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 知识点题库

2016年11月11日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变法,孙中山选择革命,张謇选择实业。”

材料二:习.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

  1. (1) 结合中国近代史,1895年的中国大地发生了什么事情,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深重的影响?

  2. (2)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共同目标?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出了哪些努力?

2017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九年级某班要设计一期以孙中山先生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内容可以入选的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      ②成立民国政府,担任民国总统

③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人才         ④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组织北伐战争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学习孙中山先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崇高风范,天下为公、心系民众的博大情怀,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1) 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和“心系民众”具体事例。

  2. (2) 1924年,孙中山先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中,“可以团结的力量”是指谁。

  3. (3) 哪个历史事件造成了台湾与祖国的长期分裂;“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采取怎样的方针政策。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材料一是其一生经典语录摘要及其时代背景材料。

材料一:

时间

经典语录及时代背景材料

1894年

①他 《上李鸿章书》:“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1903年

②他《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5年

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2年

④他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 。”在此(1912年3月)之后,剪辫渐成一种新风尚,留辫者则为社会舆论所不齿。

1924年

⑤他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提到,“(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二则中国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二)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和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三)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一曰节制资本。”

1925年

⑥他在北京病逝。

材料二:“皇帝,该算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了。如今都可以被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不小程度上左右人们特别是先进分子的思想和行动。闸门一经打开,思想的洪流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

——胡绳武/金冲及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辛亥革命》

材料三:

签订“二十一条”

上海街头流浪的逃难者

老“猿”百态

  1. (1)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生平的重大革命活动。
  2. (2) 联系史料①②③⑤,分析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变化。
  3. (3) 孙中山1924年在黄埔军校演讲中提到,“中国革命……现在得到的结果,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结合材料一至三,说说你对“徒有民国之年号,没有民国之事实”的理解。(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
盘点2017年历史事件周年纪,反思历史,关注现实。

周年纪念

回顾历史

2017年是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5周年

材料一:辛亥革命,似乎是一种民众的联合,其实不然。……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没关系。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直到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大逆不道的民主,也是可以建设的

——毛.泽东《民众的大联合》

2017年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

材料二: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习.平在井冈山烈士陵园的讲话

2017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

材料三:西方人搬来全套资本主义制度,在那里(香港)建起国中之国,曾经长期成为近代中国殖民地标记。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1. (1)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性质。分析材料中划线句子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哪些成果?
  2. (2) 材料中“井冈山道路”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
  3. (3) 为什么“西方人可以在那里(香港)建起国中之国”?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如何对待“西方人搬来全套资本主义制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

材料二:“南湖红船”

图片_x0020_45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1. (1) 材料一歌颂的“先行者”是指谁?他领导的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 (2) 图片主要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3. (3) 从党的奋斗目标角度,说说材料中“不能忘的初心”指的是什么?
  4. (4) 这次会议中把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根据所学知识,在哪一次会议上把毛.泽东思想写入了党章?两种思想之间有何联系?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论的历史人物是(    )
A . 周恩来 B . 蔡元培 C . 孙中山 D . 张学良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1) 【看图说史】洋务运动部分图片资料

    根据图片提示的信息阐述洋务运动的目的。

  2. (2) 【读文析史】洋务运动后,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并不是引进“坚船利炮”那么简单,他们开始寻求新的强国之道……

    列举19世纪末20世纪初有识之士寻求“新的强国之道”的历史事件及主张。

  3. (3) 【综合评史】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也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成功的。

    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为表达对民进党当局破坏两岸关系的不满,台北市某餐厅写了以下歇业公告:“本公司自民国106年5月25日起停止营业。”这则歇业广告写于(    )
A . 2014年 B . 2015年 C . 2016年 D . 2017年
2016年11月11日,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习.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切缅怀了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领导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不朽功勋,回顾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的艰辛历程和伟大成就,深刻阐明了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致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郑重重申了维护祖国统一的严正立场和坚定决心。   
  1. (1) 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用民国纪年法,表示为(    )
    A . 民国107年 B . 民国105年 C . 民国103年 D . 民国104年
  2. (2) 共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现实意义?   
  3. (3) 孙中山革命生涯对我们的启示?   
2021年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下面事件与我党密切相关的有(    )

①五四运动    ②北伐战争    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开国大典    ⑤辛亥革命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⑤ D . ②③⑤
下图为中国局部区域图,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是图中的(    )

A . 甲城市 B . 乙城市 C . 丙城市 D . 丁城市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破坏 B . 清朝封建势力的强大 C . 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 D .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20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许多思想变革,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重大事件与其做出的贡献不一致的是(    )

序号

重大事件

贡献

A

戊戌变法

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B

辛亥革命

使民主共和观念得到传播,逐渐深入人心。

C

新文化运动

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D

抗战胜利

体现了中华民族觉醒的力量。

A . A B . B C . C D . D
中国革命艰难曲折,中国人民砥砺前行,幸福靠奋斗,“初心”应牢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探索】

资料一: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督衙门……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中国近代史》

资料二:它(五四运动)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

——摘自《中华文化史》

【不忘初心】中共十九大会议习.平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 (1) 指出资料一中的历史事件,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影响。   
  2. (2) 资料二中“思想活力”指的是什么?从领导力量和指导思想角度,分析资料二比资料一中的革命新在哪里。   
  3. (3) 列举两例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说明共.产.党是如何“不忘初心”砥砺奋斗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是哪国人?”有专家说,孔子原来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现在是要让孔子成为“世界人”的时候了,就像苏格拉底是希腊人也是欧洲人,最后成为“世界人”一样。

材料二: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 ……西方都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欧人拿来了中国的文明,竭尽全力发展它们,并将其用于海外扩张。——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霉散散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四:“夫地球圆体,既无东西,何有中边。同居覆载之中,奚(何)必强分夷夏。"——郑观应(1842- 1921)(易言·公法》

  1. (1) 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孔子原来是鲁国人,500年后成为中国人”。
  2. (2) 列举两例史实说明西欧人“竭尽全力发展它们.并将其用于海外扩张”。
  3. (3) 材料三中“主事者”属于什么政治派别?据材料分析这一派别认识的局限性。
  4. (4) 当时中国有识之士认为世界文化多元,要改变鄙视外夷的传统观念。请结合史实谈谈这种认识如何体现在当时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认识。
“一人称帝,天下骚然……滇黔独立,文意豁然。”这里的“滇黔独立”指(     )
A . 辛亥革命 B . 洋务运动 C . 护国运动 D . 戊戌变法
一位经历过革命的上海工厂女工日后回忆,对她而言,事实上改变的只有货币单位:在革命过后,以银本位国币的元角分计价,而非清代铜钱的文。她经历的革命是(    )
A . 辛亥革命 B . 护国运动 C . 国民革命 D . 土地革命
千年大变局,革新求生存。初三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研读陈旭麓先生《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时,做了三张书摘。阅读书摘,回答问题。

以新卫旧

破旧立新

除旧布新

洋务运动……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其核心或主导的东西可归为二端:

(一)在这个过程中所建立的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二) ……

经过庚子(注:1900年)以来十年的千曲万折之后,历史在革命、改良、民变和清廷的自我挽救之间终于作出了自己的选择。革命派以一往无前之气……革了数千年帝政之命。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人从以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的束缚下挣脱出来……他们高扬科学和民主精神……

……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

  1. (1) “以新卫旧”的洋务运动以什么为旗号?
  2. (2) “破旧立新”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如何体现出“破旧立新”?
  3. (3) “除旧布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4. (4) 综合三张书摘,梳理中国近代社会“新陈代谢”的历程。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农为经,经商为纬,本末毕赅(注:赅即完备),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

——《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规定:一、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中方法分配之: (一) 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分配土地之后,除老幼疾病没有耕种能力及服务公众勤劳者以外,其余人均须强制劳动。

——节选自1927年《井冈山土地法》.

材料三:……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的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统一平均分配;

——节选自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材料四:“1982-1986年中共中央五个一号文件,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辉煌篇章。这五个一号文件,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指导中国农村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决策。”

  1. (1) 材料一中的“以农为经”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
  2. (2) 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有关史实,简述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通过解决中国农民的土地问题来推动中国革命的胜利。
  3. (3) 结合材料四,说明上世纪80年代,党与政府在农村经济体制上的改革举措及其意义。
  4. (4) 综合上述材料信息,给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带来怎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