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圆明园 知识点题库

对下面年代尺上提供的时间,解读准确的是(  )

A . 1842年,中英之间爆发鸦片战争 B . 1901年,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1901年,中国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D . 1895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察如图图片,回答问题。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1. (1) 图一代表的是哪场战争?反映了哪个条约签定的情景?该条约的签定使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图二反映是哪场战争中帝国主义的什么罪行?

  3. (3) 图三与哪个条约有关?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图三的理解。

  4. (4) 图四反映的是日本发动的哪次侵华战争?这一战争后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1861年的某一天,法国军人巴特雷写信给雨果,炫耀“这次远征(中国的)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雨果回信谴责“这次远征”是“发生了一场偷盗,作案者是两个强盗。”巴特雷和雨果往来信件中讨论的事件是(    )

A .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B . 沙俄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 八国联军再次洗劫圆明园
除了文献资料之外,获取历史的途径还有很多,只要你用心,处处都能捕捉到历史的痕迹。请依据提示,探究历史。

【板块一:实物图片中的历史】

【板块二:漫画中的历史】

【板块三:诗歌中的历史】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图一景象变为图二景象的原因是什么?

  2. (2) 两幅漫画分别和哪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如图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

  3. (3) 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哪次战役?“天翻地覆”指的是又是什么?

  4. (4) 三个板块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历程,请你用最简洁的词句概括三个阶段的主题或特点。

下列近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②张謇提出“实业救国” ③洋务运动开始 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③④①② D . ②①③④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 近代中国大门被打开 B .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 . 洋务运动破产 D .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2011年夏天,失而复得的国宝——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下图)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这四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与哪场战争有关(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大汉同学在假期里观看了以下五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末代皇帝》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①②④⑤③ D . ③④⑤①②
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 .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 .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 . 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 . 英德联军 B . 德法联军 C . 英法联军 D . 美俄联军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两天发生在圆明园的景象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
A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史实 B . 甲午中日战争的史实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史实 D . 抗日战争的史实
有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右图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

A . 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 . 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 . 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D .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    ②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火烧圆明园    ④签订《辛丑条约》    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A . ①③⑤②④ B . ①②⑤③④ C . ①③②⑤④ D . ①③②④⑤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圆明园)。……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   )
A .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 B . 英国和日本 C . 英国和法国 D . 美国和日本
以下两幅图片用于研究性学习,与之最契合的主题是(   )

           

 瑞典“中国宫”(1753年建成)  圆明园海晏堂(1786年雕版图)

A . 清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B . 八国联军的侵华罪行 C . 西欧历史上的“中国热” D . 清代建筑风格的全盘西化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皇家园林付之一炬,文物损失不计其数。但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的具体时间,中外记录存在差异。关于1860年10月6日晚圆明园的各方回忆如下表所示:

总管内务府大臣宝鋆

当晚正在北京城内办理事务,“遥见西北火光冲天”,不胜惊骇,遂认为园内殿座数处,已于6日晚遭火烧

学者李慈铭(居住北京城内)

当日日记中记载“夷人烧圆明园,夜光达日烛天”。

法军将领蒙托邦

晚上七点左右行军至圆明园,为防止清军埋伏,命令在圆明园前院宿营,没有深入圆明园。

英军将领格兰特

英军步兵向圆明园行军途中迷路,夜宿喇嘛庙,彻夜燃起火,并向附近土堆发射炮弹,以便于与联军取得联系。

据此可知,关于火烧圆明园事件的记载(    )

A . 个人主观回忆都不具有史料价值 B . 中国人的记录更加接近历史真实 C . 中外历史史料之间可以相互印证 D . 确定历史细节仍需挖掘相关史料
中国的近代化在起步阶段,从器物和教育等层次推进,下列各项不属于这些层次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享利·高第所指的事件发生在(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有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官。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这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 C . “亚罗号事件” D . “马神甫事件”
刚刚热播的历史大剧《台湾•1895》,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让观众倍感荒唐的原因是(   )
A . 圆明园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烧毁 B .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C . 甲午战败后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 D .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第二次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