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知识点题库

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
A . 发明了中国象棋 B . 发明了火药 C . 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 . 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中,古代中国在世界文明历程中遥遥领先,曾以“中学西传”著称于世;但由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渐趋落后,近代以来中国在与西方文明的交汇过程中又出现了“西学东渐”的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见图(造纸术外传示意图)

材料二:徐光启于1606年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克拉维斯注释的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一至六卷平面几何部分。他还和利玛窦合译了《测量法义》一卷,并写了《测量同义》与《勾股义》两书。他又与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编译了《泰西水法》六卷,在中国原有水利灌溉方法和工具的基础上,选择对当时具有实用价值的先进方法,经过制器和试验,编译入书。

材料三: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有几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分别是

  1. (1) 结合材料一,请举出宋元时期“中学西传”的具体史实。
  2. (2) 结合材料二,分析明朝晚期出现的“西学东渐”的原因。在明朝晚期的“西学东渐”过程中为何没有能使中国从传统科技真正走向近代科技?请结合时代背景予以分析。
  3. (3) 根据材料三的提示简要概括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特征。
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在(    )
A . 汉朝 B . 唐朝 C . 北宋 D . 元朝
在下列历史场景中,你认为与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 . 东汉时,大臣用纸张书写奏折 B .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和火炮打败曹军 C . 南宋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论语》 D . 宋代时期人们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都改变了:第一种是在知识传播的文献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1) “在战争上”改变世界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是什么?何时开始运用于军事?
  2. (2) 运用“在航行方面”的科技发明是什么?最早运用于航海是在何时?
  3. (3) 如图中的古代发明家是谁?他最主要的发明是什么?
假如你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宋朝,你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 . 广大人民穿着用棉布织的衣服 B . 西南少数民族推行“改土归流政策” C . 见到郑和下西洋的船队 D . 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宋代《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儿童启蒙读物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使居民识字率有了明显提高。这主要得益于(    )
A . 天文学的进步 B . 印刷术的发展 C . 造纸术的发明 D . 指南针的改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材料二:“外国用火药来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看病,中国却用它来当饭吃。”

——鲁迅

  1. (1) 材料一中“这三种东西”各指我国古代的什么?
  2. (2) 材料一中“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的含义是什么?
  3. (3) 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鲁迅先生的话?
  4. (4) 我国古人在科技方面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今天,我们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
A .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发展了民主科学思想 B . 古罗马实施陶片放逐法——有力地维护了民主 C .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D . 清朝确立了金瓶掣签制度——加强了对新疆的治理
文明的交流融合,促进着人类历史向前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这三大发明(按:印刷术、火药、指南针)首先在文学方面,其次在战争方面,再次在航海方面,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事物的面貌和状态,并由此产生无数变化,以致似乎没有任何帝国、任何派别、任何名人,能比这些技术发明对人类发展产生更大的动力和影响。 

——(英国)培根

材料二: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

——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摘编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材料三: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

  1. (1) 请运用所学知识,指出印刷术和火药对欧洲走出中世纪的蒙昧和新体制的创立所起的作用。
  2. (2) 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3. (3) 与材料二相比,康有为的“变法”主张是如何进一步向西方学习的?
“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织,两只筒子五匹布。”该民谣反映的是(    )
A . 北宋丝织业 B . 南宋棉纺织业 C . 元朝棉纺织业 D . 明朝丝织业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在宋元时期得到发展,它们是(    )

①造纸术    ②印刷术    ③指南针    ④火药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金刚经》

材料二:北宋时期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据考古发现,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刷的书籍,字体工整,装订精美,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三:英国思想家培根指出:“这三种东西已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学上(印刷术),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宗教派别、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请问: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二分别采用了什么印刷术?
  2. (2)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你更倾向于材料一、二中的哪种印刷术?说说你的理由。
  3. (3) 为什么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世界”?请分别简要概括其意义。
文献描述也应该与历史事实相符,否则会误导读者。下列关于历史场景的叙述中,你认为与事实最相符合的是(     )
A . 西汉大臣用“蔡侯纸”上书汉武帝要求施行“推恩令” B .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用火枪、火炮打败了曹军 C . 唐朝时有人用活字排版印刷了《金刚经》 D . 宋代人们使用罗盘针为航海指引方向
宋代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要时期。许多数学、工艺、医药和科技著作的问世,大型类书和丛书的编印都在这一时期。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直接得益于( )           
A .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 . 政府传播古典文化 C . 印刷术的改良和推广 D . 市民精神生活丰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这种方法优于手抄百倍,但是雕版印刷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刻版需很长的时间,存放刻版又要占据大量空间,如果一部书不再重印的话,刻版便成了废物。

材料二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曾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1.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的弊端及宋朝人是如何改进的。   
  2. (2) 材料二中的第三种东西指什么?   
  3. (3) 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宋朝科技发展的特点。   
【 鉴赏文物展】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物会“说话”。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1. (1) 请推测图 11“琉璃碗”通过哪条商路来到中国,分析开辟该商路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2. (2) 图 12 陶俑手中的“神器”指哪项发明?并以此发明为例说明宋元科技成就对世界的

    影响。

  3. (3) 结合上述两个文物介绍和所学知识,自拟一句反映文物展览主题的结束语。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令二人选择和向往宋朝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丰富的物质生活    ②强大的军事力量

③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    ④成就斐然的科技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下图是某班学生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历史文献资料,由此判断他们要讲述的主题是(    )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梦溪笔谈》

“咸平三年八月,神卫水军队长唐福献所制火箭、火球、火蒺……各易缗钱。”——《宋史·兵志》

“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观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A . 宋朝的科技成就 B . 宋朝的对外关系 C . 宋朝的政治制度 D . 宋朝的经济发展
[革旧立新、创新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尘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融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科学技术著作、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作者

作品

李时珍

宋应星

徐光启

吴承恩

材料三: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到了明朝中后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 年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1. (1) 指出材料一中科技发明的朝代、名称以及此项发明的科学家。
  2. (2) 写出上面表格中所列人物的成就作品。
  3. (3) 造成“1840年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西方”的结局与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分别推行的哪些措施有关?联系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推行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