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知识点题库

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派遣子弟到长安学习。这些史实反映了(   )
A . 唐朝商品经济繁荣 B . 民族交往与交融 C . 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D . 中外文化交流
下列各项与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属于同一历史时期的是(   )

A . 永嘉南渡 B . 安史之乱 C . 黄巢起义 D . 黄袍加身
高考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系国家人才选拔,关系社会公平,关系广大学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回顾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从创立之初就采用自由报考的办法,与以往士子被动的等待举荐入选有本质区别。而考试成绩是取会的主要依据,且是竞争性的差额考试,之前一般是非竞争性的等额录取。从选人标准上将具体且有标准化衡量尺度的文化知识作为考试内容,相比之前以名望等模糊标准这又是进步。

——摘编自赵家冀等《中国教育通史隋唐卷》

材料二:宋太祖“黄袍加身”夺取政权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协助他登上皇位的将领实权予以削夺。为了填补这些武将留下的空缺,统治者将目光转向普通知识分子。因此通过科举选拔文官成为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北宋前期科举次数与录取进士人数统计表:

时期

科举次数(次)

录取进士总数(人)

平均每榜录取进士数(人)

宋太祖

15

188

13

宋太宗

8

1487

186

宋真宗

12

1760

147

宋仁宗

13

4561

351

——摘编自李兵《科举:不只是考试》

材料三:明朝以八股取士,专取“四书”“五经”命题考试。“四书”要以朱熹的集注为依据。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章。这是一种僵死的官僚式文体,把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在孔孟之道、程朱理学的范围内。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科举制创立的朝代。与以前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有何进步之处。
  2.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前期科举制的发展。并说出北宋前期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
  3. (3) 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科举制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4. (4)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古代的科举制度?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河姆渡人
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其卫星之名取自我国先贤墨子,他的思想主张是(   ) 
A . “春秋无义战” B . “无为而治” C . “为政以德” D . “兼爱”“非攻”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和完成的时间分别是(  )
A . 开始于三国,结束于隋 B . 开始于秦,结束于汉 C . 开始于隋,结束于唐 D . 开始于唐,结束于南宋
某同学利用暑假准备对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进行实地考察,他应该去(    ) 
A . 陕西省 B . 北京市 C . 云南省 D . 浙江省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天下为公”变成“天下为家”是因为____代替了禅让制。(    ) 
A . 世袭制 B . 奴隶制 C . 分封制 D . 封建制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魯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 中央集权加强 B . 周王室衰微 C . 社会和平稳定 D . 儒学居主导地位
《资治通鉴》共记述了1300多年的历史,其记述内容跨度(   )
A . 从黄帝到汉武帝 B . 从春秋到宋代  C . 从黄帝到宋太祖 D . 从战国到五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少小须勤学, 

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元·高明《琵琶记》

材料三:又规定州郡长官改由文人充任,长官之外设通判(副长官),使其相互

牵制……在宰相之下添设参知政事,并把晚唐五代时权宜设置过的枢密

使和三司使定为常设官员,以枢密使分取宰相的军权大权,以三司使分

取宰相的财政大权。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 (1) 指出材料一反映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材料二反映的选官制度。
  2. (2)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其反映的政治变革属于的朝代,指出“又规定州郡长官改由文人充任”反映的该朝政治上的特点。
  3. (3)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以上制度对当时的国家发展起到的共同作用。
古代人类创造了先进的文明成就,下列对世界各国文明成就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建造了金字塔,作为古代埃及国王法老的宫殿 B . 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  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法典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 C . 古印度种姓制度、西周的分封制都出现于奴隶社会时期,两者均等级森严,界限严格 D . 经梭伦改革后,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说明(   )
A . 历代皇帝历史知识日益丰富 B . 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C . 清代君主的权力不再受制约 D . 《起居注》史料不够真实
有学者统计:唐开元以前的官民比例约为1:2460,宋朝皇祐(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前则约为1:929。唐宋官民比例变化的原因是宋代(    )
A . 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B . 分化事权,增设官员 C . 注重文教事业的发展 D . 推崇武将而忽视文臣
古时《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开创了(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一情况折射出的社会现象是(    )
A . 对外交往频繁 B . 文学艺术繁荣 C . 民族战争不断 D . 商品经济发展
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起兵反叛唐朝,史称“安史之乱”。下列各项属于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是(    )

①节度使权力膨胀    ②唐朝由盛转衰

③皇帝荒废朝政    ④形成藩镇割据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
A . 议政王大臣会议设立 B . 军机处设立 C . 大兴文字狱 D . 实行八旗制度
蒙古族建立的,对以后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决定我国古代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粟的根本因素的是(    )
A . 饮食习惯 B . 劳动技能 C . 自然条件 D . 劳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