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的外交成就 知识点题库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请用新中国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说明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外交家”。(写出一条即可)

以下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 是中国政府首先提出的 B . 是印度尼西亚、印度两国政府共同提出的 C . 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D . 它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   分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请回答:

  1. (1) 材料一中“唯一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相互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举出两例)

  3. (3) 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有关各国中每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有了保证,这些国家就能和平共处并相互友好。

——1954年6月《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三: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材料四: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政策。
  2. (2)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中印两国总理所提的是哪一原则?它的提出有何积极影响?
  3. (3) 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4. (4) 请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的选项是(    )
A .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 . 独立自主 C . 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 D . 平等互利
情境分析:分析下列情境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情境一:1902年2月3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此前两天慈禧太后接见各国驻京公使的情况:太后进屋一把抓住康格夫人(美国公使夫人)的手,说进攻使馆区是一个错误,这是一个沉痛教 训,大清国从今以后会成为外国人的朋友……

  1. (1) 分析:该情境发生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密切相关?它对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情境中 ”成为外国人的朋友”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2. (2) 分析:情境中“中国人来了”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之后发生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上述两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
2019年3月,习.平应邀出访意大利、摩纳哥、法国三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获得了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的赞同,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次提出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    )
A . 毛.泽东 B . 刘少奇 C . 周恩来 D . 邓.小平
中国加入WTO倒逼了传统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革,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挂牌上市,完善了公司治理结构。这主要说明对外开放(    )
A . 使我国企业平均主义严重 B . 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 C . 推动了国企的进一步改革 D . 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
如图是1949年﹣1999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其中1972年建交高峰出现的原因是(    )

A . 万隆会议的召开 B . 三大改造的完成 C .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 经济特区的创立
1955年,周恩来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

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智慧。下列属于20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有(   )

①中美正式建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④ D . ②③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0世纪7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就座了于她的席位”,成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主要动力。“就座了属于她的席位”指中国(   )
A . 重返联合国 B .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C . 创办上海合作组织 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获得独立,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外交成就硕果累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5月21日,李克强在新德里发表演讲表示:分歧和波折影响不了中印关系湛蓝的天空,天空中的几朵云彩,遮不住中印友好的灿烂阳光。

材料二  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十月二十五日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立即驱逐蒋介石集团的提案。美帝国主义长期剥夺我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政策和企图在联合国内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宣告彻底破产。多年以来,许多友好国家一直为恢复我国在联合国中合法权利进行不懈的努力,这次联大表决的结果,

反映了各国人民要求同中国人民友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这一历史潮流。

——摘编自《人民日报》社论《历史潮流不可抗拒》

材料三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材料四  1985年,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重要论断。根据这一战略判断,改革开放后,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以更积极更活跃的形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为驱走“云彩”而做了怎样的努力?
  2. (2) 材料二中美国的“阴谋”彻底破产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3. (3) 根据材料三,为什么“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 (4) 结合材料四,请列举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成就两例。
  5. (5) 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构建和谐世界,当今国与国之间应如何相处?
读题18表,符合1970—1979年中国外交状况的结论是(    )
1949-1979年与中国建交国家各阶段统计表
年份 亚洲 非洲 欧洲 美洲 小计
1949-1959年 14 5 13 0 32
1960-1969年 1 14 1 1 17
1970-1979年 12 22 15 13 62
A . 中国对外关系出现新局面 B . “求同存异”外交方针正式提出 C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 . 新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
1972年中日双方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声明表明(    )
A .   日本支持中国实现现代化 B . 中日结束战争状态 C . 日本成为中国的坚固盟友 D . 中日关系正常化
“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的是。被称为最可爱的人的是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两弹元勋”是

青蒿素

习.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认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这一理念与下列哪一项外交思想相吻合(    )
A . 独立自主 B . 另起炉灶 C . 一边倒 D . 求同存异
1971年11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这表明(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③中国与日本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③④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表明(   ) 
A . 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 中国不支持美国,也不支持苏联 C .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D . 中美大国关系已经没有任何障碍
1985年,中国政府派出大型参观团参加日本世博会,希望增进与各国的科技交流和合作,以提高中国的科学技术能力。这说明(    )
A .   中国坚持求同存异方针 B . 中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 C . 中日两国经贸联系加强 D . 中国主动加强对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