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蛋白质工程的崛起 知识点题库

作物脱毒、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抗除草剂作物、可保存的干扰素、检测有毒物质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的应用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蛋白质工程   

A . ①②②③① B . ②①①③② C . ②①②③② D . ②②①③②
科学家将—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了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   )

A . 基因工程 B . 蛋白质工程 C . 基因突变 D . 细胞工程
蛋白质工程中,直接进行操作改造的是(  )

A . 氨基酸结构 B .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C . 肽链结构 D . 基因结构
蛋白质工程直接操作的对象是(    )
A . 氨基酸结构 B . 蛋白质空间结构 C . 肽链结构 D . 基因结构
下图是某种动物蛋白工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 (1) 目前蛋白质工程中难度最大的是图中编号所示的过程,实现③过程的依据有
  2. (2) 若相关蛋白质的核酸片段是从细胞质中获取的mRNA,则④过程包括和诱导突变,以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
  3. (3) ⑤过程中对核苷酸序列有严格要求的工具酶是,基因表达载体中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应有等。
  4. (4) 为获得较多的受精卵用于研究,⑥过程的处理方案是用进行。若⑥过程所得的卵母细胞是从卵巢中获得的,则体外受精前的卵母细胞在体外人工培养至,如果从雌性动物的获取的卵母细胞,则不需要培养成熟。
  5. (5) 为提高培育成功率,进行⑩过程之前,对受体动物的处理是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改造基因 B . 蛋白质工程在设计蛋白质结构时的依据是现有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C . 蛋白质工程的基础是基因工程 D . 蛋白质工程遵循的原理包括中心法则
干扰素是抗病毒的特效药,干扰素基因缺失的个体,免疫力严重下降.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ES细胞)对干扰素基因缺失的患者进行基因治疗.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 (1) 干扰素的作用机理是:干扰素作用于宿主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激活细胞核中基因表达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其中有些蛋白可通过激活使病毒的RNA水解.
  2. (2) ES细胞是由早期胚胎或中分离出来的﹣类细胞,这类细胞在形态上表现为等胚胎细胞的特性.
  3. (3) 将经过修饰的腺病毒与干扰素基因重组形成的转移到ES细胞中,再筛选出成功转移的细胞进行扩增培养.对改造的ES细胞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为防止细菌的污染,可向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培养液应定期更换,其目的是;当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此时在培养瓶内会形成层细胞.最后将培养的ES细胞输入到患者体内,这种基因治疗方法称为
  4. (4) 由于干扰素在体外保存困难,可利用蛋白质工程对干扰素进行改造,基本途径是:预期蛋白质功能→→推测应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下列有关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 B . 蛋白质工程可对酶的催化活性、抗氧化性、热变性等加以改变 C . 蛋白质工程成功率低的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种类太少,原料不足 D . 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对基因的修饰和合成来实现对蛋白质的改造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研究者试图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中华鲟体内的某些蛋白质,使其更加适应现在的水域环境.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工程可以定向改变蛋白质分子的结构 B . 改造蛋白质是通过改造基因结构而实现的 C . 改造后的中华鲟和现有中华鲟仍是同一物种 D . 改造后的中华鲟的后代不具有改造的蛋白质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1:1958年,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完整植株,并能开花结果.

资料2: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提高其热稳定性,朱国萍等人在确定第138位甘氨酸为目标氨基酸后,用有效方法以脯氨酸替代甘氨酸,结果其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10﹣12℃,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更具刚性.

资料3:“试管婴儿”自诞生就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甚至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也为治疗不孕不育症开辟了新途径.

  1. (1) 资料1中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技术.由离体的细胞获得完整植株,需经过过程,其理论基础是
  2. (2) 资料2中提到的生物技术属于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葡萄糖异构酶空间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改变.
  3. (3) 资料3中的“试管婴儿”,它实际上结合了体外受精、等多种技术手段.
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B .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定向改变分子的结构 C . 蛋白质工程能产生自然界中不曾存在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D . 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密不可分,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作物脱毒、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抗除草剂作物、可保存的干扰素、检测有毒物质、性别鉴定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的应用 (    )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蛋白质工程

④胚胎工程

A . ①②②③④④ B . ②①②③②④ C . ②①①③②④ D . ②①②④③②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 蛋白质工程是第二代基因工程 B . 蛋白质工程直接操作对象是蛋白质分子 C . 基因工程是在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操作 D . 蛋白质工程得到的蛋白质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
赖氨酸是人体八大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提高中枢神经组织功能的作用。某农科所科技人员欲通过将玉米某种蛋白酶改造成“M酶”,从而大大提高玉米种子中赖氨酸的含量,以期待培育出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科技人员先从“提升玉米种子中赖氨酸含量”这一功能出发,预期构建出的结构,再推测出相对应目的基因的序列,最终合成出“M酶”基因。
  2. (2) 科技人员获得“M酶”基因后,常利用技术在体外将其大量扩增,此过程需要一种特殊的酶是
  3. (3) “M酶”基因只有插入,才能确保“M酶”基因在玉米细胞中得以稳定遗传。科技人员将“M酶”基因导人玉米细胞中需要借助的运输。
  4. (4) 依据原理,可将含有“M酶”基因的玉米细胞培育成转“M酶”基因的玉米植株。为了确保育种成功,科技人员需要通过,从个体水平加以鉴定。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胰岛素的应用是糖尿病治疗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胰岛素自1922年用于临床以来,就成为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物。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已超过四亿,为临床提供充足、质量可靠的胰岛素制剂是现代生物制药领域的一项重要工程。

人胰岛素由胰岛 β 细胞合成,核糖体上最初形成的是前胰岛素原单链多肽,进入内质网腔后,信号肽被切除,形成胰岛素原。高尔基体内的特异性肽酶将胰岛素原的 C 肽区域切除,A 链和 B 链通过二硫键形成共价交联的活性胰岛素(如图)。

最初用于临床的胰岛素几乎都是从猪、牛胰脏中提取的。猪、牛胰岛素与人胰岛素生理功能相似,但氨基酸序列有微小差异。接受动物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有5%~10%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抗动物胰岛素抗体还可能对患者的胰岛 β 细胞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重组人胰岛素逐渐取代动物胰岛素。早期的重组人胰岛素生产,采用A、B链分别表达法。后来该方法被胰岛素原表达法取代,即由大肠杆菌合成胰岛素原,然后经细胞外酶切获得胰岛素。1987年用酵母菌生产重组人胰岛素的方法出现。重组人胰岛素的结构与人体自身分泌的胰岛素结构完全相同,但无法完全模拟生理胰岛素曲线,容易导致血糖波动,甚至导致低血糖发生。

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通过改变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和结构,研制出能更好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特点的胰岛素类似物,包括速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例如,将人胰岛素 B 链第28位的脯氨酸替换为天门冬氨酸,可有效抑制胰岛素单体的聚合,皮下注射这种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后,起效快(10-20分钟起效)、血药浓度峰值高、药效消失快,已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1) 用猪胰岛素进行治疗,易诱导人体产生抗猪胰岛素抗体,原因是
  2. (2) 人胰岛素基因有 2 个内含子。利用大肠杆菌通过胰岛素原法生产重组人胰岛素,获取目的基因时,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a.直接从细胞内总 DNA 中分离目的基因

    b.用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c.以 mRNA 为模板逆转录合成目的基因

    d.利用 PCR 扩增人胰岛素原基因的编码序列

  3. (3) 与大肠杆菌相比,利用酵母菌生产胰岛素的优势有
  4. (4) 重组人胰岛素工程菌构建完成后,还需要通过工程技术进行胰岛素的生产。
  5. (5) 正常人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可分为基础胰岛素分泌(24小时持续脉冲式分泌微量胰岛素,维持空腹状态下血糖稳定)和进餐后的胰岛素分泌。能更好地模拟餐时生理胰岛素曲线的是(选填速效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6. (6) 请写出通过蛋白质工程,构建胰岛素类似物工程菌的基本过程
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极易产生变异,其通过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合域(RBD)与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相互作用而感染细胞。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自然界中不存在的蛋白质LCB1,可与S蛋白RBD紧密结合,以干扰新冠病毒的感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LCB1的作用效应与抗S蛋白抗体类似 B . 可用蛋白质工程进行LCB1的设计和生产 C .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D . 易感人群即使注射疫苗也仍然具有被感染的可能
关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定点诱变技术用于蛋白质的中改 B . 蛋白质工程可能创造出新的蛋白质 C . 蛋白质工程又被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 D . 在蛋白质分子中引入二硫键可以提高蛋白质的热稳定性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1. (1) 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通过该操作形成了图中的(填字母),它的构成至少包括等。
  2. (2) 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填“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作为标记基因。
  3. (3) 过程d通常采用法,过程e运用了技术,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
  4. (4) 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该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目前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原因是
某生物中发现一种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具有较强抗菌性和溶血性的多肽P1,科研人员预期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药物,下一步要做的是(   )
A . 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B . 合成编码多肽P1的DNA片段 C . 设计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蛋白质结构 D . 利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
现代生物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B . 胚胎移植技术可用于家畜为熊猫等濒危动物代孕 C . 单克隆抗体技术可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 D . 蛋白质工程可用于改造自然界现有的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