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功能 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与循环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信息传递的特点是双向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生态系统的功能 知识点题库

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部分和 者。
②如果大量捕食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 。
③在该生态系统中,对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因素是 ,对鼠有间接关系的生物是 

从狐吃兔,兔吃草,可以看出,狐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 . B . C . D .
下表是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数量

生物种类

A

B

C

D

E

数量

30

330

31000

4

2900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问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 . A→B→C→D→E B . E→D→C→B→A C . D→A→B→C→E D . C→E→B→A→D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过程,请回答问题:

  1. (1) 图中表示动物的是(填字母).

  2. (2) 图中能向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填序号).

  3. (3) D表示的生物主要是

  4. (4) 假设没有了动物,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会受到影响吗?(选填“会”或“不会”).

  5. (5) 由此可见,动物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生物间关系的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该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图中所有的动物属于

  2. (2) 如果为了杀虫而在该生态系统中喷洒农药,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3. (3) 图中的几种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

  4. (4)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

在模拟生态糸统的系列实验中,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四组:甲、乙、丙、丁。四组玻璃装置中各放入生活状态相同、大小一致的鱼,等量的河水、河泥。甲和乙中有较多水草、丙中水草较少、丁中无水草。装置都密闭,且置于光线明亮的窗台上,乙组用黑布遮罩。表格主要记录装置中鱼的生活状况。

天数

组别


2天

正常生活

有浮头现象

正常生活

浮头现象明显

4天

正常生活

浮头现象明显

有浮头现象

死亡

6天

正常生活

死亡

浮头现象明显


8天

正常生活


死亡


约350天

正常生活

鱼体基本消失

鱼体基本消失,

玻璃内壁有绿膜

鱼体基本消失,

玻璃内壁有绿壤

  1. (1) 鱼表现出浮头现象,是因为水中。实验表明甲装置中的碳一氧平衡维持在良好的状态,是通过(填生理功能)实现的。
  2. (2) 据表中信息判断,乙装置遮光(严密或不严密),原因是
  3. (3) 约350天,丙、丁装置记录的现象,其原因是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在某一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关系如图所示,在一段时间内,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

A . 丙、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 B . 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 C . 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 D . 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
下图表示的是某草原生态系统,请据图冋答问题:

  1. (1) 兔子会在草丛中隐藏自己躲避敌害属防御行为,老鹰捕食兔子属于行为。
  2. (2)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和被捕食的食物关系,这些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互相联系形成
  3. (3) 该生态系统中,箭头的方向表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是、逐级减少的。
  4. (4) 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之间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着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5. (5) 图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蔬菜生产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    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是未来可持续循环型的低碳生产模式。结合右下图回答:

图片_x0020_1078991230

  1. (1) 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2. (2) 蚯蚓和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它们使生态系统的有机物变为,供给蔬菜再利用。
  3. (3) 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具有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2019年4月28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隆重开幕。习主席与世界达成绿色约定,向全球发出绿色宣言:“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图甲是某校生态保护志愿者在研究某草原生态系统时绘制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6

  1. (1) 图甲中的B代表生态系统中的
  2. (2) 图甲中过程③中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传递,这是生态系统中的D完成的。
  3. (3) 请写出图乙中,理论上猫头鹰获取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食物链越短能量获取越多)
  4. (4) 图乙中猫头鹰占有的营养级有个。(营养级表示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
  5. (5) 外来因素干扰严重时,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危机。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下列能正确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能量流动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亳不相干的 B . 破坏生态系统,不会引起严重后果 C .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D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下图为一个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8

  1. (1) 一个完整的草原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以及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外,还应包括
  2. (2) 在该食物网中,这些生物体内有机物中能量的最终来源
  3. (3) 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DDT的污染,DDT会通过传递和积累。
  4. (4) 若一段时间内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如图1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如图2是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

图片_x0020_100007

  1. (1) 在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中,青蛙属于者,图中青蛙与吃虫的鸟之间属于关系。如果此生态系统被有毒物质污染,食物链“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2. (2) 图1中的猫头鹰属于鸟类,前肢变成,是它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特点之一。图中兔、鼠、狐同属于一个动物类群,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3. (3) 图2中的“A”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组成中的,它通过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图2可表示生态系统的功能。
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狐的数量变化动态曲线图。鼠以草为食、鼠又是狐的主要食物。请据图回答。

  1. (1) 这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
  2. (2) 已知A是草的数量变化的曲线,则狐的变化曲线是
  3. (3) 能量在沿该食物链各个环节的传递过程中,特点是
  4. (4) 图中显示自然状态的生态系统能保持,因为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林间草地放养鸡是一种重要的“林-草-鸡”生态发展模式,可获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 (1) 草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可将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给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
  2. (2) 鸡可以取食草,也可捕捉食草昆虫,鸡和食草昆虫之间包括两种关系。请据此写出一条食物链:
  3. (3) 鸡粪能够被分解为无机物回到环境中,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体现了生态效益。
  4. (4) 与林间清耕(无草)放养鸡相比,林间草地放养鸡的增重速度快、饲料投喂量,饲养成本低,体现出该发展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间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 图中有条食物链,能量消耗最多的食物链是
  2. (2) 昆虫与食草籽鸟之间的关系是
  3. (3) 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分解者和
  4. (4) 如果为了消灭害虫,在禾谷类上喷洒难降解的有机磷农药,则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5. (5)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渠道,下列有关食物链:甲→乙→丙→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丙、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 . 丁是分解者 C . 乙、丙之间是捕食关系 D . 甲、乙生物都是消费者
下图是某一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图,下列对该食物网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 除甲以外,其余生物都是消费者 B . 共有3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有4种消费者 C . 戊与丁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D . 该食物网没有分解者,戊获得的能量和毒素最多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2. (2) 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缺少的成分是
  3. (3) 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能量在该食物链上传递具有的特点。
  4. (4) 该生态系统中鹰和蛇具有的关系。
  5. (5) 某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且无法排出的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后,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在体内积累得最多。该生态系统物种相对丰富,食物链和食物网较复杂,使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