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的性质 知识点题库

如图,P是矩形ABCD的边AD上一个动点,矩形的两条边AB、BC的长分别为6和8,那么点P到矩形的两条对角线AC和BD的距离之和是

4.8

A . 4.8 B . 3.8 C . 4.9 D . 3.9
矩形各个内角的平分线围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A . 正方形  B . 菱形 C . 矩形 D . 平行四边形
菱形具有而矩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 .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 对角线相等 D . 是中心对称图形
既有外接圆,又有内切圆的平行四边形是( )
A . 矩形 B . 菱形 C . 正方形 D . 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为 ,较短的边长为 ,则对角线长为 .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AD=3,以点C为圆心作⊙C与直线BD相切,点P是⊙C上一个动点,连接AP交BD于点T,则 的最大值是.


矩形的对角线长10cm,顺次连结矩形四边中点所得四边形的周长为(   )
A . 40cm B . 10cm C . 5cm D . 20cm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2,AD=4.点E,F分别在AD,BC上,点A与点C关于EF所在的直线对称,P是边DC上的一动点.

  1. (1) 连接AF,CE,求证:四边形AFCE是菱形;
  2. (2) 当△PEF的周长最小时,求 的值.
如图①、图②,在给定的一张矩形纸片上作一个正方形,甲、乙两人的作法如下:

甲:以点A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E,以点D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CD于点F,连接EF,则四边形AEFD即为所求;

乙:作∠DAB的平分线,交CD于点M,同理作∠ADC的平分线,交AB于点N,连接MN,则四边形ADMN即为所求.

对于以上两种作法,可以做出的判定是(  )

A . 甲正确,乙不正确 B . 甲、乙均正确 C . 乙正确,甲不正确 D . 甲、乙均不正确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为坐标原点,矩形 的顶点 ,将矩形 的一个角沿直线 折叠,使得点 落在对角线 上的点 处,折痕与 轴交于点 .

图片_x0020_100015

  1. (1) 求线段 的长度;
  2. (2) 求直线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3. (3) 若点 在线段 上,在线段 上是否存在点 ,使以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     )

A . 2 B . 3 C . 5 D . 6
如图,已知 的边BC=16,高AD=8,矩形EFGH的边FG在 的边BC上,顶点E、H分别在边AB、AC上,且FG=6,求边EF长

图片_x0020_100033

下列命题①不相交的直线是平行线;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③同位角相等;④平行四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⑤同圆中同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其中正确的序号是.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8,∠BOC=120°,则AB的长为(    )

A . 3 B . 4 C . 5 D . 6
如图,矩形ABCD中,长AB和宽AD的长度分别是方程的两个根,点E为AD上一个动点,将沿CE折叠得到 , 点D的对应点为F.

  1. (1) 求AB与AD的长;
  2. (2) 当点F恰好落在AB边上时,

    ①求DE的长;

    ②动点M从点F出发沿FC向C点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同时动点N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匀速向B点运动,当点M到达C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若以M,N,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相似时,求t的值.

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BC=10,先按图②操作:将矩形纸片ABCD沿过点A的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边AD上的点E处,折痕为AF;再按图③操作,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D落在EF上的点H处,折痕为EG,则FH=

一次数学课上,老师请同学们在一张长为18厘米.宽为16厘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腰长为10厘米的等腰三角形,且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长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它两个顶点在长方形的边上,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 50 B . 50或40 C . 50或40或30 D . 50或30或20
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一点,且BC=BE,∠ABE=40°,则∠ECD= 度.

如图,矩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 且.

  1. (1) 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2. (2) 若 , 则菱形的面积为.
阅读理解: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的坐标为 , 点Q的坐标为 , 且 , 若P、Q为某矩形的两个顶点,且该矩形的边均与某条坐标轴垂直,则称该矩形为P、Q的“相关矩形”,如图①中的矩形为点P、Q的“相关矩形”.

  1. (1) 已知点A的坐标为

    ①若点B的坐标为 , 则点A、B的“相关矩形”的周长为  ▲  

    ②若点C在直线上,且点A、C的“相关矩形”为正方形,求直线的解析式.

  2. (2) 已知点M的坐标为 , 点N的坐标为 , 若使函数的图象与点M、N的“相关矩形”有两个公共点,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