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纷争 知识点题库

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 . 井田制开始瓦解 B . 商品经济发展 C . 小农经济兴起 D . 家庭手工业产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    )
A . 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 . 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 C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 . 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
A . 周王朝的势力衰微,分封制受到冲击 B .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 诸侯争霸战争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D . 周天子已经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大败楚国后,在黄河以北的河阳举行诸侯会盟,并召周襄王参加。《春秋》将周襄王参加此次会盟记为“天子狩河阳”(“狩”是天子的大权之一,以狩猎为名巡视境内),这表明(   )
A . 《春秋》意图维护礼乐秩序 B . 周天子丧失了天下共主地位 C . 晋文公履行了分封制的义务 D . 春秋时期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自谓先祖乃“文王之师”,曾抱怨周成王封他的先公为“子男”之爵,爵位太低,要求提高爵位。公元前706年,熊通北伐华夏系姬姓随国,开始了与诸夏融合的尝试。至楚成王时期,楚国战胜齐桓公率领的中原八国军队,迫使齐国等与之定下召陵之盟,获得了合法的华夏身份。由此可知,楚国国君(   )
A . 拒绝周朝分封 B . 推行兼并战争 C . 认同华夏文化 D . 谋求中央集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从春秋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吞并,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王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凌岳主编《最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材料三: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秦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其影响。
潢川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的故里。《史记》载:“春申君既相楚……方争下士,招致宾客,以想倾夺,辅国持权。”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盛行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 社会变动促使了士阶层的解放 B . 尊贤纳士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C . 私学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士阶层的发展壮大 D . 士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艺修养
战国时期,国君普遍采用玺、符作为凭证,用以任免官吏、传达政令、调遣军队、派遣使者。官吏任免以玺为凭,任命时发给,免职时收回,军队调动都要用兵符。战国时期玺符制度的推行(    )
A . 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 . 推动了行政权力的集中 C . 成为官僚政治的开端 D . 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
如图再现了“郑国子产将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金属鼎上,向社会公布引发争论”的场景。这一事件应发生在(  )

A . 夏朝初期 B . 商朝后期 C . 春秋时期 D . 秦朝时期
有学者认为,周平王东迁以后,王政衰微,霸政迭兴,甚至“陪臣执国命”。然而,这既不能证明西周分封制造成了城邦民主制,也不能证明专制程度的减弱。相反,正是经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中国的君主专制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学者认为西周时期(    )
A . 君主专制制度业已形成 B . 经历过城邦民主制阶段 C . 分封制不利于国家统一 D .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确立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 . 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 . 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 . 宗法制度开始解 D . 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墟卜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 (1)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 (2)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春秋前期,卿大夫的家内盛行家臣制,家臣出身宗族,有自己的封邑和武装。春秋后期出现了非宗族出身的家臣,不再具有封地,以粮食为俸禄。据此可知,春秋后期(   )
A . 宗族势力退出了政治舞台 B . 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C . 集权制度得到普遍地认可 D . 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中央和地方管理制度的不断创新,是中国古代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西汉政权建立后,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大力放宽政策,轻田租促农业。政治上,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的体制,进一步确立了郡县制的主体地位,汉武帝时创立和实行中外朝制度和刺史制度。 

 ——摘编自杜庆余《论国家制度建设与汉代兴衰的关系》 

 唐太宗全面革除隋朝弊政,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均田制,发展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后来进一步形成了成熟的政事堂制度。发展科举制度,健全府兵制,强化监察机构。 

 ——摘编自任士英《盛唐气象》 

 材料三: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别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地理界限来确定,客观上容易被地方长官当作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这样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岭北、辽阳、甘肃等行省的设置,以廪养或防范滎古请王为主要使命。陕西、四川、云南、河南四省的设置,则以军事襟要的镇遏控制为重心。江浙、湖广、江西三省,大抵以镇压新征服区域和搜刮财赋为基本宗旨。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成兵布置、调也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四:自从清王朝入主中原以来,政府创新地方管理体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与治理,使西藏地区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说明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杨韩《清朝前期对西藏的治理及政策研究》 

  1.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直接原因,并指出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2.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初和唐初制度建设的共同点。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元代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简述行省制的历史作用。 
  4. (4) 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政府管理西藏的主要措施。 
据文献记载,楚地崇拜火神,西周王畿一带崇拜农神;楚地方言称哺乳为“谷”,将老虎叫作“於菟”。春秋战国时期,不少北方的名士将楚人讥嘲为“南蛮鴃舌(讲话像鸟叫般难懂)之人”。这反映出(   )
A . 中原文化对周边的渗透加强 B . 南北文化存在较大差异 C . 分封制导致地区间交往停滞 D . 华夏文明的多元一体性品
中华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是一种国粹,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武术强调武技与武德同时修炼,《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出习武者要具备“七德”:“止戈为武……夫武 , 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也。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 ”这说明中华武术(   )
A . 内涵偏重武德 B . 技击水平领先 C . 蕴含家国情怀 D . 群众基础深厚
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卿大夫婚礼中存在反马之礼,意即女方家在送女时要留马于夫家,男方对女方不满,可以将女方休掉,被休女子则可乘马回娘家;女方得到男方认可,则将马送还女家。该礼反映出当时(   )
A . 社会转型的阻力较大 B . 礼乐秩序受到了冲击 C . 儒学伦理观根深蒂固 D . 婚俗受宗法观念影响
春秋时,有些诸侯国不再采取封君食邑的办法,而是发放粮食作为官吏的酬劳。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禄)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斗】”。这说明春秋时期(   )
A . 各国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B . “卿室崛起”的现象较普遍 C . 与官僚制度相关的俸禄出现 D . 各国纷纷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古史记载,楚国先祖曾自称“我蛮夷也”;楚国崛起后,其国君又宣称“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 楚国地处偏僻,因此文化落后 B . 楚国崛起后,有问鼎天下之心 C . 楚国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华夏认同 D . 楚国对本地文化的自我认同
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春秋时期“桓王中箭”(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和“楚王问鼎”(楚庄王派使者向周天子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的故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 . 分封制遭到破坏 B . 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C . 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D . 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