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内能的改变方法 知识点题库

在炒花生或栗子时,通常要往锅里放一些沙子(或粗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 使炒锅的温度更高 B . 使花生或栗子受热均匀且避免与锅底直接接触时间过长 C . 让沙子(或粗盐)吸收一些水分,使花生或栗子更加干酥脆 D . 让沙子(或粗盐)吸收部分热量,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花生或栗子变焦
 下列现象,能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烤火感到暖和 B .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感 C . 炒菜时锅铲发烫 D . 铁丝在火炉中被烧得通红
襄阳市的“牛肉面”是襄阳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牛肉面四溢飘香是由于其分子的 造成的,煮烫面条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 方式来改变的.

 端午节妈妈在厨房蒸粽子,小明在客厅里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这是 现象,蒸粽子是通过  方式增大粽子内能的.妈妈蒸粽子用了0.2m3的煤气,完全燃烧这些煤气放出的热量是  J.(q煤气=3.9×107J/m3

 电饭锅是常用的家用电器,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组成材料中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 B . 工作时,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C . 工作时,通过热传递使食物温度升高 D . 与其它家用电器是串联连接的

《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

A .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 .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 .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 B . 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的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的变化有关 C . 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 D . 热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下列现象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 古人“钻木取火” B . 发高烧的病人常用湿毛巾进行冷敷 C . 在烈日下,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 D . 一杯开水放在室温下逐渐变凉
我们发现:在一个茶杯内倒入热水,发现热水放在桌上一段时间后就会成为温水。小刚想研究一下热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过程如下:在杯子里倒入大半杯热开水, 将杯子放在室内桌面上,让水自然冷却,并用温度计每隔 5 分钟测量一次水温,直到水温降到室温为止。记录了水在不同时刻的温度值。如下表:

时间(分)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温度(℃)

90

70

55

45

38

32

28

26

26

26

  1. (1) 若现在有二支温度计:其一是量程为 110℃的水银温度计 A,另一是量程为 60℃的酒精温度计 B,你认为小刚应选用温度计(填“A”或“B”)来做实验,原因是
  2. (2) 你认为当时室温是
  3. (3) 据表中数据,你认为热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快慢规律是
  4. (4)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请你说出一个会影响实验时间长短的因素
下面是两个有关热学方面的观点,请用实例说明它们是错误的。
  1. (1)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2. (2)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18世纪末,科学家为研究摩擦生热,用钝钻头给炮膛钻孔,把炮膛浸在水里,随着钻头不停地转动,水可以在两个半小时之内沸腾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 途径使炮膛的内能增加,水的沸腾属于物态变化中的现象。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0℃的冰和0℃的水内能相等 B . 物体的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 . 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 D .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一个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块浸有少量乙醚(乙醚极易挥发)的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得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气体比液体更容易被压缩 B . 浸有少量乙醚可以降低棉花的着火点 C . 活塞迅速下压,乙醚蒸气液化放出热量,使棉花燃烧 D . 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对应的实验现象或者结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甲: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B . 乙: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 C . 丙: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 . 丁:移走小磁针,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消失
如图是被“热棒”包围的青藏铁路。“热棒”相当于一个制冷机,解决了“千年冻土”。“热棒”就是在中空的铁棒里装有适量的液态氨,当路基的温度上升时,通过的方式将内能传给“热棒”里的液氨,液氨吸热(填物态变化名称),上升到热棒上端,通过散热片冷却后液化成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

下列事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A . 给轮胎打气,轮胎的温度升高 B . 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C . 火炉将水烧开 D . 砂轮磨制刀具时,火星四射
对于如图中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甲,迅速拍击手柄时,圆筒内的硝化棉被点燃,原因是活塞与筒壁摩擦生热 B . 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内空气的温度将升高 C . 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D . 图丁,表示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如图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的棉花,反复快速用力F1压下活塞,观察棉花能否燃烧起来的实验。该实验器材不仅携带乙醚非常不方便,而且要达到理想实验效果也比较费力。通过改进后如图乙,硬棒OA可以绕O点转动。筒内放一小团棉花,反复快速用较小的力F2作用于A点压下活塞,比较容易观察到理想的实验效果。请你通过比较实验改进前后,对图乙装置中棉花燃烧起来的现象加以解释。

如图所示,小科用活塞式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后,发现气筒外壁的温度明显比打气前升高很出,且越靠近气筒底座附近的筒壁温度越高。请你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如图是古人在 “钻木取火”。木头内能增加是通过(填“做功” 或“热传递”)的途径实现的。该过程中能的转化与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冲程能的转化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