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新阶段 知识点题库

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是(     )


A . 毛.泽东      B . 邓.小平      C . 胡J涛      D . 江Z民
2015年10月26《人民日报》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人民的奋斗目标正在走下蓝图,成为现实。城市学校互联网覆盖率达95.7%、农村学校达79%,数字教育设备和资源覆盖全国6.4万个教学点,偏远农村地区的400多万孩子享受到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国家如此投入教育是因为( )

①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中心工作

②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③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④教育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
A . 中共十五大 B . 中共十六大 C . 中共十七大 D . 中共十八大
下列关于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会议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②会议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③这次会议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以城市为重点 
④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③④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
A . 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 B . 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 C .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D . 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
中非合作论坛的开辟、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以及G20峰会在浙江杭州的举行......都充分说明我国(    )

①在国际舞台上已经居于主导地位    ②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③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已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年份

我国粮食总产量

农民人均纯收入

1978

30477万吨

83.4元

1990

44624万吨

686.3元

材料二: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见下图)。

材料三:自1980 年下半年开始,4个经济特区相继投入开发建设。短短几年时间,特区经济迅速崛起。仅以深圳特区为例,从开始兴建到1983年,就和外商签订了2 500多个经济合作协议,成交额达18亿美元,引进了一批设备和技术成果。1983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倍,财政收入增长10倍多,外汇收入增长2倍。

——张岂之《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 (1) 指出A,B,C,D中哪一阶段国家采取的哪一政策使农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党和国家土地政策的指导下,B阶段生产资料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2) 从材料一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哪些可喜的变化?这与D阶段之后实行的农村改革制度有何联系?
  3. (3) 填写出材料二图一中A,B,C,D4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完成材料二图二A和B两处内容。根据材料二,归纳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图一:A.;B.;C.;D.

    图二:A.;B.

    特别:

  4. (4)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方式及其成效。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一五”计划期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材料二:“是姓“资”还是姓“社”,判断的标准,应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回答我国开展“一五”计划的背景,该期间我国集中力量发展哪项行业。
  2. (2) 归纳材料二邓.小平言论阐述的社会主义本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谈话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哪些影响?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 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文中的奋斗目标是指(   )
A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 . 基本实现新型信息化 D .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