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武装割据 知识点题库

工农革命军选择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有(     )

①离大城市较远,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③附近农产品丰富

④群众基础好             ⑤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已先期到达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②③④⑤
以下关于土地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②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

③实行集体土地所有制             ④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原则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与确定“八一建军节”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井冈山会师 D . 红军长征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谁领导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

A . 毛.泽东 B . 朱德 C . 陈毅 D . 贺龙
“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①秋收起义失败——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②五次反围剿遭受失败——红军长征

③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④南京大屠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适说,北大是因为三个兔子而成名的,一是老兔子蔡元培;二是中兔子陈独秀,三是小兔子胡适本人(三人年有长幼,但都属兔)。

——洪向华主编《复兴之路》

材料二: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其具体体现是这次运动大大加速了来自俄国的新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摘自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

材料四:每一场革命都有自身的传奇。中国共.产.党在开辟革命新道路历程中也不例外。“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险象环生的战斗。”

——[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1. (1) 联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北大成名的原因。

  2. (2) 材料二中的“它”是指什么事件?依据该材料指出“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是什么?

  3. (3) 请列举20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个史实,印证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 (4) 这一“传奇”是指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今年是该历史事件胜利80周年,请说出该历史事件胜利结束的标志。

下面是一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专题复习课,请你帮助完成相关内容。
  1. (1) 将知识点列表归纳是复习课常用方法。下面是一张表格,请你填写完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会议


    名称

    重要人物或重大事件

    中共一大

    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遵义会议

    确立了以③为核心的党中央

    中共七大

    把④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 (2) 请你找出一下三处错误并纠正。

    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周恩来等人率领革命军在武昌发动起义,打响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同年,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湘赣边界建立。1928年4月,由朱德任军长的新四军,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3. (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们在“革命”时期和“建设、改革”时期,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分别是指什么?
1936年,周恩来在接受斯诺采访时,说:“由于策略上的错误,我们抛弃了对国民党保持控制权的机会。……假如共.产.党全力加入国民党并且为争夺控制权而斗争,而不是留在国民党外边,我们就能与左翼组成联盟,取得并且保持领导权。”据此回答小题。
  1. (1) 周恩来的这番话,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某个历史事件的反思。这一事件是(    )
    A . 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难以巩固 B . 大革命失败 C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 D .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 (2) 策略上的错误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此,中国共.产.党总结失败教训,经过艰苦努力,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苦努力有(    )

    ①召开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总方针

    ②举行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③发动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带领工农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这里”是指(    )
A . 南昌 B . 武昌 C . 瑞金 D . 延安
“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    )
A . 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B . 打土豪分田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 . 全民族的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 .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

发动秋收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正式形成

C

铁幕演说的发表

美苏两国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D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A . A B . B C . C D . D
正确的学习方法能使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历史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例,共同探讨历史的学习方法。

【制年代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

  1. (1) 上面年代尺中所列时间发生的是对中国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请将①②补充完整并说明理由。
  2. (2) 【以图释史】见下图。

    结合上面两幅历史图片,请用史实加以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勇于自我纠正错误,在一次次纠错中吸取经验教训,茁壮成长的党”。
  3. (3) 【史论结合】见下表。

    选 项

    史    实

    推    论

    A

    国民党一大召开

    国共第二次合作形成

    B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以上史实与推论哪项是不对应的?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4. (4) 【方法引领】
    你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肯定也有自己的好方法。请把它写出来,与同学共同分享。
孙中山先生、毛.泽东主席在近代风云变幻中,尽显伟人风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巍峨的遵义城,屹立在乌江边。云消雾散霞光闪,捧出红日照山川。毛.泽东,伟大的领袖,英明的舵手,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拨正船头,升起风帆,引导我们胜利向前,向前。             ——《遵义城头霞光闪》

材料三: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               

  1. (1) 根据材料一中的卡片二,请列举史实说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是如何实现“大总统誓词”中“图谋民生之幸福”的?
  2. (2) 据材料二和所学历史知识,说明“拨正船头,胜利向前”是指什么,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什么样的道路使共.产.党员团结一致“胜利向前”?
  3. (3) 长征胜利的标志是什么?谈谈你对材料三的理解。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序号

时   间

毛.泽东年谱(部分)

1920年11月间

应陈独秀函约,创建长沙共产主义组织

1921年7月23日—8月初

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8月7日

出席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1928年11月25日

代表中共红四军前委给中央写报告,全面地总结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

材料二:所谓割据,必须走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毛.泽东《中国平民战争的战略问楚》

材料三: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强大的故人,弱小的红军……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摘编自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

  1. (1) 阅读年谱,指出佐证“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事实。(写序号)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总结的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
  3. (3) 材料三中“相反的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选择这样一条道路的原因。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②③① C . ④②①③ D . ③②①④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下列最能体现毛.泽东“灵活性”的是(     )
A . 发动武昌起义 B . 领导南昌起义 C . 发动秋收起义 D . 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首来时路,波澜壮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湖有幸载红船。举锤镰、立宣言、震撼九州,志破九重天……井冈山、大别山、万里长征、胜利到延……”——姚俊明 《江城子·忆昔》

材料二:1927年-1928年中共党员数量及成分构成变化

 

总人数

工人

知识分子

农民

其他

1927年

1万多

53.8%

19.1%

18.7%

8.4%

1928年

12万左右

10.9%

7.2%

76.6%

5.3%

材料三:

  1. (1) 指出诗歌中发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
  2. (2) 你可以从材料二中获得哪些信息并简析其原因。
  3. (3) 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共中央所在地变迁示意图

材料二   西柏坡村有八十五户,耕地六百六十六亩,盛产小麦、玉米、水稻以及其他各种杂粮,夏收麦,秋收稻,一年收两季,平均每年收27万粮食。

——《中共中央选址西柏坡的原因综述》

材料三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期间召开的重要会议

时间

会议名称

主要内容

1947年7—9月

全国土地会议

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9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军事上准备打若干次决定性的大会战

1949年3月

七届二中全会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1. (1) 写出图中A、B两地的地名,并指出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2. (2) 依据材料一、二,简析选址西柏坡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原因。
  3. (3) 材料三,例举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重大决策,并选取其中一例说明与新中国成立之间的关系。
1930年中共中央军委主办的《军事通讯》指出:在瑞金独立政权中,可以见到许多独-无二的经验。这里的“经验”主要指(    )
A . 中心城市暴动 B . 工农武装割据 C .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 D . 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大钊为建立“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所做的贡献,并阐述这一政党的诞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 (2) 概述材料三中邓.小平“勇挑重担”的历史事件及其意义。
  3. (3) 请按图中所示,举一例毛.泽东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事迹。
  4. (4) 利用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