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农业生态工程 知识点题库

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 . 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进行 C . 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 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下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 . 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 C . 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 D . 该生态系统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农业生产上通常采取合理密植、轮作、套种等措施,其意义是(  )
①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 ②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③充分利用生长季节 ④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⑤充分利用水、肥和光能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①②④⑤
2015年3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国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再次推上舆论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1) 生态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废弃物农业”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2. (2) 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该生态工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3. (3) 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写全才能给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 . 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生态农业不仅指对于农作物中所含物质、能量的充分利用,还具有很多内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地、光、水等各种自然资源,设计出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结构的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中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 . 作物“轮种”不仅能合理地利用各种矿质营养,还可避免某些害虫的大发生 B . 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以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C . 充分利用各种生物固氮措施,尽量施用农家肥,减少化肥的施用 D . 应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的措施,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农药

如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

(1)流经该农业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 所固定的 ,无机环境中的碳主要以 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2)人工栽培的农作物,种群的空间特征通常属于图中 类型.

(3)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 

(4)该生态系统中,对农作物的多途径利用,实现了 .

(5)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具有 作用,使种群中 增加.目前对害虫的防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生物防治措施,请举一例 .

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 . 该生态工程的建立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 . 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C . 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 D . 该生态工程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一个水陆交换的人工生态系统,成就当地的富饶.具体模式如下图所示.

  1. (1) 相对于一般的农业生态系统而言,此生态系统能提高经济效益,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了中的能量,形成“无废弃物农业”,这主要是遵循生态工程的原理.通过饲养家畜、池塘养鱼、桑叶养蚕,提高农民经济收人,使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相互协调,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
  2. (2) 通过基因工程提高传统生态工程的效益,将人干扰素基因导入家蚕细胞并大规模培养,可以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此过程需要的工具酶是,可通过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家蚕的受精卵中,若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出出相应的蛋白质,则可以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其依据的原理是
  3. (3) 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大量繁殖良种猪时,常用激素对母猪做超数排卵处理.在进行早期胚胎移植时,必需移植到同种的、的其他雌性动物子宫中,才可能移植成功.
如图是生态农业的模式图,对于生态农业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态农业的理论依据是通过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多级利用,使农业生产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B . 优点是减少化肥的用量,降低农业投入,收获多种产品,增加经济效益,净化环境,稳定持续发展 C . 该系统可以使能量最大限度的流向于人类有益的方向 D . 该生态系统不需输入物质和能量
如图表示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 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 . 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 . 因食物链延长,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 . 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系统的效益
如图是某一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大豆和水稻的种间关系是不是竞争?
  2. (2) 在发酵装置里的B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与植物秸秆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3. (3) 蘑菇在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相通,课提高蔬菜产量,试分析其增产的原因是:
  4. (4) 若该生态农业系统弃耕后农田中长出小灌木丛,以至演替出森林,我们把这样的演替类型称为
  5. (5) 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600摩尔氧气,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摩尔的葡萄糖。
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只能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 B . “桑基鱼塘”的生产模式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C . 在鱼群数量接近K值时开始捕捞,最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D . 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高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必须符合生态学规律,改变“人类能征服自然”的错误观念,走生态经济之路。有城市政府提出要打造海绵城市的理念,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1. (1) 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生态经济之路,生态经济所遵循的主要原则和实现的重要手段分别是
  2. (2) 建设海绵城市的一个通常做法是做到雨水回收利用,城市蓄水池内不仅安装了现代化的雨水净化系统,还种植了许多水生植被辅助净化,这些植物的引种需遵循原理;建设海绵城市的目的之一是“扩大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原理。
  3. (3) 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如小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针对这种问题我国甘肃陇南地区总结出了“九子登科”的治理模式,而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工程的关键是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4. (4) 在生态工程的设计和建设中都要遵循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两个方面。
蚯蚓分解处理技术可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下图为某农业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生态系统中的蚯蚓和各种微生物均属于分解者 B . 该生态工程设计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 C . 农作物、果树等植物获取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来自有机肥 D . 影响蚯蚓分解处理效率的因素有温度、含水量等
下图是某生态农场的生产流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食用菌和蚯蚓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 . 该生态系统达到了能量多级利用的目的 C . 因生物种类增加,系统总能量利用率降低 D . 循环利用有机废弃物,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
某村庄以前是个农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劣的地方,现在已经被改造成农、林、牧、渔综合发展的农业生态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池塘内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虾和鱼,二者是竞争关系 B . 该生态工程实现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效率 C . 该生态工程遵循了物质循环再生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D . 树上养蚕,地面养鸡,实现了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
立体农业是指为了充分利用空间把不同生物种群组合起来,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多级物质利用的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的生产模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立体农业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 B . 立体农业能充利用资源和空间 C . 立体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 D . 立体农业中的生物群落不会发生演替
下列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的是(  )
A . 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 . 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 C . 农田通过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D . 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B . 对城市环境的治理要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来考虑 C . 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关键在于转基因“工程菌”对土壤污染物的分解 D . 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