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通讯的发展 知识点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  
2、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  
3、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4、城市道路建设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5、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二)通信事业的发展  
1、电信事业:  ①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②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2、互联网: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  
3、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交通、通讯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

①20世纪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②人们用粮票、布票购物

③人们上网聊天、网上购物

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
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中国的“新四大发明”: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新事物的出现说明(    )
A . “一带一路”改变了人们生活 B . 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变化 C . 科技创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 D . 外国青年羡慕中国人生活方式
下面的图示反映了(    )

A . 城市交通堵塞问题 B . 人们生活方式变化 C .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D . 就业渠道拓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已经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而且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化从无到有的问题,使中国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

材料二:

材料三:新中国的发展,在很多领域也影响着世界的发展,在经济领域,今天,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还有在外交、科技……等领域我们都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力。

  1. (1) 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成就。并结合所学说明建国初期促进工业化的举措。
  2. (2) 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还取得了哪些方面的进步?这些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3. (3) 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简要举例说明,中国科技领域和外交领域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力。
“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 . 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 . 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 C . 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 . 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冰箱、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手机、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材料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此后又成功培育出“超级杂交水稻”;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增产粮食40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000多亿元。袁隆平曾针对全球性粮食危机问题这样说过:“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中图1和图2的内容,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图1和图2反映的现象分别是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发生的?
  2. (2) 根据材料二,联系你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科技进步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3. (3) 材料三中的袁隆平获得了什么称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人民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原因。
  4. (4)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请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21

材料二:1978-2017 年农村发展情况表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1397 133.6
1990年 7662.1 686.3
2000年 24915.8 2253.4
2017年 109331.7 13432.4

材料三:以下是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年人均食品购买量统计表(单位:千克)

时间 粮食 猪肉 家禽 鲜瓜果 鲜奶
1978年 182.70 15.97 1.01 18.51 8.58
1998年 82.28 30.10 9.46 67.19 16.92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但质量差, 而且其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1. (1) 上述三幅图片反映了我国建国以来哪一社会生活领域的变化。
  2. (2) 比较图二和图三,人们的穿着打扮有什么差异。
  3. (3) 仔细阅读图表数据,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4. (4) 依据图表,归纳90年代以来北京市城镇居民饮食结构有何特点?
  5. (5) 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6. (6) 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原因。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的交通设施。阅读下列有关铁路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已经有人开始修建“铁路”来运输货物。那时的路轨是木制的,车厢是由马匹拉动的。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拖着车厢载着450名乘客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1830年以后,英国掀起投资建设铁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国建成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人民教育版社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1881年,唐山到胥各庄修建一条9公里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形成闻名一时的“利权争夺战”。这十余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呈现高潮的年份,共修筑8900余公里,列强直接投资和通过货款控制的铁路占上述总里程的85%。清政府在此形势下着手修建了京张铁路。

——摘编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材料三: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四:高铁肇始于日本、发展于欧洲、格局大变于中国,中国的高铁产业和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国家领导人多次在国际场合推销中国高铁,“高铁外交”席卷全球。

——摘编自《凤凰读书》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近代交通运输在动力方面的变化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或条件)。概括1825—1851年英国铁路发展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的原因。面对列强的侵略,唐胥铁路、京张铁路的修建有什么积极意义?
  3. (3) 从材料三示意图中可知,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铁路交通建设的重点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
  4. (4) 结合材料三、四,指出新中国建立后在铁路建设方面主要有哪些变化。
下图是漫画《三代人赶集》,从漫画中我们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 . 我国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B . 互联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C . 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D . 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下列能够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城乡人民生活发生巨变的有(    )

①自驾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②轻松惬意地上网淘宝、购物

③“低碳”和“环保”的生活方式成为时尚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①③ D . ②③
截止2010年底,我国交通领域中,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二位的是(    )
A . 中国民航 B . 中国铁路 C . 高速公路 D . 城市轨道
根据河南省十四五及2035年远期规划,驻马店市未来将建成“六纵八横”高速网,我们汝南县将拥有三条高速,分别是新阳高速(已建成)、安罗高速(在建)、确山至阜南高速(规划新建)。在我国“公路网”、“民航大国”、“高铁”、“轨道交通”等词语的出现,反映了(    )

①我国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②我国交通发展落后

③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④人们出行方式多样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20世界90年代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租车和私家车越来越多,交通堵

塞成为城市一大难题,解决城市交通堵塞问题的根本出路是(    )

A . 实行“公交优先” B . 加强交通管理 C . 减少汽车数量 D . 发展道路、地铁等硬件设施
如图,旅游时拍个照片发个朋友圈,购物付款时扫一扫二维码,目前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便捷的交流方式源于(   )

A . 航天技术的进步 B . 网络技术的发展   C .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 . 生物技术的突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21世纪中国的“新四大发明”,见下图。

  1. (1) 从材料一我们可以直接获得哪些信息?
  2.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在哪些方面?
  3. (3) 以上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步骤

成立调查小组

调查活动要求全体同学参与,以 为单位进行

确定调查主题

以自己有切身体会、感受的问题为选题,结合具备的展开调查研究。如:我所居住地方的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家所在街巷的变化等

确定调查形式

调查形式根据调查内容确定。过去发生的事物,主要采用、阅读相关书籍、走访相关单位、访谈亲历人物、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当前发生的事物主要采用、搜集网络信息、相关人群座谈、搜集实物资料等形式

确定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可以是,如家长、老师、邻居等;也可以是某个或单位,如居委会、派出所、工厂、学校、档案馆等

设计调查问卷

根据需要在老师指导下设计问卷并印制装订,一般应在30份以上

进行人员分

根据任务需要对组员进行,明确每人承担的责任

制订实施计划

组长领导组员根据任务需要和时间安排,讨论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调查活动计划

2022年4月,疫情导致我们无法正常到校学习,学校为了不耽误我们的学习启动了线上教学,保证了我们“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反映了我国互联网普及率高和发达的应用技术。材料主要表达的是(    )
A .   疫情让我们生活艰难 B .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C . 信息时代教育的迅速发展 D . 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
现代城市街头各种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上门送餐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B . 城市生活方式受互联网影响 C . 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发展 D . 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
承载历史的载体多种多样,共同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 (1) 【歌曲】反映时代变迁。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解读下列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独立自由是我们的理想:我们战胜了多少苦难,才得到今天的解放……

    ——《歌唱祖国》(1951年)

    太阳响霞光万丈,雄鹰啊展翅飞翔。

    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高原春光无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

    雪山有闪银光,雅鲁藏布江翻波浪。

    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驱散乌云见太阳,幸福的歌声传四方。

    ——《翻身农奴把歌唱》(1965年)

  2. (2) 【照片】定格历史瞬间。根据照片所示信息,对比两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何异同,并指出中国共.产.党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

  3. (3) 【建筑】见证社会发展。比较如下两座桥梁,指出其发展变化,并分别分析两座大桥建成开通在当时的影响。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长江水道之上,由桥梁专家茅以升、李文照等设计,苏联专家指导建造。

    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B . 截至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 C . 私家汽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D . 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