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 知识点题库

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

A . 《齐民要术》 B . 《农政全书》 C . 《本草纲目》 D . 《天工开物》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给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清朝“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是因为推行了(   )

A . 闭关锁国政策 B . 愚民政策 C . 八股取士 D . 文字狱

图6和图5相比,最大的变化是(   )

A . 加强了相权 B . 废丞相,权分六部 C . 整顿了吏治 D . 削弱了皇帝的权威
雪域高原的美丽风光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的视线,布达拉宫的庄严与神圣更令中外游客神往。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雪域高原,去解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1. (1) 藏族的祖先在唐朝时被称为什么?

  2. (2) 西藏正式称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辖是在元朝时期。当时,中央政府设置了什么机构管理西藏的军政事务?

  3. (3) 以“达赖”为首的少数藏独分子企图策划西藏独立,请列举两例清朝前期的相关史实批驳达赖集团的藏独言行。

  4. (4) 了解西藏的上述历史后,你有何感想?

英雄人物永载史册。

  1. (1) 明朝时期,奉命率军在东部沿海抗击日本海盗,捍卫了民族利益。

  2. (2)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指挥全舰官兵英勇杀敌,最后壮烈殉国。

  3. (3) 1959年,领导古巴人民推翻美国傀儡政权,取得了真正独立。

统一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特征之一。清朝为维护国家统一在新疆地区采取的重要举措是(    )

A . 平定大小金川叛乱 B . 设北庭都护府 C .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 多伦会盟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    )

①废丞相,设三司  ②设置厂卫制度  ③八股取士  ④设三省六部制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
清乾隆年间,加强对西北地区管辖的措施是(    )

A . 设置台湾府 B . 册封“班禅” C . 设置驻藏大臣 D . 设置伊犁将军
某历史教材一课中,有“废丞相”“设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三个子目。该课的课题应该是(    )

A .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 B . 明朝君主权力的加强 C . 清朝中央集权的强化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下图所示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郑和下西洋 B . 戚继光抗倭 C . 郑成功收复 D . 左宗棠收复新疆
如图是晚清沈蓉圃参照《京腔十三绝》,挑选了同治、光绪年间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十三位演员,绘制的一幅名伶彩色剧装写真画。此图内容反映的“国粹”艺术是(   )

A . 元曲 B . 昆曲 C . 杂剧 D . 京剧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实行分封制

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

汉武帝的“大一统”

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C

科举制的完善

是君主集权强化唯一原因

D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A . A B . B C . C D . D
穿越时空隧道,生活在宋代的你刚刚结束科举考试,与三五朋友相约来到汴京中最大的娱乐场所瓦舍,观看说唱和歌舞,你不能听到的英雄人物故事是(    )
A . 杨家将 B . 岳飞 C . 韩世忠 D . 戚继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踏着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瓷器茶叶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耿着皮毛、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永远镌刘在人类张文明的史册上。

材料二:唐朝杨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历经磨难,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材料三: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家,郑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

材料四  马夏尔尼是英国18世纪政治家、杰出的外交家。1793年,他以庆贺乾隆入十寿展为名出使中国,建议乾隆皇帝对西方实行商业开放政策。乾隆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交流。

  1. (1) 根据材料一中图片及文字,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2点即可)

    信息点一:

    信息点二:

  2. (2) 材料二中提到的“高僧”是谁?
  3. (3) 材料三中,“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对外交往有何贡献?
  4. (4) 材料四中乾隆皇帝的态度体现出清朝何种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带来的危害是什么?新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是在哪次会议之后?
1763年2月12日,大雪纷飞的除夕夜,在邻家阵阵的喜庆爆竹声中,清朝一位文学巨匠凄然辞世。当时的一位诗人曾赋诗哭之:“传神文笔足千秋,不是情人不泪流。可恨同时不相识,几回掩卷哭曹侯!”请判断,这位辞世的文学家是(    )
A . 罗贯中 B . 曹植 C . 曹操 D . 曹雪芹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错误的填“X”,并加以改正。
  1. (1) 隋文帝时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扩大了统治基础。(   )

    改正:

  2. (2) 唐玄宗统治前期。励精图治,政绩卓著,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贞观之治”。(   )

    改正:

  3. (3) 北宋时期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改正:

  4. (4) 1662年,郑成功从葡萄牙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  )

    改正:

下列历史事件与“戚继光抗倭”性质相同的是(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    ②雅克萨之战    ③岳飞抗金    ④文天祥抗元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④
明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其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 《本草纲目》 B . 《水经注》 C . 《农政全书》 D . 《天工开物》
假如你生活在明朝,可能经历的是(    )

①跟随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    ②闲暇时阅读《红楼梦》

③早餐煮玉米和甘薯吃    ④在北京的戏楼里观赏京剧演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号令明兮赏罚信,赴水火兮敢迟留?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戚少保年谱耆编》)由此可见戚继光抗倭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军纪严明 B . 皇帝支持 C . 军事装备先进 D . 戚继光淡泊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