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问题 知识点题库

通过对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水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但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很多对水的不合理利用现象。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 (1) 图一反映的问题是

    图二反映的问题是

  2. (2) 根据你的观察和体会,在日常生活中,与图一反映的现象类似的还有哪些?

  3. (3) 造成图二中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4) 你认为要解决图一、图二中的问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非洲、南美洲、亚洲的一些国家近年来洪灾频发。与以往社会发生洪水的原因不同,当今社会洪灾的发生,有许多人为的因素。下列人类活动可能会加剧洪灾发生的有(     )

①围湖造田      ②毁林开荒      ③森林过伐      ④封山育林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史前社会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     )

①洪水    ②猛兽    ③风暴    ④废气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


A . 发展问题     B . 资源问题     C . 和平问题     D . 人口问题
2012年11月28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12年有望成为有记录以来十大最热年份之一,这表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刻不容缓.下列行为加剧气候变暖的是(  )

A .  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 B . 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 C . 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的能源 D . 在生活中注意节约能源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

①农业生产方面;②水利建设方面;③城市建设方面;④交通和工程建设方面.

A . ②③ B . ①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漫画反映的题是(  )

A . 全球变暖 B . 水污染 C . 水土流失 D . 酸雨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2015年11月16日说,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是超过15年来最糟糕的一次,已造成一些严重干旱和洪灾.

厄尔尼诺现象是因太平洋表面海水温度变暖而引发的一个现象,会造成全球一些地区降雨异常增多而另一些地区又异常干旱.通常,受这一现象影响,类似印度、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国较为干旱,而东太平洋以及南美国家则降雨增多,如今年冬季我国南方雨水比往年要多.

无论干旱或洪灾都会造成农作物减产.科学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地区洋流的一种反常自然现象.但也有科学家认为,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与人类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有关,是地球温室效应增加的直接结果,与人类向大自然过多索取而不注意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1. (1) 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什么?

  2. (2) 此种形象会带来什么危害?

  3. (3) 由于人类破坏环境引发的灾难你还知道哪些?列举三种以上并写出一条标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发生了一次“霾灾”,数日不散,导致漕运停止,京城粮食告急。

——摘编自《古代北京“霾灾”的记载》

材料二:经历了两百多年急速发展的英国,尝到了工业污染带来的苦果。“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政府于1956年颁布了《清洁空气法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规定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要求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

——摘编自《现代启示录:1952年被雾霾扭转的英国》

  1. (1) 材料一中,“霾灾”属于哪一类的环境问题?依据材料分析,该类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危害?
  2. (2) 造就了两百多年英国工业急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3. (3) 结合材料二,分析英国的做法给我国治理雾霾问题带来了哪些启示?
环境问题包括三个层次:

全世界至少有五万人死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发展中国家每年有2500万人死于不干净的饮用水,这表明环境污染(     )
A . 威胁生态平衡 B . 危害人类健康 C . 制约经济发展 D . 制约社会发展
下列活动,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积极作用的是(     )
A . 植树造林 B . 废水排放 C . 木材加工 D . 填海造田
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 (1) 根据漫画所反映的问题,给漫画起一个合适的标题。
  2. (2) 该漫画的寓意是什么?
  3. (3) 产生上述问题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4. (4) 该漫画反映的问题可能引起哪些后果?
  5. (5) 针对该问题提出解决之道。
环境问题包括三个层次:
下列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

①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②固体废弃物排放 

③工业二氧化硫排放 

④工业废水排放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