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 知识点题库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在解决战时共产主义的危机时指出“现在最迫切的就是采取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生产力的办法。”

摘自《青海社会科学》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政府与农场主签定合同,犁掉小麦、棉花各1000多万英亩,以及玉米900多万英亩。政府购买和屠宰了2300万头牛、600多万头生猪,将其当肥料。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决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分配给贫苦农民。

材料四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安徽凤阳农民这样唱到:“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 (1) 材料一中列宁指出的“那种能够立刻提高农民生产力的办法”具体措施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美国政府在农业方面采取的措施。这一措施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在1950年实行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它与材料四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4. (4)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原则。”请举出中外史实各一例来说明。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为了解决新解放区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是( )       
A . 建立人民公社 B . 实行赎买政策 C .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农村歌谣是农民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是农村社会变革的一面镜子。下列歌谣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①联产搞承包,队长不用再吹号;全家老少一起干,不到黑天不吃饭。

②互助合作有依靠,人手多来主意多。合作社是大石桥,不会动来不会摇。

③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④今天不是过去天,贫下中农翻了身,分得土地扎了根,犁地刨田更有劲。

A . ②①③④ B . ④②①③ C . ④②③① D . ②③④①
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

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

A . 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创办中国近代海军 B . 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 C . 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D . 改革开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合作社
1952年新中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了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A .   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 . 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 C . 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落实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A . 全体农民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 . 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中最有意义的是(    )           
A . 农民成为土地主人 B . 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 C .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对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 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 B . 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C .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D . 为发展农村经济创造了条件
1952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确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民谣具有时代特点,下图民谣内容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

A . 大革命时期 B . 国共合作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50—1952年行的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    )
A . 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B .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 . 消灭了地主阶级 D .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做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 . 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 . 粱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 . 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 D . 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    )
A . 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C . 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 . 土地改革产生了新富农
如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

A . 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B . 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C . 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D .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成立后,为完成对旧乡村的改造,彻底废除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央人民政府(    )
A . 推行土地改革 B . 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掀起“大跃进”运动 D .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 C .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规模开展
“精准扶贫”是当前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重视“三农”的一贯原则。这一原则在建国初期最典型的表现是(    )
A . 和平解放西藏 B . 实行土地改革 C . 进行抗美援朝 D . 开展第一个五年计划
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肃清了反革命 C . 掌握了经济命脉 D .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经历了四次大变化,其中不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的政策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