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 知识点题库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②斗争的主力逐渐由学生转向工人

③促使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④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某报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提到“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出国贼”、“释放被捕学生”等内容,那么,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红军长征
辜鸿铭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他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学生们觉得很怪异,都在发笑。辜平静地说:“你们笑我,无非是因为我的辫子。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后来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根据图①、②、③所示历史事件发展的内在联系和时间顺序,你将在图④、⑤处分别配上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的图片?(只要答出历史事件的名称即可,不必画图)

    在近代救亡运动中,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掀开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开辟了历史新纪元。

  2. (2)

    下面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两块浮雕。请你任选一块浮雕,说明这块浮雕所承载的史实对我们承担社会责任的启发。

  3. (3) 从历史和当代中国实际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掀开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开辟了历史新纪元”的“新’’体现在哪里?

中国近代史上出现过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分别是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关于这两次运动说法最为正确的是(    )
A . 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B . 都是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C . 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D . 运动的主力军始终是青年学生
有一同学在复习近代中国政治的民主进程时用年代尺概括如下:

  1. (1) 写出B处和E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A和B两个事件在追求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各有什么不同?
  2. (2) 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的又一次前进,请用所学知识说明。
  3. (3) 结合年代尺及所学知识,说说这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给我们的启示。
100年前,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中国革命掀开了新的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五四爱国运动为起点,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在中国大地上以波澜壮阔的规模广泛传播,已经有那么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

材料二:“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在党的领导之下,将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政权三者结合在一起。

——毛.泽东论红军与根据地存在和发展的理由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关系。
  2. (2) 根据材料二,说明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在思想理论和实践方面分别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3. (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并取得革命胜利。请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终完成的历史任务是什么?
口号往往具有一定的政治背景,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
A . “妇女解放,婚姻自由” B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D . “发内战”“反迫害”“反饥饿”
191 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副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副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
A . 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 . 商人的爱国之情 C . 商人对学生的支持 D . 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
某爱国运动的宣言提出:“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这场爱国运动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国民革命运动 D . 一二·九运动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 (1) 图1为什么将“巴黎和会”作为第一幕内容?从第三幕到第四幕的变化具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
  2. (2) 图2所在的地点被列为全国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请问其重要依据有哪些
  3. (3) 重走长征路是近年来红色旅游的新热点。结合右图回答问题。

    ①红军长征起点是(填写地名);

    ②红一方面军完成两万五千里长征与陕北红军会师在(填地名)

    ③长征这首人类求生存的凯歌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请结合学习生活,谈谈我们该如何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指(    )
A . 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 . 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 .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 . 明确反对帝国主义;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1919年,上海各界人民积极参加爱国运动,上海“大世界”娱乐场中的跑马场生意也随之萧条了,有人在其大门上帖了幅对联:“正应筹策补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马。”其中“亡羊”喻指(    )
A .   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 B . 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 C . 日本强迫袁世凯政府接受“二十一条” D .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
历史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下列历史事件其相互联系,最恰当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    ②五四运动    ③中共诞生

A . B .     C . D .
报刊,一直都是记录历史的一种重要工具,《申报》、《大公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较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阅读以下信息,回答下题。
  1. (1) 《申报》时评:“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 . 红军长征时期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辛亥革命时期
  2. (2) 《申报》1919年5月15日头版:“敝报等公决:自五月十四日起不收日商广告并日本船期进市商情等,特此公告。”该公决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保路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抗日战争
  3. (3) 《大公报》1945年8月29日报道:“近来国家的喜事接二连三的来,真是令人喜不自禁。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是一喜;中苏订约,结为盟好,是一喜;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 喜。” 这里所说的“毛.泽东先生翩然到渝,又是一喜”,是指(    )
    A . 西安事变,国共结束内战 B . 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 C . 北伐战争,国共首次合作 D . 解放战争,民族独立自主
  4. (4) 《大公报》1946年5月20日报道:“当前的国家局面,真令人太息痛恨!……请放眼看看,连带东北带华北,这半部中国完全陷入战乱之中。”这里的国家陷入战乱是指(    )
    A . 抗美援朝 B . 解放战争 C . 抗日战争 D . 北伐战争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 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 B . 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 .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D . 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
口号与主张蕴涵着时代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的先后顺序是(   )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

A . ①②④③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③④① D . ④②①③
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
A . 民主精神 B . 爱国精神 C . 团结精神 D . 科学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严格地讲,我们研究党史,只从一九二一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

——摘自1943年毛.泽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1. (1) 图1、图2、图3分别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它们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联系?
  2. (2) 试分析材料二中毛.泽东认为研究党史“从五四运动说起可能更好”的原因。(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忆百年屈辱]

[探救亡道路]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无数仁人志士提出不同的救亡主张。如:

李鸿章:“中国但有开花大炮、 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孙中山:“欲救亡图存,革命为惟一法门”;

陈独秀:“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才能救治中国”。

[迎崭新曙光]有这样一首诗词描述中国近代史的某场运动:“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游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

  1. (1) 从这一系列的战争影响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2) 请说出他们分别从哪些层面进行近代化探索?并概括出其探索的特点。
  3. (3) 该诗词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