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知识点题库

下列成语反应的历史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草木皆兵 ②四面楚歌  ③三顾茅庐  ④投笔从戎       

A . ②④③①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③ D . ③①②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明法者强,慢法者弱”——《中国通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诸子观点

    体现的思想(主张)

    所属学派

    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家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强调“法治”

  2. (2) 习.平曾引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强调勤政为民的重要性。他借鉴了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该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3. (3) 请列举正反史实各一例,印证“行仁政而王……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的重要性。
读图,回答问题。

  1. (1) 图(a)反映了我国哪个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除图(a)内容外,这个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2. (2) 图(b)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3) 这个封建王朝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仅经历二世就灭亡了。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该王朝的灭亡给你的最大启示是什么。
“农耕是天下的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此话出自(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武帝
中国历史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每个历史成语的形成都有一段真实的历史史实,请同学们为以下历史成语和相关的人物连线。

序号

成语

对应字母

字母

人物

1

鸿鹄之志

A

项羽

2

图穷匕见

B

勾践

3

破釜沉舟

C

孔子

4

卧薪尝胆

D

孟子

5

因材施教

E

陈胜

6

罢黜百家

F

董仲舒

7

四面楚歌

G

荆轲

8

酒池肉林

H

商纣王

小欣同学在网络搜索引擎里输入“公元前209年”“大泽乡”等字眼,那么出现的网页中涉及的人物最有可能是(    )
A . 刘邦项羽 B . 陈胜吴广 C . 商鞅秦孝公 D . 李斯蒙恬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    )
A . 春秋和战国 B . 秦末和春秋 C . 战国和三国 D . 秦初和汉初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公元9年,西汉灭亡。请计算西汉存在的时间(    )
A . 193年 B . 210年 C . 211年 D . 212年
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 . 公元前2世纪初 B . 公元前2世纪末 C . 公元前3世纪初 D . 公元前3世纪末
《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俱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材料中的上是(    )
A . 汉高祖 B . 汉文帝 C . 汉景帝 D . 汉光武帝
(景帝)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由此可见汉景帝采取的措施应是(    )
A . 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B . 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徭役改为三年一次 C . 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进一步减轻刑罚 D . 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的田宅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的原因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    )
A . 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 . 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 . 秦之所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 . 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    )
A . 统一度量衡 B . 繁重的徭役 C . 沉重的赋税 D . 严酷的刑法
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   )
A . 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 . 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 C . 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 D . 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
陈胜、吴广起义与其他历代农民起义不一样,其独特的历史作用是(    )
A . 首先提出平分田地的口号 B . 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人们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C . 以大无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 . 攻占郡县,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者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在历史课上,小文发言说:”陈胜、吴广之所以起义,是因为在前往渔阳戍边的途中遇雨误期,按秦律当斩,才揭竿而起的,如果说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就不会爆发了。”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试结合所学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有(     )

①马镫传入欧洲——成就封建骑士 
②罗马共和国扩张——斯巴达克起义

③淝水之战——曹操统一北方
④修建阿房宫——秦朝灭亡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①④ D . ②④
经济是国家的命脉,发展经济是历朝历代的重要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了反秦战争、楚汉相争,刘邦建立起西汉王朝。西汉初年,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经济残破不堪。

材料二: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

材料三:这条道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以上三则材料据《中国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四:(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 (1) 面对材料一中经济残破不堪的局面,汉初统治者采用什么政策?   
  2. (2) 材料二中的汉武帝所铸之币是什么?   
  3. (3) 材料三中的“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说说它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概括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状况。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五谷者,万民之名,国之重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片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如下图。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材料三:史书为后世历史研究提供了参考。如《汉书·食货志》记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史记·平准书》描述:“天下既定,民亡盖藏(人民没有储藏),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四: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出现最早,也是当时世界上农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黄河、长江两河流域都是我们国家农业文明的摇篮。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因而我国的农业生产和技术在世界史上得以长期居于遥遍领先的地位。

  1. (1) 材料一中的图1、图2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2. (2) 与材料二描述相关的水利工程是材料一中的哪张图片?
  3. (3) 联系所学,材料中商君为发展农业采取了哪些措施?并概括《史记》所记载的西汉初年的社会景象,为此西汉统治者采取怎样的应对政策?
  4. (4) 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许多成语背后有其历史典故,我们可以借助成语来学习历史。陈老师讲授“秦末农民大起义”一课时,她可以选取如下哪些成语作为这堂课的补充材料(     )

①揭竿而起    ②破釜沉舟    ③卧薪尝胆    ④约法三章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