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的污染与保护 知识点题库

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B坡维持原样(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 (1) 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A坡的比较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流失。

  2. (2) 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污染。

  3. (3) 浙江省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              。

下列关于植被类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组成草原的植物大多是适应半干旱气候条件的草本植物 B . 荒漠中植被稀疏,这里生长的植物十分耐旱 C . 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 D . 落叶阔叶林分布在夏季温凉、冬季严寒的地区
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 . 酸雨 B . 大气污染 C . 水、土重金属污染 D . 温室效应
某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相对滞后,与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不相适应。为此,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成员对市区生活垃圾的成分做了调查,结果如图甲所示。取市垃圾填埋场不同深度的垃圾样品,测定铬(Cr)、铅(Pb)、砷(As)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得到数据如图乙所示。请根据这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1)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活垃圾的成分以为主。
  2. (2) 下列对垃圾填埋场中有害元素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这些垃圾因含有有害元素而毫无价值 B . 有害元素的含量随着垃圾堆放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C . 各种有害元素在0~30厘米层含量都低于30~60厘米层含量
  3. (3) 请你根据上述信息对该城市垃圾处理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设想。

下列人类活动最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 . 在荒山上大量种植树木 B . 在适宜耕作的土地上进行玉米与大豆的间作套种 C . 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大量施用化肥 D . 在干旱缺水的地区实行喷灌或滴灌的措施
“毒大米”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了重金属污染的危害,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分散范围广、隐蔽性强、难清理,现在科学家利用一类超强金属吸收能力的植物(又叫超富集植物)对土壤进行“排毒”。
  1. (1) 双子叶的超富集植物,由根系从土壤中吸取重金属,可通过木质茎中的 (填“韧皮部”“木质部”或“形成层”),转移、贮存到枝叶等地上部分。
  2. (2) 一种叫做重雪球的植物,富集金属镍的能力很强。通过改良植株增强重雪球的吸镍性,每克干燥的枝叶可含有0.2克镍。对500千克的重雪球的干燥枝叶进行提纯处理,理论上可获得千克的镍。
  3. (3) 超富集植物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由于采矿等原因而恶化的土壤,使耕地重新焕发生机。植物“排毒”具有的优势是(写出一点即可)。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赖于土壤,而土壤资源是有限的,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 . 将废弃农用地膜埋入土壤中 B . 实行稻草还田 C . 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 . 大量施用化肥
“白色污染”是造成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在生活中我们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 重复使用塑料袋 C .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D . 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 塑料餐盒
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与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
A . 多吃粗粮;荤素搭配﹣﹣均衡营养 B . 就地焚烧秸秆;任意排放污水﹣﹣爱护环境 C . 分类放置垃圾,便于回收;尽可能循环使用教科书﹣﹣节约资源 D . 尽量步行或骑车上学,少用私家车接送;室内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低碳排放
下列会引起生物性土壤污染的是(    )
A . 人造纤维和橡胶 B . 含铅的工业废渣 C . 含铜、锌的工业废水 D . 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下列不会引起土壤污染的是(    )
A . 塑料膜使用后不注意回收 B . 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C . 大量工业废渣排放在土壤中 D . 大量植物的枯枝败叶烂在田里
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的主要目的是(    )
A . 减少对植物的影响 B . 减少对土壤的影响 C . 减少对水体的污染,防止水体出现“水华” D . 节约洗衣成本,倡导节俭
把泥土按30°的坡度在一侧为玻璃的箱子内堆好(如图所示),在低处安上引水沟,放好接水桶。在其中的A坡上种上草皮。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同样快的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酒水。两个坡面的水流运动和水沟的汇水情况如表所示:

水流运动

汇入引水沟的水量

汇入引水沟的泥沙量

A

较慢

较少

较少

B

较快

较多

较多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 (1) 表中实验结果说明,原因是植物的把土壤颗粒紧紧地黏结在一起,植物的树冠或茎叶可以减缓雨水直接冲击土壤,大大减轻了流失。而裸露的地面没有的保护,就容易发生
  2. (2) 水土流失现象往往与人们等不合理的利用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这些行为必须加以制止。
  3. (3) 2021年,我国南方多地发生洪水,洪水对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灾后,我国政府决定严禁乱砍滥伐,多植树种草,保护环境。这项措施主要是为了     (填字母)。
    A . 改善大气质量 B . 改善植被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C . 保护当地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 D . 降低当地气温的日较差,从而减少洪灾
下列各项农业生产措施中,有利于保护土壤的是(    )
A . 大量使用农药 B . 将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 . 实行稻草还田 D . 将废旧电池深埋于土壤中
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下列措施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推广使用矿物燃料 B . 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C . 合理开发新型能源 D . 鼓励使用一次性塑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