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知识点题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1周年。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风华正茂 立志报国】

1919年5月开始,爆发了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一起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前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 (1) “全国性的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它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推动作用?

  2. (2) 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哪些因素促成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

  3. (3) 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这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的"解放"是指(   )

A . 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B . 使全党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心 C . 使全党认识到"文革"的错误性 D .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十一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属于这一范围的“改变”包括(  )

①发展乡镇企业 ②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③扩大经营自主权 ④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2016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日。下列有关党的会议及其影响对应正确的是(    )

A . 中共一大——实现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B . 七届二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C . 中共八大——为新中国成立作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准备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
1500年以来,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中国也经历了一个“拒绝融入世界——被动融入世界——主动融入世界”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乔治三世的敕谕:“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引自《粤海关志》卷二十三

材料二:“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引自孙中山遗嘱

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1. (1) 材料一表明清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在19世纪40年代开始受到冲击以至于破产,请举一例相关史实说明。

  2. (2) 联系材料二指出为了顺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求得“中国之自由平等”,孙中山作了哪些努力?

  3. (3) 改革开放政策是在哪次会议中提出来的?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走上了伟大复兴的新道路。以下纪年邮票所反映的新中国辉煌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7

A . ②④①③ B . ①④②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①③②
改革开放30余载,中国日益融入世界,中国一举一动也吸引着全球的广泛关注。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和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在中国福建厦门举行。中国领导人就国际形势、全球治理、南南合作、伙伴关系等各方高度关注的话题,发出了“中国声音”,表达了“中国的主张与担当”。

材料二:今年5月份,习.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发表的《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主旨演讲,表示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将继续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社会从中读懂了中国未来要建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背后的层层深意。

  1. (1) 我国成功在厦门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及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展现了怎样的国际形象?
  2. (2) 此次金砖国家峰会看到了中国的力量和担当。有媒体惊呼,中国对世界影响如此之大,已经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之一了。此说法对吗,为什么?
  3. (3) 中国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这背后的深意是什么?
  4. (4) 要使令人振奋的“中国声音”,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响,当代青少年应该有怎样的责任担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 (1) 据图依次解读“新纪元”到“新时代”的标志性历史事件,从那时起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怎样的伟大飞跃?
  2. (2) 请你写出“A”和“B”两个百年目标。为实现目标,你认为我国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马丁•雅克说:“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这开启了一个长达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尽管在那时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其中“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指的是进入(    )
A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 C . 改革开放新时期 D . 市场经济时代
老师出示了下面的一幅课件,同学们由此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什么?(    )

A . 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了 B .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意义深远的伟大转折 C . 经济体制改革在广大的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D . 我国逐步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 农村人民公社制度的彻底废除 C . 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 . 中共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道路”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摘自《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报告》

材料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全国人大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国是。

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经验不多,照植“苏联模式”,实行的制度出现偏差,犯过阶级斗争扩大化、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

▲20世纪七十年代末,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拉开序幕。此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1. (1) 运用20世纪五十年代的史实,说明共.产.党为实现材料二中的预定目标在经济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
  2. (2) 材料二的史实确立了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3. (3) 能否正确认识国情,对于确定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解决所处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请综合材料三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分层论述,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体制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

——中央党史研究宣《中国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脱贫攻坚战以来贫困县数量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场改革的实质是什么?
  2. (2)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的有机结合,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参与的结合。根据年代尺提供的信息列举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史实各一例。
  3. (3) 请根据图表信息,概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人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
A .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B . 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C . 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 D . 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会议往往是政党智慧的结晶,是贯彻和执行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要载体。某班学生开展了“回忆重要会议,感受党的历程"的主题探究活动。

嘉兴南湖红船

[一艘小船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

①与左图信息相符的是哪次重要会议?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使小船与红色结缘?

▲会议纪念馆

[一次会议使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道路] 

会议规定十一条农民暴动的口号:“没收大地主及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及无地农民……并提出“要注意武装工人及进行暴动巷战等军事训练,即刻准备响应乡村农民的暴动,而推翻反革命的政权”

②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在左图中填上合适的会议名称。该会议后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道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照片

[一项决策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41年前,深圳的创业者们就像拓荒牛一样,把一个贫穷的边陲小镇,开垦成为一个国际性现代化城市。

③深圳的崛起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有何关联?

阅兵可以振军威,鼓士气。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 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0周年、35周年的三次大阅兵。

材料一: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材料二: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由我国自行制造。

材料三: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

  1. (1) 本次阅兵的武器装备大部分属于日式和美式,请分析这是中国人民军队先后通过哪两次战争从敌军手中缴获的。
  2. (2) 我国是从何时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在此期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挫折?
  3. (3) 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哪一会议的什么 历史性决策?同年举行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又迈出了哪个关键性一步?
  4. (4) 综合三次阅兵出现的巨大变化,试归纳其根本原因。
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A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C .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 D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
A . 坚持中心城市暴动 B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 坚持 “工农武装割据 ” D .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的是(     ) 

 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列强开始扩张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二战的胜利 

 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实行对外开放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学党史,悟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帝国主义决定要变全中国为它的殖民地,和中国革命的现时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这两个基本事实就是党的新策略即广泛的统一战线的出发点。组织千千万万的民众,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才能把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卖国贼打垮,这是有目共见的真理。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咯》

材料二

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应该从一九七九年转移到社会主又现代化建设上来。……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1. (1) 材料一中的“新策略”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制定这一 策略的依据。
  2. (2) 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 (3) 根据材料二中的决策,20 世纪80年代初在农村和城市进行了哪些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