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的存在 知识点题库

成年人全身表面积大约为2米2 , 全身所受到的大气压力约为20万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人已经被压习惯了,人结实所以不在乎 B . 计算错了,哪能有这么大,真的是这么大一定会把人压扁了 C . 因为上下、左右、前后压力对称,所以人受到的总压力为零,感觉不到 D . 因为人体内部结构也有气体,所以人体内外压强大小相当,可以互相抵消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

A . 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 .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 . 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 . 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看图答题

  1. (1) 如图1,请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 (2) 物块从斜面滑至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 , 请在图2中画出该物块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请将力的作用点画在物块重心处)

  3. (3) 传递手机信号的是 ,石油是 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4. (4) 如图3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处应挂与A处同样大小的钩码个数为 .

  5. (5) 如图4所示,用塑料管可以将瓶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利用了 

如图,在易拉罐中注入少量的水,对易拉罐加热,待灌口出现白雾时,用橡皮泥堵住灌口,撤去酒精灯,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说明了 存在,同时也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某同学用嘴对一小空瓶吸一口气,空瓶就能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 唾液把瓶粘住了 B . 瓶内气压减小了 C . 瓶外气压增大了 D . 瓶子质量减小了

小柯设计了一个“不用绳子扎口的气球”,如图所示,先将气球放入玻璃瓶中,再将球口紧套在玻璃瓶口,从抽气口抽气,观察到气球变大;停止抽气后,马上用橡皮套封住抽气口,此时气球不用绳子扎,也能保持膨胀状态。假设抽气前后气球内的气压分别是P1、P2 , 瓶内的气压分别是P3、P4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P1<P2    B . P1=P2    C . P3<P4      D . P3=P4
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 用吸管吸饮料 B . 马德堡半球实验 C . 塑料吸盘“粘”在墙上 D . 拦河坝“下宽上窄”
叶聪是班里有名的“科学迷”,他爱观察,勤思考。周末,他仔细观察了妈妈新购买的家用豆浆机的构造、铭牌及和妈妈制作豆浆的过程,发现其中用到了许多科学知识。
  1. (1) 机座底部安装有三个小橡皮碗,相当于“吸盘”,可以防止豆浆机在打浆时位置发生移动。“吸盘”利用起固定作用。

  2. (2) 豆浆机的机头主要由一个电热器(电热丝)和一个 电动机带动的打浆器构成。制作豆浆的过程是先加  热,再打浆,再加热煮熟,加热和打浆是交替进行的。由此可知,豆浆机中的电动机和电热器的连接方式 是
  3. (3) 王聪想比较一下豆浆的密度与水的密度那个大。王聪用同一支筷子,使其分别直立地漂浮在水和豆浆中,则筷子露出液面越(填“多”或“少”)的密度小。
如图所示,把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通过橡皮塞插入装有红色水的玻璃瓶中,从管口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后,瓶内的水沿玻璃管上升的高度为h。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1楼带到5楼的过程中(对瓶子采取了保温措施),观察到管内水柱的高度发生了变化,如表所示:

楼层

1

2

3

4

5

管内与瓶内水面的高度差/cm

5

5.3

5.7

6

6.3

根据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 往瓶内吹气后,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 B . 水柱高度h增大,说明大气压降低了 C . 上楼的过程中,给瓶子保温是为了避免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D . 水柱高度h越大,瓶内外的气体压强差越大
下列情景都与气压有关,其中有一种情景与其他三种的原理有所不同,这种情景是(   )
A . 刮大风时会有房屋顶部被大风掀起的情况过 B . 打开的窗户外有平行于墙壁的风吹过时,窗帘会飘出窗外 C . 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会被“吸”向列车 D . 将吸盘按在光洁的瓷砖表面,放手吸盘会被“吸”在瓷砖上
装热水的保温瓶,盖紧瓶塞一段时间后,常常发现瓶塞不易拔出,此现象表明,此时瓶内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假定外界大气压为105Pa,瓶口横截面积为10cm2 , 拔出瓶塞至少用10N的力,则瓶内气体的压强是Pa.(不考虑瓶塞的质量和受到的摩擦力)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 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5Pa(即760mm汞柱) C .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越大 D . 用钢笔吸墨水是应用大气压的事例
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直接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口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选项

A

B

C

D

现象放大图

A . A B . B C . C D . D
如图是我国战国时期的青铜汲酒器示意图,长柄上端与球形底部各开一小孔a、b。当汲酒器内充满酒水,向上提升长柄取酒时,应使开口a(选填“闭合”或“打开”),酒水不流出是由于的作用。

在冬季,剩下半瓶热水的暖水瓶经过一个夜晚后,第二天拔瓶口的软木塞时觉得很紧,不易拔出来,其主要原因是(   )
A . 软木塞受潮膨胀 B . 瓶口因温度降低而收缩变小 C . 瓶内气体温度降低而把瓶塞粘住 D . 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把瓶塞压紧
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压大气压;抽气时玻璃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压玻璃瓶内气压,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压大气压。(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有三个小实验:甲为敞口烧瓶内装有保持95℃的热水来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乙为用装满水的杯子和盖着的薄塑料片来验证大气压的存在;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请你推测:甲实验中的热水会  ;乙实验中薄塑料片会  ;丙实验中气球的体积会 

先在烧杯中装满沸水,再倒掉沸水,然后在烧瓶口放入去壳的鹌鹑蛋(不留缝隙),如图所示,将烧瓶口向右或向左或向下,发现鹌鹑蛋一直向烧瓶底部动。对整个探究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探究问题:大气压强有多大 B . 探究假设: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C . 探究目的:研究大气的压强与热水温度的关系 D . 探究结论:大气各个方向压强都相等
小明同学要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决定取一定量的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来完成实验,并设计了两个实验方案(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盐酸挥发和水的蒸发,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方案一】用下图装置实验可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1. (1) 在检查图装置气密性时,小明用双手捧住锥形瓶容器一段时间后再放开,若出现的现象,则证明气密性良好。
  2. (2) 针对以上方案一,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 . 通过测定CO2的体积可计算CO2的质量 B . 共生成了80 mL CO2气体 C . 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是纯净的CO2气体 D . 反应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不变
  3. (3) 若实验中外界大气压变大,将导致实验得到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
  4. (4) 若该人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则图三中天平示数m的值为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CaCO3+2HCl=CaCl2+CO2↑+H2O)

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 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

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

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

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 度。(不考虑水的热胀冷缩)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控制

②实验中巧妙地利用“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越大”,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