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私合营 知识点题库

“1955年,……孙荣光入资参股,‘荣光’成为国营照相馆,并被一分为二。其中一间被孙荣光的儿子继承,经历过几次搬迁后,成了现今坐落于下街子的永川照相馆。”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包括(    )

①孙荣光的照相馆被没收           ②该照相馆走过“公私合营”的道路

③这是走合作化道路的典型表现     ④它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表格中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
1953-1958年中国的粮食产量表(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粮食总产量

166.83

169.52

183.94

192.75

195.05

197.65

A . 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开展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 “大跃进”的掀起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绸布店(见下图),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 . 成立合作社 B . 赎买政策 C . 无偿没收 D . 政企分开
“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是史无前例的第一次。”这种和平的方法是指(    )
A . 赎买政策 B . 无偿没收 C . 实行股份制 D . 廉价收购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开业。至今已有300多年,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潮流,实行(  )
A . 公私合营 B . 中外合资 C . 承包经营 D . 国企改革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其中,对农业、手工业改造与对私营工商业改造的途径有何不同?简述三大改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纺织大王”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 .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 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 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被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商业的轨道。”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 手工业合作化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身边的小历史,往往透露着大的时代背景。1954年,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后,同仁堂在生产、销售规模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发展。这里的“历史潮流”是 (   )
A . 实现工业化 B . 社会主义改造 C . 巩固人民政权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同仁堂是我国有着300多年历史的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它走的道路是(   )
A .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 实行公私合营 C . 由国家没收管理 D . 由国家赎买接手
苏州雷允上诵芬堂药店是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雷允上诵芬堂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实行(    )
A . 承包经营 B . 公私合营 C . 中外合资 D . 国企改革
“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其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地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史实是(    )
A . “大跃进” B .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 手工业合作化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
A .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 公私合营 C . 全部没收 D . 全部私有
与“农业、手工业合作化”“公私合营”“赎买政策”等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6年1月的《诗讯》上刊登了上海市工商联主任盛丕华的一首诗:“二千代表遂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诗中描绘的史实是(    )
A .   土地改革完成 B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 大跃进运动开展
“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团结和改造的政策”指的是(    )
A . 无偿没收 B . 廉价收购 C . 实行股份制 D . 和平赎买政策
以下是新中国不同时期国民经济成分比例示意图,形成1956年国民经济比例的主要原因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 . 一五计划的进行
下图所示为江苏省南京市某企业的一张票据,与此票据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江苏省南京市公私合营酱园业股票

A . 土地改革 B . 一五计划 C . 三大改造 D . 改革开放
在实践中前行,在反思中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私营工商业中也有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而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甚至采取种种不法手段,严重扰乱经济秩序,人民政府不得不同其进行了多次斗争。

——人教版《中国历史》8年级下册

材料二: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材料三: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新加坡《联合早报》

材料四: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严峻国情……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艰辛探索,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论十大关系》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理论成果……使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摘编自霍豫《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特征和启示》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在第一阶段中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举例说明在第二个阶段“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重大举措是什么?
  4. (4) 根据材料四,归纳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中所取得的成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