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 知识点题库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散放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有人认为世界部分地域的干旱也是温室效应的后果。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是  。
(3)你认为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4)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物,请你列举出二氧化碳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两种重要用途: 。

二氧化碳本身毒性,但当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浓度大时甚至会使人 死亡。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换气通风。如进入二氧化碳含量可能超标的地窖时应进行试验。

“低碳生活”已成为热门话题.下列环境问题与CO2的排放有关的是(  )

A . 酸雨 B . 白色污染 C . 臭氧层破坏 D . 温室效应
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 . 二氧化碳 B . 氮气 C . 氧气 D . 稀有气体
空气成分中会造成温室效应的是(  )

A . 氧气 B . 二氧化碳 C . 氮气 D . 稀有气体
下列环境问题与CO2排放有关的是(  )

A . 赤潮 B . 白色污染 C . 臭氧空洞. D . 全球气候变暖
“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 D .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电子消毒柜放电时将空气中的少部分氧转化为臭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O2===2O3 , 再利用臭氧消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 . 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 C . O2和O3都由氧元素组成 D . 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数目不同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 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 B . 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C . 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D . 过程②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最近,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引起全球担忧,《巴黎协定》旨在减少排放、寄望能共同遏阻全球暖化趋势,“节能减排”应该成为各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到问题和应承担的责任。

  1. (1)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2007年提出的一份报告中,论述了过去100多年全球变暖趋势的情况,图甲中的黑点表示从1880年到2000年间的一些年平均气温,Ⅰ、Ⅱ、Ⅲ三条直线则分别表示了近120年来、60年来和20年来的平均气温变化趋势,通过比较这三条直线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 (2) 导致今年气温上升的主要原因是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如图乙是目前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途径,大气中的CO2进入生产者(植物)是通过完成的。在工业革命以前,大气中的CO2含量基本保持相对稳定,但之后通过(填字母)途径排放到大气中的CO2大量增加,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3. (3) 在我国以汽油为燃料的轿车正在快速进入家庭,汽油的主要成分是己烷(C6H14),它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种品牌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需燃油12升(C6H14质量为8.6千克),请通过计算回答:该轿车正常行驶100千米会产生多少千克的二氧化碳?
草莓因为营养好,口味佳,在世界上得到广泛的种植,现在正是大棚草莓的采摘季节。请完成下列有关草莓的问题.

  1. (1) 大棚栽培的草莓比自然条件下可更早上市,其主要原因是提高了
  2. (2) 草莓富含氨基酸、果糖、维生素C及钙、镁、磷、钾、铁等矿物质,草莓中的矿物质来自于

  3. (3) 经常会出现一些形状怪异的草莓,这些形状怪异的草莓 成熟后的种子可以繁殖出正常形状的草莓,这些形状怪异的草莓(选填“发生”或“没发生”)基因突变。
  4. (4) 可通过在大棚内的地里施用的农家有机肥提高产量,农家有机肥能提高产量是因为经发酵后,不仅能补充瓜果生长必需的营养。还能提高大棚内的 浓度,从而达到增产目的。
  5. (5) 我们吃的草莓主要是由花托膨大而形成的假果,并不是真正的果实。这个假果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看,属于层次的结构。
  6. (6) 草莓上一颗一颗的黑点才是果实(瘦果),它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的。
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模拟研究CO2浓度增加是否增大地球温室效应”。他们查阅了有关数据:
 

CO2

空气

25℃,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比热

0.684千焦/(千克·C)

0.72千焦/(千克·C)

0℃,1标准大气压气体的密度

1.96克/升

1.29克/升

并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和操作步骤:

Ⅰ.在两只同样的玻璃瓶里分别充满CO2和空气,并编号为甲、乙,塞紧带有同样温度计的橡皮塞。再把两只玻璃瓶放在阳光下照射(如右图),观察甲、乙瓶中的温度变化。

Ⅱ.阳光持续照射,间隔一定时间测量两玻璃瓶温度值,并记录(见下表)

时刻

9:23

9:28

9:33

9:38

9:43

9:48

9:53

9:58

10:06

10:11

10:25

甲瓶温度/℃

13.0

19.8

23.5

26.0

26.4

27.0

27.5

27.8

28.0

28.0

28.1

乙瓶温度/℃

13.0

19.0

22.8

25.0

26.0

26.5

27.0

27.4

27.9

28.0

28.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
  2. (2) 往瓶中充CO2时,验证瓶中已充满了CO2的方法是
  3. (3) 该实验中,照射同样时间,根据上表的数据,比较甲、乙瓶温度变化的规律是
  4. (4) 该实验中,在阳光照射下,影响甲、乙瓶温度不同的原因,除了CO2的温室效应以外,还有的可能原因是(写出一点即可)
  5. (5) 有同学认为根据该模拟实验的目的,实验设计存在问题,你认为是(写出一点即可)
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表。某市某日的空气污染指数为56~76,根据表中的信息判断该市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为 (   )

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200

201~300

300以上

质量级别

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A . Ⅰ级,优 B . Ⅱ级,良 C . Ⅲ级,轻度污染 D . V级,重度污染
目前,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上升了1.1℃,其主要原因是自然界中的碳平衡被破坏。2020年9月22日,我国政府承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CO2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通过各种方式抵消排放的CO2量,重新实现碳平衡,如图是碳循环和碳中和策略的示意图。

  1. (1) 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是碳平衡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此可采取的碳中和策略②有
  2. (2) 要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除图中策略外,还可用化学方法人工捕获,如将空气通入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钾和水。写出用氢氧化钾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
  3. (3) 2020年1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多年未遇的极寒天气,因此有人质疑:今年天气 这么冷,地球气温真的在上升吗?对于这样的质疑,你是否认同?并说明理由。
煤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硫可能会导致降雨的酸性增强。我们把 pH5.6(填“>”“=”或“<”)的降雨称为酸雨。一家电厂为防止环境污染,用石灰石浆来吸收二氧化硫,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2CaSO4+2x,则 x 的化学式为
酸雨对我们生产、生活危害较大,主要是工业生产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排放不恰当所引起。酸雨pH 5.6(填“>”、“<”或“=”),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某些化学性质相似,请完成化学方程式:SO2+2NaOH=+H2O。
  
  1. (1)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因素和因素。
  2. (2) 污染物来源:
  3. (3) 主要空气污染物:
防治空气污染:
  1. (1) 减少
  2. (2) 合理规划工业区与非工业区;加大的力度。
全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下列现象在全球变暖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极地冰川将加速消融 B . 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 C . 植物的生长将趋缓 D . 大气中水的含量将增加
  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在北京开幕。解码智慧冬奥,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据悉,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当前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进而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填化学符号)。
  2. (2) 氢能“黑科技”将亮相北京冬奥会。冬奥会“飞扬”火炬科技亮点之一是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 (3) “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吉祥物,某“冰墩墩”玩具的外用材料为纯羊毛,内充物为聚酯纤维,区别纯羊毛和聚酯纤维的最好方法是:     
    A . 闻气味 B . 摸手感 C . 是否溶于水 D . 燃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