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知识点题库

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的征服活动在当时(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殖民地产生的最明显结果是“失去整个……旧世界,而未产生一个新世界”。这说明西方的征服活动(   )
A . 无法为殖民地创造新生的契机 B . 造成了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C . 瓦解了殖民地封建剥削关系 D . 造成殖民地社会人才断层
某同学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历史人物

1947年

印度独立

尼赫鲁

1956年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纳赛尔

1959年

古巴革命

卡斯特罗

A .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奋起 B .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D . “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秩序变化的原因。
  2. (2) 概括材料二所示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在谈到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时,有人评论道:“苏联的强大让世界迎来的新的生机”。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 苏联直接反对殖民主义 B . 美国害怕苏联的强大 C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世界的解放 D . 美苏争霸给予了殖民体系崩溃契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永远地改变了欧洲,但是对大多数欧洲人来说,世界变得更大,但欧洲在世界上的作用本质上没有改变。在帝国主义国家仍然统治着它们旧的殖民地和新的保护国的情况下,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然而,这与现实不符。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可阻挡的革命浪潮席卷诸殖民帝国,极其迅速地结束了欧洲的统治。……由于数百万殖民地居民在盟国和日本的军队和劳改营中的服役,这种世界范围的殖民地觉醒得到了进一步的促进。……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还受到了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大约30年左右时间,在亚非拉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独立国家体系。……(20世纪)60年代联合国接纳的43个新会员国全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在70年代接纳的33个新会员国中除了“两个”德国以外也都是第三世界国家。

——摘编自吴于廑等《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 (1) 为什么材料一中说“欧洲的全球霸权看起来更加安全”是与历史事实不符的。
  2. (2) 材料二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政治秩序的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3. (3) 概括材料三所示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为了摆脱国际奥委会等组织的控制和歧视,1966年11月25日,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以奥林匹克理想同万隆会议精神作为宗旨,在柬埔寨的首都金边召开,来自亚洲17个国家和地区的两千多名运动员同场竞技。这场运动会的召开(    )
A . 推动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 B . 体现了国际上意识形态分歧的弱化 C . 促进了亚洲新兴力量国家的团结 D . 反映了体育赛事政治化趋势的加强
当欧洲“革命圈”闪闪发光之时,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亚非拉也奏响了“民族曲”,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震撼了帝国主义的后方。这场运动(   )
A .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 B . 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土崩瓦解 C . 推动了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性 D . 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
某同学制作了下表。根据表格内容判断,他所探究的主题是(   )

时间

事件

历史人物

1947年

巴基斯坦独立

真纳

1956年

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纳赛尔

1959年

古巴革命

卡斯特罗

A . 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 . 两极格局的形成 C . 非洲的民族解放浪潮 D . 美苏冷战的阴影
【殖民扩张和非殖民化运动】

材料一:英国社会能动的、扩张的性质逐渐破坏了比较静止的、自给自足的的印度社会。英国对印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经济领域,从英国人到达印度寻找市场和商品起……印度成为世界重要的原料产地。由于这些原料的价格很高,整个19世纪印度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印度原本应将剩余资本用于发展现代工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直到今天,印度仍处于不发达国家的危急状态。英国并不试图促进印度的制造业,而且在某些关键领域还积极的加以阻挠。因此,印度没有机会建立关税以保护本国的新兴工业,抵抗从英国工厂源源流出的廉价机器制造品的浪潮。印度经济历史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流产的现代化”。

材料二:亚洲所有殖民地都在二战后10年内完成为独立国家,非洲所有殖民地都在二战后20年内成为独立国家。出现这一意想不到的结局的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初的殖民主义列强空前的衰落,同样重要的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主义情绪在诸帝国国内得到发展。此外,二战后的两个头等强国美国和苏联对在损害战败的敌人和被削弱的盟国的情况下获取海外殖民地并不感兴趣,这种情况也有助于殖民地革命。日本人以“亚洲人的亚洲”为口号进行宣传,西方帝国主义的政治基础也遭到了破坏。最后,如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样,老百姓不仅受到了某些地区的战争造成的穷困和苦难的影响,而且还受到了同盟国关于自由和民族自决的宣传的影响。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殖民扩张给印度带来的经济影响。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
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写道:“以美国为中心的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基础上,资本的流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不再局限于原来的领土范畴,而是更多地表现出超地域的全球网络特征,在这种条件下,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已不需要以有形的殖民地为前提。”据此说明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是(   )
A . 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树立民族自决的原则 B . 现代工业的新发展超越了殖民主义旧形式 C . 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衰落 D . 二战后两大阵营对峙格局有利于民族独立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深入发展。在东亚,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要求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24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在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在东南亚,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工人和农民纷纷响应,起义扩展到全国多个地区。越南掀起了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在南亚,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1) 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此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六世纪“正是近代社会真正的开端”。十六世纪初,全球化的进程开始加速。罗马天主教会操控的世界体系已被彻底粉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获得飞速发展。“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上帝已不再是合法的道德权威,君主才是最终的裁判者。”随着“国王”日渐强大并走向专制,罗马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力逐渐被剥夺,一统天下的基督教世界帝国观念日益受到世人的唾弃。从而,近代国家观念取得较为迅速的发展,近代国家的观念就是各国平等。许多以王权为中心的君主国已经很稳固地建立起来,而王权代表着正在形成的民族国家。可以断言,没有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也就谈不上近代意义上的国际法。

——摘编自陶永新《从万民法到国际法——近代国际法概念演进考》

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社会成立了两个刑事审讯法庭,审讯在前南斯拉夫及非洲的卢旺达进行的“种族清洗”罪行,这又再一次燃起国际社会对成立国际刑法制度的希望,联合国后来更在1998年召开会议,正式通过国际刑事法院的条约,该罗马条约在2002年7月1日正式生效,至2008年已获一百零六个国家签署,并在海牙成立国际刑事法院,审讯像战争罪行、种族灭绝、反人道罪等违反国际法的严重罪行。

——摘自《香港法概论》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十六世纪“正是近代社会真正的开端”的表现,谈谈你对材料一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原因,并评价这一时期国际法的发展。
世界历史是无岸的河流,人类的发展史是一幅整体的“大图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资产阶饭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种民族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五大洲的各个角落都被帝国主义势力编织进了资本主义的网络;它们争夺原料市场的斗争已不限于一国、一地区、一洲,全世界范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这时欧洲国家在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市场的斗争,必然会与自己利益有关的国家两两结盟或三三结盟,这些结盟的国家涉及的利益遍及世界各个角落。随着全球交通运输的发展,世界地理范围相对缩小,战时各大洲之间的兵源运输已不成问题。……一战也把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卷入世界政治的漩涡。

——摘编自龚敏《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世界性》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界丰富的遗产,如经济领域多边国际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战争经历引起的战争观的变迁等。二战后的这些遗产在战后使得和平发展成为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的世界发展模式,对战后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它促进了时代主题的改变,确保了战后世界整体和平的发展,也带来了人类社会财富的极大繁荣,还出现了一支由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构成的国际政治力量,把世界日益连为紧密的整体。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发展模式转换》

  1.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原因,并指出这一时期世界文化领域“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的依据,
  2. (2) 根据材料二,归纳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初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结合所学,从民族独立的角度概述一战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产生的影响。
  3. (3) 根据材料三,写出二战结束前后“经济领域多边国际制度”建立和健全的突出表现。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笼罩着冷战的阴影,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但冷战也有积极的一面。结合所学,说明冷战局面对“世界整体的和平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55年12月,美国、英国意欲资助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并提出一系列附加条件,但为埃及领导人纳赛尔拒绝。次年6月,苏联提出为埃及修建阿斯旺水坝提供无附加条件的贷款。7月,在美英两国先后宣布撤销对阿斯旺水坝的援助后,纳赛尔也宣布将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国和法国对埃及这一决定反应非常强烈,决定以军事手段维护两国的利益。8月10日,苏联发表声明,支持埃及将运河国有化的决定。10月29日,英法联合以色列向埃及发动进攻,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在美国和苏联的压力下,英法两国和以色列在11月6日宣布停火。此后,法国进一步走上寻求欧洲联合的道路,英国也加快了从殖民地撤离的步伐。

——摘编自王缉思、牛军主编《缔造霸权:冷战时期的美国战略与决策》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前后美国对英国的态度变化及其目的。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伊士运河战争对当时西方阵营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战期间亚非拉经济政治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交战各国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使这些地区的民族工商业获得相对有利的环境,得以较快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随之壮大,更加强烈地要求摆脱殖民主义和本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互相残杀,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的参战经历,使他们扩大了眼界,感受到了新思想的影响。十月革命还将马列主义传播到亚非拉各国,鼓舞了那里的先进分子,他们开始用新的世界观来观察世界和本国的命运,寻求新的解放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欧洲列强的普遍衰弱,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制度,这些使世界殖民主义体系与反殖民主义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民族解放运动有了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摘编自黄正柏主编《世界通史(现代蕃)》

材料二   两次大战之间亚非拉主要民族民主运动一览表

地区

国家

主要事件

印度

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亚洲

甘地领导国大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非洲

埃及

在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领导下,英国被迫让步,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埃塞俄比亚

坚持游击战争,抗击意大利法西斯侵略者

拉丁

美洲

尼加拉瓜

桑地诺带领游击队反对美国扶植的独裁政权,迫使美军撒出

墨西哥

卡德纳斯总统进行民主改革,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材料三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道路。以民族民主革命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烽火燃遍了整个亚非拉美地区。二战前殖民地、附属国人口为14.5亿,总面积为7800万平方千米。到1959年,殖民地人口减少为1.6亿,面积仅剩2550万平方千米。——摘编自王春良主编《新编世界现代史1900-1988》

  1. (1) 根据材料一,概述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时代背景。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一时期民族解放运动的多样性特征。
  3.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国际意义。
二战后初期,美国福特基金会等组织资助了英国学者研发的“英美科学国际商业英语”,这是一种少于800个单词组成的“基础英语"的国际推广,以确保非殖民化浪潮带来的各国语言差异不会构成贸易壁垒。这表明(   )
A . 西方力图维持经济支配地位 B . 文化冷战助推民族独立浪潮 C . 自由贸易逐渐取代政府干预 D . 美国为了促进世界经济的恢复
1945年12月,法国将阿尔及利亚的抗法英雄阿卜杜·卡德尔的住所列为历史遗址,后来遗址范围又扩大到他生活和居住过的清真寺等。这一做法旨在(    )
A .   释放和解信号维持殖民统治 B . 修复国际关系促进和平发展 C . 将民族自决确立为公认准则 D . 融合两国文化助推非洲发展
下面是某同学为探究性学习而搜集的组有关非洲政治发展的历史地图。据此判断,该同学探究的历史学习主题是非洲(    )

A . 殖民体系的兴衰史 B . 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史 C . 殖民主义的扩张史 D . 国家民族独立和复兴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殖民主义列强空前衰落。战后欧洲殖民国家在短期内失去了其大部分殖民地。在1944~1985年间,全世界共有96个国家赢得独立。由此可知,殖民体系最终瓦解的主要原因是(    )
A . 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 B . 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意识的觉醒 C .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D . 二战削弱了殖民主义国家的实力
194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后,其首要任务是宣扬西方的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理念。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反对文化殖民主义、坚持文化主权、强调文化多样性成为了新目标。据此推知,该组织(    )
A .   致力于全球教育科技发展 B . 成员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C . 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D . 推动了新型国际关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