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知识点题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穿越时空,透过历史,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在欧洲东方矗立着一个巨人的身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夜之间,这个曾经伟岸的巨人倒下了,请问:材料中的一夜发生在下面的哪一个时间之中?( )
A . 1989年 B . 1991年 C . 1922年 D . 1936年
下列苏联领导人中,先后把经济和政治作为改革重点,并最终导致国家解体的是(  )


A . 斯大林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在东欧剧变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但有一个国家却在这次剧变中的得到了统一,它是(   )

A . 苏联  B . 匈牙利  C . 德国  D . 英国
历史时空:世界不是孤立的,伴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冲突与对抗,交流与合作改变着人类生活和世界格局。请根据图文信息填写有关史实。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面临的 局面,首先把 作为重点,但没有取得成果。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把改革的重点转到 。此后,苏联的 发生急剧变化,主要表现为 ,国家权力分散。

历史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常有危机伴随。
【绝处逢生】
19世纪中期的日本、美国和俄国都出现了社会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顺利度过了危机,走上富强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佩里舰队到达日本材料二材料三
美国南方种植园主希望在西部新州使用黑人奴隶,而北方工厂主希望实行自由雇佣劳动制度。双方的矛盾不断升级,终于到了不用战争手段不能解决的程度。经过4年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表彰这位农奴解放者的功劳。”
——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

 
 
【险象环生】
材料四

 
【浴火重生】
材料五
20世纪80年代,苏联出现了“面包荒”“肥皂荒”“香烟荒”和“药品荒”,人们抢购成风,通货膨胀严重,群众极为不满。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并没有力挽狂澜,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自克里姆林宫的上空降下。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六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日本面临危机所采取的应对措施

  2. (2) 为什么说材料二中的战争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3) 材料三中的“农奴解放者”最终使俄国历史发生了怎样的根本性转变?

  4. (4) 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世界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形势?图片一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一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5. (5) 依据材料五指出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造成的直接后果。

  6. (6) 材料六中“不平衡的跷跷板”反映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

学以致用,合作探究。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诞生于一战期间,解体于20世纪末。70多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她的荣辱兴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苏联建立和解体时的领导人分别是谁?
(2)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没能使苏联走出困境,最终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3)从苏联的荣辱兴衰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00多年前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正是那两个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酿成了世界大战。

材料二: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1991年12月25日19点38分,印有镰刀锤子的红旗从克里姆林宫楼顶徐徐地、却是永久地降下。它从事实上宣告一个时代就此终结了。——《大国崛起》

材料四:国家主席习.平2014年3月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期间在海牙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时强调,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美正在合作、需要合作和能够合作的领域更加广阔。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始终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1. (1)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 (2) 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

  3. (3) 材料三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此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怎样发展趋势?

  4. (4) 你认为材料四中习.平所说的“新型大国关系”应该怎样构建才有利于世界和平发展?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史实

结论

A

元朝设宣政院

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版图

B

辛亥革命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C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率先完成的国家对外争夺市场

世界开始出现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D

苏联解体,欧盟的出现

世界呈现多极化的政治格局

  1. (1) 上述A-D四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2. (2) 理由分析(只分析你所选之项)

历史证明,科技与经济的创新和杰出的人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1. (1)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是谁?为埃及赢得真正独立的英雄人物是谁?带领古巴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谁?

  2. (2)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改革不当也会导致国家发生剧烈变化,请举例说明。

  3. (3) 两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都经历了“繁荣──危机──调整”,其中一战后的“繁荣”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面对二战后的危机,各国适时调整经济政策,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了什么政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什么时代?其特征是什么?

  4. (4) 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70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共同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5. (5) 从日本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值得中国借鉴的是什么?

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    

A . 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 . 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 . 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 . 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实质是(    )

A . 国家名称的改变 B . 社会制度的改变 C . 经济体制的变化 D . 两极格局的结束
二战后出现的冷战局面,历时半个世纪之久,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

——《冷战风云》

材料二:冷战开始后,柏林成为东西方对峙的前沿。1961年,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的边界修筑起一条长达一百多千米的柏林墙。……下图反映的是20世纪末橫亘在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被拆毁的情形。

材料三:如何看待冷战的影响,(美)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1.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的表现。
  2. (2) 材料二中“柏林墙被拆毁”反映出的历史问题有哪些?
  3. (3)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作者的观点。(要求:有观点,有史实,不得摘抄原文)
“就在戈尔巴乔夫交出核按钮的一瞬间,聚集在电视机前的人……都知道这是那座耸立了69年的红色帝国大厦在忽然间彻底倒塌了。”材料中“红色帝国倒塌”的根本原因是(   )
A . 戈尔巴乔夫改革 B . 西方的和平演变思想 C . 八一九事件 D . 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军2020年2月25日,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去世,在他留下的“特殊遗嘱”中,这样评价一位前苏联领导人:“我们的国家非常繁杂,……幅员辽阔。他没有能力领导这样一个国家。他毁掉了这个国家”。亚佐夫评价的是(       )
A . 斯大林 B . 赫鲁晓夫 C . 勃列日涅夫 D . 戈尔巴乔夫
导致下图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图片_x0020_100008

A . 苏联模式的弊端 B . 西方的“和平演变” C . 赫鲁晓夫改革 D . 戈尔巴乔夫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了特殊的角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斯大林逝世后,政治上,大量冤假错案造成的不稳定因素开始抬头;由斯大林时期的体制造成的各加盟共和国民族离心倾向日益严重;各阶层对个人迷信造成的压抑气氛日益不满。经济上,部门管理造成的专业狭窄、分散,协作不灵的问题更加突出;人民生活改善很慢的状况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过分偏重发展重工业造成的国民经济结构畸形,使得人民生活必需品十分紧缺。

材料二:戈尔巴乔夫即将下台之际,在最后一次演讲中这样自我辩解道:“我明白,开始一场如此规模的改革而且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里,那是极其困难甚至是冒险的事情。然而,我却至今对1985年春天开始的民主改革的历史正确性确信不疑。”

  1. (1) 针对材料一中苏联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赫鲁晓夫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次改革?
  2. (2) 材料二中“我国这样的社会”是什么含义?“如此规模的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3. (3) 你认为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历史学习中,要关注周年大事记。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为适应在中国之门户开放,或各国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更为有效起见,缔约各国除中国外,协定不得谋取或赞助其本国人民谋取在中国任何指定区域内获取关于商务或经济发展之一般优越权利及任何专利或优越权。”

——《九国公约》

材料二   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胜利。

材料三   1991年8月19日,8名苏共高级官员发动政变,试图挽救苏联,但不到3天,即宣告失败。这次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1991年底,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

材料四        ▲    前身是1947年10月30日签订恩恩关税贸易总协定;1995年1月1日,该组织正式运作;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该组织。该组织努力减少其成员国之间的不平等,对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利益给予足够的重视。

  1. (1) 材料一出自哪一会议?哪一年召开?《九国公约》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2. (2) 材料二中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他的这一演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3. (3) 材料三中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源是什么?苏联解体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4. (4) 材料四中“▲”处应该填什么?该组织的成立顺应了哪一发展趋势?请你再写出一个国际组织?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的发展历程带给我们许多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50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

材料二 美国1940-1948年军费预算支出表

美国1940-1948年军费预算支出表口

年度

预算支出(亿美元)

占GDP比重(%)

1940

16.6

1.70

1941

64.35

5.6

1942

256.58

17.8

1943

666.99

37

1944

791.43

37.8

1945

829.65

37.5

1946

426.81

19.2

1947

128.08

6.6

1948

91.05

3.5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上台后,开始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以逼迫苏联进行军备竞赛来拖垮苏联的经济,因而,开始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从1979-1983年间,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军费增长,直到1989年,始终保持军费正增长态势。而苏联为了保持甚至超过美国军费总额,其军费占GDP的比重不得不长年保持在15%-23%左右, 以致经济不堪重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苏联经济终于被拖垮,导致苏联也最终解体。

  1. (1) 美国是如何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的?一战后在美国的参与和主导下,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
  2. (2) 根据材料指出美国20世纪40年代美国军费的走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3. (3) 依据材料三概括苏联解体的原因,并谈谈你对苏联解体根本原因的认识?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桥梁。从17世纪到20世纪末,俄国进行了系列改革。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17世纪的哪场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期哪场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对俄国产生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 (2) 20世纪20年代,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进行 探索是什么?由谁领导?
  3. (3) 20世纪80年代末,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什么?这一结果导致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4) 俄国一系列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