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性质及用途 知识点题库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利用是一把双刃剑 ,如不法商贩用硫酸铜来浸泡黑木耳,食用这种木耳后,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在游泳池中则通过加入适量的硫酸铜,起到消毒杀菌作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铜离子可以杀菌,但摄入过多的铜离子会损害人体健康 B . 用清水冲洗黑木耳时水变成淡蓝色,则该黑木耳没有用硫酸铜浸泡 C . 铁制玩具掉入游泳池中,表面会析出少量红色物质 D . 若误服硫酸铜溶液,可立即饮用大量的牛奶,并马上送医院诊治
 下列是分析久置空气中的NaOH固体的相关实验(不考虑水分),其中合理的是(  )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证明变质

取少量固体,加水溶解,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确定成分

取少量固体,加入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测定纯度

取a g样品与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 g固体

除去杂质

取固体,加水溶解,滴加氯化钙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不同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图.其中A、B、C、D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且都含有铜元素,B为黑色粉末,C为红色粉末.“→”表示一种物质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请回答问题:

(1)C的化学式 ,A的化学式 .

(2)写出由B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

(3)在该知识网络所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可以归纳出能与盐发生反应的物质类别有  .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

我们在做“物质的鉴别”实验时,曾对硫酸铜、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四种白色粉末进行鉴别。以下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方案,请你沿着该同学的思路回答相关问题。


步骤

 现象

结论

(1)

各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分别编号为A、B、C、D,各加入少量的水,振荡

D试管溶液呈

D物质是硫酸铜

(2)

向另三支试管内各滴一滴无色酚酞

A试管溶液呈红色

A物质是

(3)

向B、C两支试管内各滴加少量的溶液

B试管无现象,C试管产生白色沉淀

B物质是硝酸钾

C物质是氯化钠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浓硫酸溅到白纸上,白纸变黑 B . 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C . 烧碱具有碱性,故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 . Na2CO3属于盐,但其水溶液的pH>7
亚硝酸钠白色晶体,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下表为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部分性质,请结合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溶于水

无色、弱碱性

无色

加热

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无反应

跟硝酸银溶液反应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跟稀盐酸反应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无反应

A . 亚硝酸钠和氯化钠都是盐 B . 可以通过滴加盐酸的方法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 C . 用 pH 试纸测定食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其中是否混有亚硝酸钠 D . 比较食盐和亚硝酸钠的化学式,可推断亚硝酸钠组成成分中的 NO3  是有剧毒的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他们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CO2 气体的质量,计算 Na2CO3 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忽略盐酸的挥发性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1. (1) 打开止水夹 K,先对装置 A 和 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 CO2 的空气一会儿,其目的是,再接上装置 C 和 D。
  2. (2) 待装置 A 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 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 CO2 的空气一会儿。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CO2 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3. (3) 若省略 B 装置,将会使测定结果(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有下列几种物质:a.盐酸、b.熟石灰、c.纯碱、d.食盐;请选择标号(a~d)填空.

  1. (1) 用来清除铁锈的物质
  2. (2) 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3. (3) 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腌制食物的是
  4. (4) 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我国北方会出现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 (1) 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写化学式,下同)。
  2. (2) 一定不含有的物质
一包混有杂质的Na2CO3 , 其杂质可能是Ba(NO32、KCl、NaHCO3一种或几种,今取10.6g样品,溶于水得澄清溶液,另取5.3克样品,加入足量的盐酸,收集到2gCO2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样品中只含有NaHCO3 B . 样品中一定混有NaHCO3 , 可能有KCl C . 样品中有NaHCO3 , 也有Ba(NO32 D . 样品中混有KCl,也可能有NaHCO3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 (1) 步骤①⑤⑦中都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为
  2. (2) 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3. (3) 第④步中,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有
某化学课堂正在进行,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他们的学习并完成相关任务。

【演示实验】老师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加入NaHCO3粉末,点燃酒精灯,对试管预热后集中加热,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继续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后撤出导管,熄灭酒精灯。

【问题提出】实验后,同学们对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粉末产生了兴趣:剩余粉末由什么物质组成?

【猜想假设】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固体粉末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NaOH;猜想二:NaOH和Na2CO3;猜想三:Na2CO3

【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案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向溶液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摇匀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固体粉末中一定有NaOH。小组讨论后,大家认为小明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二

步骤一

取适量粉末溶于水后加

入过量的BaCl2溶液


猜想一不成立

步骤二

取步骤一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溶液2−3mL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三成立

【评价交流】小华认为步骤二也可以用MgSO4代替MgCl2 , 大家不同意他的观点,理由是

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
A . 4个 B . 5个 C . 6个 D . 7个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过程中,测得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有关该反应过程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点,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B . c点,向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C . d点,溶液中的溶质为Fe(NO3)2和Cu(NO3)2 D . e点,过滤后得到的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
在实验室进行物质制备,下列从原料及有关试剂分别制取相应的最终产物的设计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A . C CO CO2 Na2CO3 B . Cu Cu(NO3)2溶液 Cu(OH)2 C . Fe Fe2O3 Fe2(SO4)3溶液 D . CaO Ca(OH)2溶液 NaOH 溶液
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明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分别装入两支试管中,分别进行了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1. (1) 小明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 (2) 小明通过乙图实验确定了样品是部分变质,实验过程中滴加的氯化钡必须足量,其目的是
  3. (3) 下列溶液能代替乙图实验中的氯化钡溶液,起到相同的作用的有         。(可多选)
    A . 氢氧化钡 B . 硝酸钡 C . 硝酸钙 D . 氯化钙
下列叙述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 将Na2CO3溶液滴入Ca(OH)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 B . 把C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白色沉淀 C . 氯化铵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产生的气体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显红色 D . 久置于空气中的熟石灰,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实验室中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 . 往氢氧化钙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 C .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钾溶液 D . 将足量粉末状金属分别与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
珍珠粉是由珍珠经加工制成的白色粉末,含有碳酸钙、蛋白质等成分,是重要的药品、化妆品原料。但市场上出现的假珍珠粉外观上与真珍珠粉差不多,肉眼往往无法辨别它们。

 

  1. (1) 为了寻找区分真假珍珠粉的方法,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一:分别取真假珍珠粉各少许置于两支试管中,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迅速塞紧橡皮塞,将导管的另一端放入石灰水中,观察均发现:试管a中均有气泡产生;试管b中石灰水均变,由此可得结论:真假珍珠粉均含有碳酸钙;

    实验二:分别取少量真假珍珠粉置于铁片上灼烧,发现真珍珠粉能闻到烧焦羽毛气味;假珍珠粉没有闻到烧焦羽毛气味,由此可得出结论:假珍珠粉中不含

  2. (2) 为了探究真珍珠粉中碳酸钙的含量,实验小组同学取5g真珍珠粉样品,分别置于如下图实验装置中(稀盐酸足量且真珍珠粉中只有碳酸钙与稀盐酸会反应生成气体)。

    ①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  ▲ 

    ②当量筒中的液面不再上升时,根据量筒中水的体积求得二氧化碳质量,多次实验后求得5g真珍珠粉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22g,求该真珍珠粉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在老师指导下,小科做了如下实验:点燃燃烧匙上的钠,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片,钠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发现:集气瓶内附着灰白色固体。小科获知灰白色固体中的黑色固体成分是碳,但不清楚其中的白色固体成分是什么,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建立假设】假设一: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假设二:白色固体的成分是碳酸钠;

假设三: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1. (1) 思考:小科建立上述假设的依据是定律。
  2. (2) 【进行实验】

    步骤1:取灰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

    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得出结论】白色固体的成分是氧化钠。

    有同学认为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3. (3) 【继续实验】

    步骤3: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则假设不成立。

  4. (4) 步骤4:另取少量步骤1中的滤液于试管中,(写出具体操作及现象),则假设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