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题库

经济近代化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材料一:17、18世纪农业进步,首先表现在结构性的变化上:如果说中世纪是庄园制,16世纪前后是小块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租地农场的混合体,那么18世纪则主要是资本主义租地农场制。与此同时,曾为英国乡村主体的自耕农队伍,到18世纪急剧减少。这种结构性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因为基本的生产单位已经不是农户,而是资本主义农场。

——摘编自侯建新《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生产与消费再评析》

材料二:英国工业革命兴起于棉纺织业,其中许多发明都出自于一些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的工匠之手。织工兼机械工凯伊发明了织布用的飞梭,使织布速度提高一倍;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能提高数倍效率的珍妮纺纱机。手工工场内细致的劳动分工,每个人专门从事一种简单的机械工作,使工匠的劳动获得技术上和操作上的日益完善和熟练,这为他们发明和使用机器奠定了基础。

——据孙守春、关连芳、张淑芳《科技史概论》

材料三:工业革命与世界工厂的变迁

——摘自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

材料四:1932年是美国大萧条时期最残酷的一年,作为重工业关键链条的钢铁工业,开工率只有19.1%,全国劳动力有1/3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极为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中。危机时刻,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总统,他一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利用国家干预手段,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为美国经济复苏、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选自《话说世界历史》

材料五:二战后,西方社会流行着福利国家的思想。他们认为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为了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福利国家发展起来。

——摘编自《教学参考》

  1. (1) 依据材料一,说出18世纪英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
  2. (2) 依据材料二,谈谈手工工场对英国的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作用?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世界工厂”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首先成为“世界工厂”的前提。
  4. (4) 依据材料四,说出“新的发展道路”的特征是什么?
  5. (5) 依据材料五,概括福利国家制度在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6. (6) 综合以上材料,从经济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中得出什么样的启示?
“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 . 基督教的传播 B . 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新航路的开辟 D . 工厂制度的确立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经济组织形式也不相同。9世纪和14世纪,逐渐在西欧流行开来的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分别是(    )
A . 庄园、土地私有 B . 国家授田、手工工场 C . 庄园、租地农场 D . 国家授田、租地农场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
A . 租地农场主与土地所有者一起瓜分剩余价值,共同剥削雇佣工人 B . 租地农民在竞争中往往被资本主义大农场所排挤 C . 租地农场主是在封建瓦解过程中逐渐产生的 D . 租地农场主的经济力量比较单薄
引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历漫长。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庄园的兴起,城市的壮大、思想的解放,新时代的号角逐渐吹响。

【庄园往事】

材料一:“庄园领地上有农田、牧场、森林和水源,其设施除了领主住宅与农奴房舍之外,通常还有教堂、面包坊、铁匠作坊等。庄园内最肥沃的田地由农奴定期无偿耕作,收成全部归领主,剩下的地是农奴的生活来源。农奴还需上缴家禽、鸡蛋、肉等实物地租,向领主交纳人头税、结婚税等货币地租,并不定期为领主服兵役和筑路、建房等劳役,这些属于劳役地租。有时为了调整庄园内部关系,还设立了庄园法庭。”

材料二:“(庄园衰落后)...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马克思

【城市之光】

材料三:“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后,对西欧社会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历史作用。中世纪城市孕育了新的经济关系,无论是西北欧佛兰德尔的毛纺业城市,还是当时较为落后的英国城市,l4和l5世纪手工业中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城市工商业者逐渐集结成市民阶级,他们作为享有自由权利的经济活动者,最终成长为能与封建势力抗衡的强大政治力量。中世纪城市市民政治的发展,促进了新的社会观念和政治法律精神的形成,成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和政体形式的制度源流。在城市工商业基础上形成的商品货币关系向农村渗透,劳役地租折算为货币地租,农奴用金钱赎取人身自由,导致农奴制和庄园制的崩溃。”

--摘编自刘景华《走向重商时代--社会转折中的西欧商人与城市》

材料四:“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因而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出现了,租地农场出现了,资本主义从冰封千年的封建土壤中露出了新芽。资本主义的兴起给西欧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迎来了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西欧开始了脱胎换骨的社会性质变化。”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人的力量】

材料五:“西欧中世纪晚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本原因,中世纪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也奠定了文艺复兴的基础。意大利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丰厚,又从东方汲取了大量文化养料,还聚集了一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他们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坚力量。”

﹣﹣  《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 (1) 从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以看出,西欧庄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回答,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具体的生产方式是怎样的?

    农业工人处于怎样的地位?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
  4. (4) 材料四中“集中的手工工场”的形成标志着在手工业行业出现了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

    ?它所说的“脱胎换骨的社会性质变化”又是指什么?

  5. (5) 根据材料五归纳出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6. (6) 通过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你认为欧洲社会的发展可以给我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怎样有益的启示呢?
马克思说:“租地农场主成为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支配者,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这主要反映了(   )
A . 封建地主的地位得到提升 B .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C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 D . 庄园制度的形成
13、 14世纪,西欧出现了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这些现象说明西欧(    )
A .    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B . 确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C . 封建庄园制完全瓦解 D . 农民转化为资产阶级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 . 新兴城市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 . 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 .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14世纪中叶以后,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雇用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从生产经营角度看,租地农场与以前的庄园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A .   使用农奴生产,产品自给自足 B . 农奴向领主提供劳役 C . 雇用劳动力,产品推向市场 D . 佃户义务耕种“自营地”
下图是《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目录。根据图片判断该单元的主题是(   )

图片_x0020_1

A . 资本主义制度的奠基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D . 资本主义制度的调整完善
14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 . 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 . 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C . 城市自治司法独立 D . 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包括(    )

①租地农场建立,采用新的生产方式,产品推向市场

②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③富裕农民、骑士、乡绅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④城市居民有的成为官员,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④
下列哪一事件最能体现近代早期西欧社会经济的变化(    )
A . 西欧等级制度的形成 B . 西欧城市的兴起 C . 基督教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中古时期是人类文明史的承前启后时期。当笼罩着它的神秘纱幕逐渐从欧洲飘散,一个新的世界即将来临。
  1. (1) 11世纪开始,西欧农民逐渐涌入城市。这一现象引起了西欧社会的哪些变化?
  2. (2) 14世纪拜占庭帝国灭亡前夕,一些贵族逃往南欧、西欧,携带的古希腊罗马珍贵典籍为哪场思想解放运动准备了条件?请列举这场运动的一位代表人物。
  3. (3) 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派遣开始远航,他到达了哪里?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向哪里转移?
  4. (4) 综合以上,你认为推动世界历史翻开新篇章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3、14世纪,欧洲农村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改变。租地农场出现,富裕农民成为农村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城市中,随着手工工场规模的扩大,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市民阶层),享有新的契约关系赋予的权利,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

材料二:人文主义思想对西欧人向海外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人文主义者讴歌现世生活,相信人的力量,认为人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创造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实质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个人进取精神,是海外冒险事业的一种思想动力。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13、14世纪以来,欧洲的农村和城市在生产经营方式和社会结构方面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欧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
  3. (3) 综合上述探究,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的是(    )
A . 农民 B . 工人 C . 佃农 D . 商人
  1649年,在英国贵族巴洛的领地上,10名租地农场主租用了领地的42%,所交地租占总额的67%另外58%的土地由46名农民耕种,所纳贡赋仅为地租总收入的29%在这种情况下,领主们圈占农民土地而后出租就不足为奇了。材料反映了(    )
A . 租地农场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突出 B . 农民在庄园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C . 封建领主们完全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D . 市民阶层成为西欧城市的中坚力量
下图所示是欧洲13世纪生产关系出现的新现象。它说明(    ) 

 

A . 租地农场的出现 B . 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 C . 工业革命的兴起 D . 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农民通过圈地运动初步确立了私人土地产权,激发了生产积极性,导致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转变为资本主义农场,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为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创造了重要前提。”该材料说明“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重要前提”是(    )
A . 领主直接参与生产管理 B . 租地农场的出现 C . 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D . 农民确立私人土地产权
重温西欧封建文明。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欧洲人称之为“中世纪”。

材料二 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庄园制度逐渐衰落和瓦解,出现了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租地农场。马克思说: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剩余劳动力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

材料三 中世纪中期,西欧由垦殖运动开始的生产力发展,引起了连锁反应。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而手工业者脱离农村后,城乡交流的需求增加,推动商业的发展。手工业者和商人建立手工工场,雇佣工人,形成新的生产关系。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即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简单协作没有改变手工业的劳动工具和操作方法,仅是在统一资本家指挥下协同劳动,工场手工业是资本主义生产,它是手工业生产向资本主义工厂大工业过渡的准备阶段。

  1. (1) 西欧主要国家的历史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2. (2)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盛行一时的是哪种经济组织形式?
  3. (3) 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城市居民为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而采取的常用手段是什么?
  4. (4) 11世纪哪一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5. (5)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指出租地农场是如何出现的。租地农场主和农业工人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6. (6) 集中的手工工场里,雇主和工人之间形成的是哪种关系?
  7. (7) 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这两种生产组织方式都具有哪种生产关系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