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的意义 知识点题库

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
A . “大跃进”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改革中成为消灭对象的是(    )
A . 地主阶级 B . 资产阶级 C . 贫农 D . 雇农
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经济上废除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
A . 抗美援朝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建国初我国通过哪一事件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
A . 抗美援朝战争 B . 土地改革 C . 解放战争 D . 中共七大召开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    )
A . 为了民主改革创造条件 B . 为了个体农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C .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D . 为了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1) 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
  2. (2) 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 (3) 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4. (4) 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该法令的实施(   )
A . 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热情 B .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度 C . 推动了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D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土地改革后,全国翻身的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盐碱地改变为良田……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
A .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 改变中国工业落后面貌 D . 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下图梳理了新中国以来围绕农民土地问题进行的四次调整。①和②应填写的是(    )

图片_x0020_1028619844

A . 大跃进运动解放生产力 B . 土地改革解放生产力 C . 土地改革束缚生产力 D . 大跃进运动束缚生产力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 (1)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3. (3)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热播历史正剧《觉醒年代》最后一集中李大钊问陈独秀你为什么要建这个政党,陈独秀悲恸的说我为了他们能像人一样的活着,拥有人的权力、人的快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下列哪部法律文献,使得农民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有了自己的快乐(   )
A .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土地问题决议案》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阅读"新中国农村发展三部曲"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翻身]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田地的农民欢天喜地,纷纷表示:“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路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

[致富]材料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休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化势,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奔小康]材料三:过去的一年,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极不平凡,在以习.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摘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

  1. (1) 材料一中农民"分了地,出了气,见了天"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指出材料二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旱进行尝试的地方。
  2. (2)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历程,并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我国农村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4. (4) 通过探究“新中国农村发展三部曲"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有何感悟和认识。
战国时期各国实行变法,其中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通过改革确立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后来使地主土地所有制彻底废除的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新中国成立 C . 土地改革 D . 三大改造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据此分析,土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 消灭土地私有制度 B . 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 C .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 D . 解放农村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不断进行经济建设的探索,逐步推动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衣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四:许多工厂、农村、学校、机关建起小高炉炼铁、炼钢,毁掉不少山林,也影响其他行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在农业上,对粮食产量估计严重浮夸,各地的粮食亩产量,竞相"放卫星",有的地方竟然虚报亩产"万斤",甚至"十万斤"。有的报上还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哪一重要措施?该措施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对哪一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改造过程中的哪一做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3. (3) 从材料三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那一发展规划?这一规划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4. (4) 材料四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的什么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答错一点即可得1分)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对联中两个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
A . 发生在三大改造时期 B . 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 C .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 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材料最适宜评述土地改革的(    )
A .   背景 B . 时间 C . 过程 D . 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

材料三

1964年,袁隆平开始进行水稻杂交研究。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优势杂交水稻。后来,他又突破制种技术难点,研究出一套籼型杂交水稻生产技术,使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从亩产700千克到1149千克,超级杂交水稻高产攻关不断取得突破。1976年以来,杂交水稻在全国累计推广面积约85亿亩,增产稻谷8500亿千克。

材料四

1978年底,一直靠吃政府救济粮过活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把土地包干到户。虽然土地、人没有变化,但产生了惊人的效果;1979年,小岗村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6.65万千克,相当于1966年至1970年产量的总和。

1982年1月1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此后,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和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国粮食总产量因此由1978年的 

3047.65亿千克增加到1984年的4073.05亿千克。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土地改革”的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中说这次“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 (2) 材料二中“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指出引导农民走这样一条路的目的。
  3. (3) 据材料三、四,归纳在粮食生产问题上农业科学家、农民、党和政府各采取的方案。这些方案取得的(成效是什么?
如图这幅图片是土地改革时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把土地分给农民自己、下列叙述不符合情况的是(    )

A . 根本目的是改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 B . 改革主要在广大的新解放区进行 C . 地主成为了一无所有的阶级, D . 1952年底,除部分地区外,大陆基本完成上地改革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始终奉行“人民至上”,在民生实践上进行不留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

——摘自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末,从农村到城市,从国内到国外,“变革”成为经济主旋律,1978年,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将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承包给农民,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这样使农民取得了生产自主权和产品支配权,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变革"中告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三: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份子、脱赏、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习.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讲话

请回答

  1. (1) 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新中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极不合理”的什么土地制度?土地改革的完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积极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率先实行“包干到户”的“18户农民”来自那个农村地区?这场“变革”在农村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此制度的推行对经济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3. (3) 对材料三最正确的理解应是(    )(单选)
    A . 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党和政府一直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B . 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巩固了祖国统一
  4. (4) 材料三“宁夏”等西部或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可以从20世纪末以来党和政府的哪些措施中,受益(    )(双选)

    ①西部大开发    ②兴边富民行动    ③赎买政策

  5. (5) 从建国以来党和政府的民生实践中,可以获得哪些经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