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构成物质 知识点题库

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 (1) A中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填“高”或“低”)。
  2. (2) B中烧杯b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分子
  3. (3) C中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必须与同时接触。
  4. (4) D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并且
自然界就是一个天然“工厂”。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形成了自然界中物质的平衡。如图所示为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主要循环途径。

  1. (1) 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的物质为
  2. (2) 氧气和臭氧均是由氧元素组成,但其化学性质不同,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 . 探究分子运动    D . 比较物质着火点高低
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中子数为50,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 38 B . 50 C . 88 D . 126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它们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铁是H2O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 (1) 实验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Ⅰ:把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加入到装有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假设一成立

    实验Ⅱ: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并用一根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试管口,观察现象。

    无现象

    假设二

    (填“成立”或“不成立”)

  2. (2)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 .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 . 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 . 将品红加入到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福岛土壤首现剧毒放射性钚元素。原子序数为94的钚元素中,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4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该原子的中子数为150    B . 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44 C . 该原子的质子数为94    D . 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0
下图是我们所用教材中的一幅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500905579

  1. (1) 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
  2. (2) 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 .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 . 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 .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 (3) 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相同。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其本质原因是(   )
A . 元素种类不同 B . 原子种类不同 C . 分子种类不同 D .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 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B . 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C . 分子大,而原子小 D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下列因果关系错误的是(   )
A . 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所以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 B . 因为质子数不同,所以碳原子和氮原子所属的元素种类不同 C . 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完全不同 D . 因为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向氯化钡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硫酸钡沉淀 B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 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成蓝色 D . 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 . 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B . 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 . 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 . 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②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③元素可以以单质形式存在,也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④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⑤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A . ③⑤⑥ B . ①③④⑤⑥ C . ②③④⑤⑥ D . ③⑥
如图所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的是(   )
A . B . C . D .
2020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1. (1) 3月26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宣布,在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和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2) 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卫星采用了铷原子钟,使时间更精准。下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在化学变化中铷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填微粒符号)。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溴(音xiu)化银是一种重要的感光材料,遇光分解为溴(Br2)和银,可用于制作胶卷和相纸等:如图为溴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溴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 C . 溴原子核内有35个质子 D . 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铷原子钟为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提供精确的时间。结合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 . 铷原子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 . 铷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相似 D . 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之一。下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B .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是不变的 C . 很多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 D . 离子具有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