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大革命 知识点题库

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 接受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 . 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C . 以“党内合作”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合作 D . 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剑桥中华民国史》说:“如果它(中国共.产.党)在1922年和1923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联合,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 1922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B . 与“国民党联合”有利于革命高潮到来 C . 中共犯了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 D . 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
霍布斯认为,现有的国家体制解散时,人类将恢复到初民状态。初民状态中,公众的权力尚未展开,既无政府亦无法律;既无法治,也谈不上公平与不公平。在作战的条件之下,只有强权与欺诈算数。下列时期,与这一特征最为相似的是时期(   )

A . 北洋军阀混战 B . 洋务运动 C . 工农武装割据 D . 维新变法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关于瑶苗民族中工作原则的指示》(1934年)、《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书》(1935年)、《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等文件中,均明确表示不打少数民族土豪,不没收宗教上层人士的土地财产。这些政策在当时有利于(   )

A .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实现革命中心和任务的转移 C .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建立与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党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针是加紧进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中共中央这一方针(    )

A . 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 B . 推动了农村的土地革命 C . 标志工作重心转向农村 D . 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近代某政党曾发表宣言:“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本党为民请命,为国除奸,成败利钝,在所不顾,任何牺牲,在所不惜。”该宣言发表于(    )

A . 北伐战争时期 B . 土地革命时期 C . 抗日战争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20世纪是革命的世纪,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革命曾深刻影响中国近代历史,这场革命运动的“旗帜”是(   )

A . “民主共和” B . “革命统一战线” C . “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D . “工农武装割据”
观察如图的政治宣传画,其表达的主题是(     )

A . 反封建、反侵略 B . 反专制、求民主 C . 国共合作抗战 D . 工农武装割据
近代以来,殖民活动对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工商业城镇几乎都和奴隶贸易相关。利物浦是奴隶贸易中心,利物浦的财富转化为资本,振兴了棉都曼彻斯特。工业化时期,殖民地是英国的主要出口对象,英国向殖民地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40%,英国的出口以工业品为主,英国产的棉纺织67%出口到殖民地,纺织业是决定英国经济的“台柱”。殖民地对西方国家有“社会安全阀”的功用,工业化期间,欧美农村人口移往城市,城市人口过剩危及社会稳定,几千万过剩人口移居殖民地,减轻西方国家人口压力,提高了国内工资率和就业率。

——摘编自葛正鹏主编《西方经济史论》

材料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收回租界大事记

1924年

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群众性的反帝废约运动。“不平等条约”,作为一个被赋有特定意义的固定词组,在此前报刊上使用不多,此后广为传播。

苏联宣布放弃原沙皇俄国的在华租界。

1927年

英国水兵在汉口杀害庆祝北伐胜利的群众,激起大规模反英运动,国民革命军和工人纠察队进入英租界,实行接管。此后,九江英租界也被收回。

1941年

日本对美国、英国宣战,日本占领各国在华租界。

1943年

签订《中美新约》、《中英新约》,美英两国放弃包括租界在内的各项不平等条约所规定的侵略特权。

材料三  万隆会议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历史上,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列强参加的情况下欢聚一堂,讨论自身的和平与发展问题。印度总理尼赫鲁评价说:“亚洲今天不再是被动的了,它已经不再是一个卑躬屈膝的亚洲了。今天的亚洲是有活力的,亚洲是充满了生气的”。万隆会议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迅速发展,从1956年至1965年的十年间,非洲共有33个国家获得独立,仅1960年就有17个,被称为“非洲年”。同时,亚非会议极大地增强了各国之间的了解与友谊,并且确定了和平共处、国际安全、裁军和反殖等合作方向。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

  1.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殖民地对于西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2.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述中国收回租界的历史过程。

  3. (3) 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万隆会议的历史意义。

《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 .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 . 义和团运动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自由”、“平等”、“三民主义”,农民日常都说。甚至路上碰见不肯让路的地主,也会愤怒喝道:“土豪劣绅!晓得三民主义么?”这种情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 . 辛亥革命前夕的湖北 B . 国民革命时期的湖南 C . 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 D . 解放战争胜利后的东北
我们之所以说国民大革命失败,主要是指(    )
A .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 . 没有完全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C .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 . 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导致下表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黄埔军校期别

时间

入学人数

毕业人数

第三期

1924.10-1926.1

1300

1233

第四期

1926.3-1926.10

2680

2654

第五期

1926.11-1927.8

3300

2418

第六期

1927.10-1929.5

4400

3970

A . 国民革命的兴起 B . 外来势力的干涉 C . 国共两党的分裂 D . 学员质量的下降
国民革命,也称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大革命”的“大”的主要含义是(    )
A . 空前广阔的作战区域 B . 向多个军阀势力进军 C . 各种革命力量的联合 D . 战争持续的时间较长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革命运动被称为“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
A . 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 . 俄国帮助的进步性 C . 领导阶级先进性 D . 革命成果的丰富性
1923年陈独秀指出:“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瞿秋白在同年提出:中国“得最宜于组织最易团结的无产阶级之猛进”,要“联合小资产阶级”,“督促资产阶级而行民族革命。”的民族运动陈、瞿二人的共同主张是(  )
A . 改组国民党以进行民族革命 B .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C . 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两步走 D . 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领导权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下列历史事件体现这一历史使命的是(  )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  )
A . 北伐战争 B . 百团大战 C . 辽沈战役 D . 渡江战役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对内政策有:改良农村组织,增进农人生活,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助其发展。这表明国民党意识到(  )
A . 通过联俄改善外部环境 B . 革命成功需要发动民众 C . 改善民生是其首要任务 D . 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性
某一时期,中国国民党在政策纲领中陆续写进“徐谋劳资间地位之平等”、“确认妇女与男子地位之平等”、“徐谋地主佃户间地位之平等”等保障“人民”权益等内容。这些政策(   )
A . 宣传了推翻帝制的民主思想 B . 奠定了国民革命的政治基础 C . 顺应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热情 D . 促进了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