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知识点题库

据意思写词语

①对死者表示沉痛的怀念。

②形容经历过许多艰难困苦。

③一下子明白觉悟了。

④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

⑤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

扩句

①挽联挂满了墙壁,花圈堆满了屋子。

②青山是归宿。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有一天黄昏,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爸爸妈妈拉着我的手,到伯父家去。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呻吟,车子扔在一边。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1. (1) 为什么寒冷的冬天拉黄包车的人没有穿鞋?

  2. (2) 解释词语。

    ①呻吟:

    ②饱经风霜:

阅读句子并回答。

听了伯父这句话,我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①文中“这句话”指:“

②这句话表面在夸自己,实际上是

③这句话体现了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羞愧——

深奥——

微弱——

详细——

马马虎虎——

爱戴——

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全文,然后回答问题。

理解句子的含义:

①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②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

“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A . 四周围很黑,所以容易碰壁。 B . 当时社会很暗,什么事也做不成。 C . 旧社会是黑暗的,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就会遇到挫折和迫害。 D . 教育“我”认清旧社会的本质。
火眼金睛(我能分辨它们的不同,然后组词)。

   传

   转

   佣

稿   拥

选出读音全对的一项:(    )
A . 搁(gē)板     膝髁(kē)      伽(jiā)蓝 B . 蓑(suō)笠      荡漾(yàng)    诸(zhù)影 C . 参差(cī)       胭(yān)脂     泼剌(cì) D . 骤(zhòu)然     皱蹙(cù)      霓(ní)色
阅读理解。

悼鲁迅先生(节选)

巴 金

    十月十九日上午,一个不幸的消息从上海的一角传出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传遍了全中国,全世界:

    鲁迅先生逝世了!

    花圈、唁电、挽辞、眼泪、哀哭从中国各个地方像洪流一样地汇集到上海来。任何一个小城市的报纸上也发表了哀掉的文章,连最僻远的村镇里也响起了悲痛的哭声。全中国的良心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地悲痛的。这一个老人,他的一枝笔、一颗心做出了那些巨人所不能完成的事业。甚至在他安静地闭上眼睛的时候,他还把成千上万的人牵引到他的身边。不论是亲密的朋友或者恨深的仇敌,都怀着最深的敬意在他的遗体前哀痛地埋下了头。至少,在这一刻全中国的良心是团结在一起的。

    我们没有多的言辞来哀悼这么一位伟大的人,因为一切的语言在这个老人的面前都变成了十分渺小;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但是我们也无法制止悲痛来否认我们的巨大损失;这个老人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伟大的导师,青年失去了一个爱护他们的知己朋友,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个代他们说话的人,中华民族解放运动失去了一个英勇的战士。这个缺额是无法填补的。

(选自《小学教学研究》2014年第33期)

  1.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逝世——     汇集——     悲痛——

  2. (2) “一个不幸的消息”指的是
  3.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句,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全中国人民的心情。
  4. (4) 因为“死者是一个至死不屈的英勇战士”,所以我们“不能单单用眼泪来埋葬死者”,还要
  5. (5) 为什么鲁迅先生的逝世是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损失?请把文中相关的句子写出来。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1) 纵横交叉。
  2. (2) 飘荡;起伏不定。
  3. (3) 消瘦得像被削过一样。形容憔悴。
  4. (4) 一眨眼,一刹那。
  5. (5) 突然。
选择下面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神态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①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他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②“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③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

④我想,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

给下面各组词语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ké  kè)        群(zhòng  zòng)    抬(jǚ   jǔ)

(chūn  chōng)风   不(xiǔ   qiǎo)      情(yuàn  yuán)

(fǔ  fù)下         垮(shuāi   lǜ)

课外阅读。

    但这些容器只能够用来装东西,不能用来装水放在火上烧。一次我偶然生起一堆火煮东西,煮熟灭火后,忽然发现火堆里有一些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这一发现使我惊喜万分。我对自己说,破陶器能烧,整只陶器当然也能烧了。

    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就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我也不知道怎样用铅去涂上一层釉。我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个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泥锅和泥罐下生了一大堆炭火,然后在四周和顶上点起了火,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十分小心,不让火把它们烧裂。我怕它烧熔了,就慢慢减去火力,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褪去。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

    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成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谈不上美观,但很坚硬;其中一只由于沙土被烧熔了,还有一层很好的釉。

    这次实验成功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但我必须说,这些东西的形状,是很不像样的。大家也可以想象,因为我没有办法制造这些东西,只能像小孩子做泥饼,或像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

  1. (1) 选文出自《》,作者是国小说家,他是该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被誉为“欧洲小说之父”。
  2. (2) “泥锅和泥罐下了一大堆炭火”里的“生”应选解释(  )
    A . 出生,诞生。 B . 活,跟“死”相对。 C . 使柴、煤等燃烧起来。 D . 不常见的,不熟悉的。
  3. (3) 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的正误。

    ①“陶器的碎片,被火烧得像石头一样硬,像砖一样红”是比喻句。

    ②“我当然不知道怎样搭一个窑,就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是比喻句。

    ③“因为我没有办法制造这些东西,只能像小孩子做泥饼,或像不会和面粉的女人做馅饼那样去做”不是比喻句。

  4. (4) 选文按顺序记叙了“我”在荒岛上的经过。
  5. (5) “我整夜守着火堆,不让火力退得太快。”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   )
    A . 夜里很冷,“我”睡不着觉。 B . “我”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C . “我”做事认真,不怕吃苦的精神。 D . “我”怕火熄灭了,没有火柴点燃。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来。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再花上更长的时间把它们运回家。也就是说,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并运回来,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我最初用一根很沉的木棒打桩,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1. (1)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选文中的困难指的是。作者通过三个情景写出了鲁滨逊面临的困难。
  2. (2) 作者为了突出鲁滨逊遇到的困难,使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请你摘抄下来,并谈一谈从中你感受到了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3. (3)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几乎”从表面看是“差不多”的意思,但这里意在表明所用的时间比一年短 B . “花”的意思是“用掉”,这个字可引申理解为“耗费” C . “完全”的意思是“全部”,这个词体现出鲁滨逊做事的有始有终 D . “小小的”突出了鲁滨逊住所的面积小,衬托出鲁滨逊劳作的艰难
给加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hún  hùn)      简 (lù  lòu)     木 (fá  fán)

(qiānɡ  jiānɡ)  (piāo  piǎo)  (xù  chù)

(luán  mán)     头晕目 (xuán  xuàn)

填空。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是英国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小说按照鲁滨逊历险的顺序记叙,写了等事情,表现了他的特点。

加偏旁变成新字再组词。

          具 

          空 

          代 

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    )年左右。他的荒岛生活高度浓缩地体现了人的本质和人类进步的历程,他成了一位独自创造文明的英雄。
A . 二十八 B . C . D . 二十一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   地  羊  B . 脱  开  钱  C .   产  牧  D .   理  分  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