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

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其实质为,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唯一的公有制经济。
1、对农业的改造: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则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通过组织互助组、初级生产合作社和高级生产合作社等形式,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2、对手工业的改造: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则和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帮助手工业者成立生产小组,最后发展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平赎买的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初期的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到1956年实行的全行业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知识点题库

古往今来,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在不断地追求政治进步,不同的历史因素造就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1689-1755)

材料二: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从此以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和渐进的制度的改革。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

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

——2008年2月7日德国《新德意志报》

  1. (1) 列举清时期一个典型史实,简要说明材料一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的观点。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政制改革的和平进程。
  3.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个近代中国(1840-1919年)复制西方民主的事例。并指出新中国初期“特殊的民主”的主要形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分权主要以君权与相权,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划分为表现形式。

……汉代以后,我国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就正式分由不同机关行使,实现了在职能、权力和人员等三方面的分离,和现代国家三权分立的方式相似。有所不同的是,作为宪政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一部分的分权体制是从总体上以对国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为目的而作出的政治安排,这三种权力的最终来源是人民,而我国古代无论决策、执行还是监督都直接或间接地对皇帝负责。……伯里克利时代的城邦政治制度和国家权力系统,已具备了近代国家所具有的行政、司法、监督等国家职能,并开始向分权的方向过渡。

——张治平《关于分权与制衡问题的探讨》

材料二:美国第四任总统麦迪逊在《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中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城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朱雄在《论三权分立原则对美国政治体制的影响》中指出:1788年,美国联邦十三州的人民通过了近代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它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理论作为宪法的核心,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双重分权制衡”政府结构。

材料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领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

材料四: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十七  条一切国家机关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经常保持同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群众的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

  1. (1) 依据材料一,中国的分权在隋唐时期最典型的制度表现是什么?从制度功能上指出古代中国的分权与古代雅典分权的根本不同。
  2. (2) 据材料二,美国第一部成文联邦宪法确立了怎样的“双重分权制衡”政治结构?
  3. (3) 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如此设置分权的目的,指出这部宪法的性质及意义。
  4. (4) 依据材料四,概括1954年宪法为防止权力过于集中作了哪些规定?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贤”选“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

材料二:很多地区在普选运动中,发展了互助组,整顿和新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了生产。通过普选宣传动员,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妤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和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得以实现。各级选举委员会提出了“整顿作风,迎接普选”的口号,开展普选整顿干部作风。

——摘编自熊秋良《“选举下乡”与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 (1) 根据材料一列举两汉到唐宋时期的“选举”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选举”制度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选举下乡”的背景。
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   )
A . 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B . 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官员的有效途径 C . 使农民开始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 . 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一五”计划期间,由国家计委统配的物资数量从1953年的112种增加至1957年的231种,由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由1953年的115种增至1957年的301种。这种分配制度的实行(    )
A . 调控了灾害造成的物资短缺 B . 将物资管理分配纳入计划体制 C .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 .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选举”作为中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有一个更替嬗变的发展过程。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可以说是由统治者自上而下地来选择治理者,或者说是以“贤”选“贤”。……西汉时岁举和特举“贤良方正”“明法”诸科并行,地方官掌握着较大的选举权。魏晋时代,实际选举权掌握在豪门世家手中。唐代选举权收归中央,士民可以自由投考。宋代通过锁院、糊名、誊录等方式形成“取士不问家世”的局面……北宋入宋史的官员有1%来自寒族。

——摘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

材料二:选举政治是孙中山及革命党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孙中山指出“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民国初年参议员选举法有44条,众议院议员选举法有121条,国会组织法22条。

——摘编自谢冬慧《我国选举制度的近代嬗变》

材料三:很多地区在普选运动中,发展了互助组,整顿和新建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扩大了生产。通过普选宣传动员,使他们懂得普选的意义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好处。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和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拥护得以实现。各级选举委员会提出了“整顿作风,迎接普选”的口号,开展普选,整顿干部作风。

——摘编自熊秋良《“选举下乡”与建国初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到唐宋时期“选举”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民国初年选举制度嬗变的历史背景。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选举下乡”的意义。
1954年,周恩来在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从资本主义的束缚和小生产的限制下面,解放我国的生产力,使我国国民经济能够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而得到有计划的迅速的发展。”据此可知,该会议的召开(    )
A . 架构了新型国家的基本框架 B . 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C . 体现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D . 表明过渡时期在我国的结束
1954年6月至9月,中国有组织地开展了宪法草案讨论和宣传。据统计,许多地区的参与者超过当地成年人口的70%,有些地方甚至超过90%,共收到118万多条意见、建议和问题。这一活动(   )
A . 保证了宪法的社会主义性质 B . 增强了人们的民主参与意识 C . 标志着社会主义时代的到来 D . 反映了过渡时期的根本任务
1955年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苏联派遣专家援助指导,具体的施工建设、试验和实施由我国专家自主探索,大桥施工中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持,湖北省、武汉市数十万干部群众到工地参加义务劳动。人人争作贡献,个个争当模范,仅用2年零1个月便建成通车。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
A . 反映了大跃进时代的建设热情 B . 推动了中苏关系的长期友好 C . 得益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D . 体现出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如图所示的指导思想最有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专著之中(    )

图片_x0020_452576712

A . 《论联合政府》 B . 《论人民主主专政》 C . 《论十大关系》 D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1954年,某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继续存在,其职能是(   )
A . 代行人大职能 B . 最高权力机关 C . 最高立法机构 D .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
从1953年开始,粮、棉、油等几十种农产品陆续被纳入国家统购统销范围之内。到1957年,国家统配物资和部管物资的种类由227种增至532种。这一政策的推行 (    )
A . 加快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B . 密切了城乡间经济联系和互通 C . 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的现代化 D . 适应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需要
1959年2月,中共中央在郑州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要求“公社在统一分配上,承认队与队、社员与社员收入之间的合理差别;在体制上,实行权力下放,三级管理,三级核算,以队为基础。”该要求(  )
A . 彻底纠正公社体制的弊端 B . 推进“大跃进”运动 C . 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D . 有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年4月5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表明我们党对苏共二十大明确而初步态 度的《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的文章。1956年4月4日,毛.泽东在主持召开中央书 记处讨论该文的会议行将结束的时候,讲了一段有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话。他指出:“问题在于我们自己从中得到教训。这篇文章算是我们初步总结了经验教 训。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 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民主革命时期, 我们走过了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以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 确道路。

开始我们模仿苏联,因为我们毫无搞社会主义的经验,只好如此,但这也束缚了自己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初步实践,又有了苏联的经验和教训,应当更加强调 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开动脑筋,强调创造性,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 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一摘编自徐崇温《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人探索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总体特征,并结合 过渡时期的相关史实予以说明。

相对于近代中国而言,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尊重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人士的特点,包容统一战线成员在信仰、利益和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政协委员不因职业和党派差异都享有平等的议论权。人民政协坚持在考虑少数意见的情形下,达成反映公共利益的共识。这反映出人民政协(   )
A . 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 . 保证了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的团结 C . 促使各党派与中共的利益趋同 D . 开创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阶段
图5为创作于1962年的藏族题材人物画《翻身奴隶的儿女》,描绘了一群藏族孩子盘坐在毡子上读书写字的场景。据此可知,当时(   )

图5

A . 义务教育普及塑造了时代新风 B . 绘画艺术彰显了浪漫主义风格 C . 民主改革开启了藏区发展新篇 D . 西部开发缩小了儿童发展差距
到1957年底,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部门,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我国中西部地区也新建了钢铁、煤炭、电力等工业设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 三大改造的实行 B . “一五”计划的实施 C . 国民经济恢复完成 D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正在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同纲领》内容摘要 

第一章 

总纲 

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章 

政权机关 

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人民政府为行使国家政权的最高机关。 

第六章 

民族政策 

第五十一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材料二:从形式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修改1978年宪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从实质上看,1982年宪法是在“否定”1978年宪法基础上形成的。因为,1982年宪法虽改自1978年宪法,但是它所继承和发展的不是1978年宪法的基本原则,而是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 

材料三:习.平总书记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年来,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现行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确定一切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还提出要发展包括协商民主和基层民主在内的民主形式。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根据“一国两制”方针规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宪法规定“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明确指出了“市场调节的辅助作用”。 

——据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 (1) 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地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1982年宪法继承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并概括1982年宪法颁布的意义。
  3. (3) 根据材料三,概括“现行宪法”所体现的基本精神,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秦汉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尤其汉祚久长,疆域广阔。汉人与边疆各民族杂处日益发展,人民之间互相交往,互相学习,通婚合好。边疆各族开始称内地人为“秦人”,至汉中叶,渐改称为“汉人”,而汉人也以当朝国名自称汉人。这一改变,既反映了汉民族的新特征,也反映了边疆各民族对汉人的新认识,已具有民族称谓的性质。

——摘编自陈连开《论华夏/汉民族的形成》

材料二: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为了维护统治,不断宣扬“国族”理论,公开否定“三民主义”民族观,将民族同化从隐性实施变成了公开推行,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稳定。民族政策和边疆政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他们指定的范围不同,对象不同,对于同一项政策所产生的反应也不会完全相同。民国时期未能加以详细的区分,导致实际工作中出现混乱。

——摘编自严昌洪等《论民国时期的民族政策》

材料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两年时间里,“中国”完成了从观念上的国家向民族实体的扩展。中共以内蒙古的政治模式为先导,把区域自治应用于所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内蒙古自治给中共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经验:一个边疆民族在某种程度上的特殊化,其实可以促进它与中国内地同质化的重大进展。区域自治被写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发布的《共同纲领》,由此成为重大国策。

——摘编自刘晓原《边疆中国和1949年》

  1.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表现。
  2.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时期民族政策的局限性。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的历史意义。
据统计,1953—1957 年,中央财政直接组织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45.4%,地方(省、县两级) 财政组织的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54.6%;而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 74.1%(含地方上交的收入),地方财政支出仅占 25.9%。这一收支体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
A . 保证充足财力进行重点建设 B . 推动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开展 C .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 .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