,要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首先应解决的非生物因素是水 B . “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学原理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 . 荒漠化加速了西部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丧失,这是因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D . 西部地域广阔,因此耕地的治虫应以大量喷施化学杀虫剂为主
某湖泊生活着芦苇、浮萍 、金鱼藻、食鱼鸟等生物,并长期养殖鲫鱼。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湖岸到湖心依次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食鱼鸟与鲫鱼的种间关系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动、植物残体主要落在层发生腐败和分解;若从湖底裸地开始逐渐演替为陆生群落,这种演替属于演替。
  2. (2) 在保证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增长方式为增长。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当鲫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原因是
如图表示某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3

A . 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大型植物 B . 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构成 C . 鲤鱼在该食物网中占有4个营养级 D . 水螅和蜻蜓幼虫只有捕食关系
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 分别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 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 分别表示草、兔子、狼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J、K、L 分别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图中 D=B+G+J、 E=C+K B . 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分解者所处的营养级 C . K 中能量包括兔子尸体及狼粪便中的能量 D . 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F/E
我们常见的蜻蜓以苍蝇、蚊子等多种害虫为食,苍蝇喜食粪便或腐尸,蚊子吸食动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物。“蜻蜓点水”时蜻蜓将卵产在水中,其幼虫在水中发育,可用来监测环境污染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苍蝇、蚊子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 . 蜻蜓、苍蝇和蚊子的成虫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 C . 蜻蜓、苍蝇和蚊子可加快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D . 上述实例说明蜻蜓既有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又有直接价值
西藏位于中国青藏高原西南部,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虽然地处高原,但西藏的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生态系统有森林、草原、湖泊等。
  1. (1) 森林、草原、湖泊都属于生态系统,它们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其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沿着进行的。
  2. (2) 西藏那曲地区降雨少,蒸发量大,气候寒冷、干燥,分布着广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那曲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其原因是:
  3. (3) 西藏林芝地区降雨较多,气候湿润,森林生态系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森林中的云杉、松树上常常挂满“松萝”,“松萝”吸附在这些植物上并从中吸取汁液,“松萝”与这些植物的关系为,“松萝”还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原虫的功效,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4. (4) 西藏各地区也分布着很多湖泊。某一湖泊的食物网如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kJ/(m2·a),据图分析,该食物网中裸鲤位于营养级,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如图为长期停留在太空站的太空人获得所需物质的模式图。其中生物X和Y分别表示(  )

A . 生产者、消费者 B . 生产者、分解者 C . 分解者、生产者 D . 消费者、分解者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南部,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灌木,这种灌木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经雨淋进入到土壤中去,能抑制其他植物种子的萌发和草本植物的生长。当火灾烧尽了此类灌木,其他草本植物便趁机生长繁盛,直到此灌木再次出现时,这种化学抑制作用又再次出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灌木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的是种内关系 B . 灌木释放出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 C . 灌木与它抑制的草本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D . 火灾后的山坡发生了初生演替
下列生物学的相关观点中,错误的是(   )
A . 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B . 在进化过程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动物发生相互选择 C . 环境在不断变化,生物也在不断进化以适应环境 D . 分解者可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
对某地有机麦田中主要杂草的相对多度U(%)(某个种的株数/全邰种的总株数×100%)、频度F(%)(某个种出现的样方数/所有调查的样方数×100% )和种群密度(D)的调查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

项目

硬草

猪秧秧

养菜

波斯婆婆纳

牛繁缕

大巢菜

U(%)

45.2

74.6

48.3

36.9

15.4

11.8

F(%)

70.6

87.7

72.9

55.7

18.3

28.6

D(株/m2)

120.4

38.5

13.5

17.8

19.5

5.8

A . 调查结果表明猪秧秧丰富度明显大于其它杂草丰富度 B . 麦田中的杂草和小麦因竞争而常表现出相互抑制现象 C . 去除麦田杂草可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 调查该麦出主要杂草U、F 、D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自生原理的主要意义是(   )
A . 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B . 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C . 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 . 为某种生物的生存提供绝对有利的条件
生活污水的科学治理是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图是某乡村河流随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受到轻微污染时,河流能通过物理沉降等方式消除污染,若持续排放生活污水会使下游水质不断恶化并难以恢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是有一定限度的。
  2. (2) 与B处相比,A处有机物浓度。AB段水体中DO值上升的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3. (3) 浮萍可作为家畜和家禽饲料,也可用于污水处理。浮萍属植物中有一种紫萍,不仅可进行光合自养,还可利用有机碳源进行异养。环保科研团队研究了三种营养模式下紫萍的有机物积累状况和对氮、磷的吸收率,实验设计以及结果如下表。

    编号

    营养模式

    培养液

    环境条件

    淀粉产量 (g/m

    蛋白质产量 (g/m2)

    氮吸收率 (mg/m2)

    磷吸收率 (mg/m2)

    1

    自养

    无机盐溶液

    16h光照 8h黑暗

    6.41

    10.93

    133.6

    28.1

    2

    异养

    50.61

    13.84

    359.9

    34.9

    3

    自养与异养 混合

    无机盐溶 液、葡萄糖

    16h光照 8h黑暗

    54.21

    40.59

    687.9

    37.28

    ①上表中编号2实验组培养液以及环境条件的设置应依次为

    ②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最有利于提高紫萍应用价值的营养模式是。环保部门尝试指导村民在下游BC段湖泊放养紫萍治理污水并获取家畜和家禽饲料,这一举措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