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唐使 知识点题库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之一,它不仅“合同为一家”,还“迎进来,走出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三: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与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材料四:唐朝对外交往图

  1. (1) 依据材料一说出图片是哪两位历史人物及对应的历史事件?

  2. (2) 材料二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3. (3)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周边邻国,尤其是日本。唐代中日之间的交流也是盛况空前的。日本政府经常派使团到唐朝来交流学习。这种交流使团被称作什么?

  4. (4) 图中向西和向东行的路线分别是唐朝两位著名历史人物的对外交往路线,请写出两位人物的事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开放到封闭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绵延数千里的漫长古道——丝绸之路贯穿欧亚大陆,成为中外交往的见证。到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1. (1) 材料一概述了哪些朝代对外交往的情况?这些朝代的对外交往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 (2) 用史实说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进入繁盛时期”。(两项)

  3. (3)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什么地方?郑和下西洋有哪些历史意义?

  4. (4) 清朝前期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消极影响?

  5. (5)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汉朝之后的1000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把黄河文明、两河文明、恒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

材料二:《唐六典》记载唐王朝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交往,每年都有大批外国客人来到长安。

——摘编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1. (1) 从材料一中找出“丝绸之路”的作用。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并举一事例。

  3. (3) 材料三表明清朝统治者实行怎样的政策?该政策对中国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什么?

“有容乃大”是唐朝超越前期的特有文化气象。以下各项中,能体现唐朝“有容乃大”的是(    )

①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            ②吐蕃与唐朝“和同为一家”

③日本多次派出使者来唐朝学习    ④张骞出使西域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阅读史料,启迪智慧:

材料一:上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选自《中华上下五千年》

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 (1) 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皇帝的什么民族政策?这一政策有哪些表现方式?
  2. (2) 材料二中的吐蕃人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
  3. (3) 材料三反映了唐朝对哪个国家的影响?
  4. (4) 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留给我们什么历史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唐朝时期的中国,同亚非地区许多国家有广泛而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不仅扩大了中国人民的视野,而且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唐朝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1. (1)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到中国的使节被称为什么?
  2. (2) 解读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
A .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C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回顾历史,在古代,中日之间曾有过友好的交流,但也有过冲突。结合下列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材料一:

材料二:

  1. (1) 图1中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这些遣唐使回国后,为日本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 (2) 图2中鉴真东渡发生在哪个朝代?他东渡日本后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3. (3) 图4中抗击倭寇的领导人是谁?有何功绩?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材料一 唐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

贞观二年,太宗问魏徵曰:“何谓为明君暗君?”徵曰:“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太宗甚善其言。

—《贞观政要》

材料二

忆昔(节选)

(唐)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注:纨、缟指的是山东一带生产的丝织品。)

【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材料三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应该常去)。

    ——《日本书纪》

材料四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唐文化)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1. (1) 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了 “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一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概述“开元盛世”时期的社会状况。
  3. (3) 材料三写到日本认为应“常须达” “大唐国”,日本派遣使节到唐朝,当时把使节称为。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鉴真盲目航东海”的历史意义。
  4. (4) 综合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
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盛唐时期,农民积极兴修水利,改进工具,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图片_x0020_100002

材料二:盛唐时期是诗歌最为繁荣、成就最高的时期.众多的诗人在浪漫的氛围中自由地创作,共同营造出震撼后世的“盛唐气象”。

材料三: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四:唐朝的繁盛吸引了当时世界各国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强大的国力、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全面的开放和广泛的交流使唐朝文明更加辉煌。

  1. (1) 材料一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式农具名称分别是?
  2. (2) 阅读材料二,指出盛唐时期的皇帝是谁?他统治前期被称为什么?从当时的国情和诗歌的繁荣中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3.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的史实。
  4. (4) 根据材料四,请写出唐朝时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的我国两位杰出高僧。
文明因互鉴而精彩。阅读材料,完成探究。

(文明互鉴)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9

(文明传播)

材料二:“中国的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培根《新工具论》

  1. (1) 结合图片和所学,分别说说图中人物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
  2. (2) 材料二中的“三种发明”是指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和示例,选择发明中的一例说明“这三种发明曾改变了整个世界”。

    (示例):活字印刷术由北宋毕昇发明。13世纪传入朝鲜等地区,后传到波斯、欧洲。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欧洲新思想的传播。

    说明:

  3. (3) (感悟文明)通过探究,你有何感想?
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实现的,正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说到唐朝外交,我们不自觉地就会跳出一个词:开放。对于开放,人们的印象往往是文化的输人,可是对唐代而言却是凭着开放,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唐文化圈。下列与唐文化圈形成无关的是(    )
A . 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B . 玄奘西行 C . 遣唐使、鉴真东渡 D . 新罗留学生来到长安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有(   )

①日本        ②新罗        ③天竺            ④东罗马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小敏要研究唐朝时中日交往的史实,可供她选择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遣唐使 C . 《大唐西城记》 D . 新罗的政治制度
比较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珍”铜钱,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 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 B . 日本铜钱由遣唐使带人日本并在日本流通 C . 日本铜钱是仿唐朝的铜钱铸造的 D . 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二首》

材料二: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三: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口述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 (1) 据材料一指出该诗人生活在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期?他被称誉为什么?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 (2) 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他被周边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3. (3) 举出一个唐朝中外交流典型事例。根据材料三,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唐文化的特点。
古代中国,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和中西贯通的特点,展示了博大开放、海纳百川与充满创新活力的时代精神。

材料二: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并设有“蕃市”“蕃学”,还先后在广州、杭州等地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

材料三:(1431年某人自述)自永乐三年(1405 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番国……大小凡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材料四:清朝乾隆皇帝在给英王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请回答: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两例。
  2. (2) 材料二中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以哪两个南方港口最著名?“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这种情况的出现得益于当时哪一技术发明的应用?
  3. (3) 材料三中的“某人”是指谁?他远航最远到达了哪个大洲?当时派他出使的永乐皇帝是谁?
  4. (4) 材料四中乾隆帝的话在清朝前期演化成什么对外政策?带来了什么危害?
  5. (5) 纵观古代中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文明相互交融、和谐共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中国,是世界文化的重心,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明代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奉命七下西洋。他先后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了文化,强化了交流。但因遵循“四夷朝贡到京,有物则偿,有贡则赏”的原则,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来维护重礼仪而轻利益的朝贡贸易体系为主要目的,费钱粮无数,仅维持28年便戛然而止,令后人唏嘘不已。

——改编自谢博等《郑和下西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

材料四:2013年10月,习.平出访东盟成员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并出席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在讲话中他首次提出与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沿线国家或地区共同发展。2012年中国同东盟双边贸易额达4000多亿美元,是10年前的6倍,争取到2020年实现双方贸易额1万亿美元的目标。

——改编自杨保筠《“海上丝绸之路”的21世纪新构想》

  1. (1) 列举材料一中“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把唐文化传播四方”的史实各一例。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
  2. (2) 材料二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请将上面知识卡片补充完整。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结果。
  4.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积极意义。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
A . 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 B . 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C . 求取佛教经义 D . 加强两国间的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