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点题库

“在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发展过程中,商人购买洋船后(或者与洋人合伙购买),多托洋行出面,领承舟船牌行驶,主要是为了避免报捐交税。”材料表明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 . 受到列强压制,不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B . 对资本主义列强在资金、技术上具有依赖性 C . 借助洋人势力,以避免本国封建势力压榨 D . 最早出现在轮船航运业
下列不属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A .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 20世纪初君主专制政体结束,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 C . 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准备了阶级基础 D .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洋务运动 ②辛亥革命 ③收回利权运动 ④爱国心的驱使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

下图是民国时期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火花中的信息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发展民族工业的动力之一是

A . 政府放宽限制 B . 爱国心的驱使 C . 列强放松侵略 D . 政治地位提高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近现代史的哪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状况?(       )

A . 自然经济 B . 洋务经济 C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D .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B . 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 C . 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 D . 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
下表是《1863~1912年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统计表》(总投资约为14 000万元)。它反映出中国民族工业创办的主要特点是(  )

上海

广东

江苏

天津

江西

浙江

四川

山东

湖北

河南

河北

46

101

30

2

5

10

5

3

3

5

10

山西

北京

安徽

福建

广西

辽宁

内蒙

湖南

吉林

黑龙

陕西

6

6

9

3

2

4

1

1

3

2

1

A . 生产规模的巨大 B . 集中在长江流域 C . 资金投入的充足 D . 主要在黄河流域
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呈现出“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正常现象,其中的主要原因是( )

A . 没有必要的生产资金  B . 设备和技术受制于外国 C . 雇佣劳动力素质较低  D . 缺乏先进的投资方式
下表展示的是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电灯

1881年

1882年

1906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无线电

1896年

1909年

1928年

A . 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 B . 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 C . 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 D . 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郭嵩焘(1818年-1891年)是清代第一位驻英法公使,他在位时不仅积极研究西方政体,而且敢于肯定其优点。然而其主张却不容于当世,还背上了“汉奸”的骂名。这实质上反映了(    )

A . 列强侵华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 B . 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艰难曲折 C . 西方政治体制不符合中国国情 D . 中西隔绝影响了国人的认识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

A . 近代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合作谋发展 B . 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 C . 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 D . 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
1904-1908年,政府登记在册的近代中国公司有227家。而到1912年,运作的中国公司已有20749家。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型或中型公司,只有750家公司雇工超过100人。这表明(    )

A . 民族企业的发展有较大局限 B . 清政府只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C .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顺风顺水 D . 清政府严格限定企业的规模
以下是1872年-1894年中国各类近代工业所占份额示意图,此图反映了(    )

A . 外国资本掌握中国经济命脉 B . 洋务企业规模最大 C . 中国的民族企业规模比较小 D .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经过一百多年的工业化探索与奋斗,中国逐渐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舞台。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曲折发展,造成其曲折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2. (2) 建国初期,党和政府担负起工业化建设的历史重任。为此,党和政府在发展生产力和改造生产关系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分别有什么意义?
  3. (3)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开始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主要措施是什么?

    1984年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4. (4)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体制经历了由“模仿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一“转变”指的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荣氏企业创建于19世纪末。荣氏兄弟渐觉悟到办实业更能致富救国,遂于1902年在无锡兴办茂兴面粉厂,创业初期,荣氏兄弟仅有4台粉磨,但经过努力,1912年粉磨的数量增至18台。1913年,荣氏集团创办的上海福新面粉厂投入生产。到1921年,荣氏投资开设的面粉厂累计共有12个,荣氏兄弟成为中国名副其实的“面粉大王”。

荣氏在总结经营思想时,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必诚必信,以谨蜚声商界”。把提高产品质量,创出优质名牌,赢得客户和消费者的信任,作为企业经营的基点。早在1900年,荣德生就开始注意选择阅读介绍国外企业经营等方面的书籍。荣氏兄弟“深知欧美机制工作,日新月异,欲资师道,非从实地考虑不可”,多次派人到日本或分赴欧美“考察机械,为取发之资”

——编自程丽燕等《传统与现代的互融——近代中国荣氏企业经久不衰的文化视角》

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其中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欧洲……16,17和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需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通史》

材料二: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络已经形成,中国处于世界贸易网络的中心,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但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佛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三: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以替乾隆祝寿为名,向清政府提出派使臣常驻北京,开放宁波、舟山群岛、天津为贸易口岸,遭到拒绝……并带来了大批科学仪器作为礼物,希望以此引起清朝的重视。但清政府却将这些先进的科技成就一概视为“奇巧淫技”。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英国》

  1. (1) 依据材料一,指出在欧美非三大洲之间的对外贸易中欧洲处于怎样的地位,在欧亚贸易中亚洲“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中国的政治因素分析这一变化发生的原因。
  3. (3) 结合英国的国情,分析材料三中马嘎尔尼出使中国的背景,并指出马嘎尔尼在中国的遭遇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心态。
  4. (4) 根据上述材料,请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分析欧亚贸易地位变化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鸦片战争后,中国努力追赶工业化潮流。近代化在艰难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1861—1894年,清政府一共经营了21家军用工厂,所费资金估算在5000万两左右。由中国人自办的民用工业企业大抵有船舶机器修造厂27家,机器缫丝厂约113家,机器绵纺织厂8家,其他轻工业工厂47家,共约195家。其中多数规模很小,资本额不详,有不少甚至在筹建期中或投产后不久便告歇业。设备比较完备的企业大多为官办、官商合办或官督商办企业。1895—1913年,国内新创办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厂共有468家,新投资总额达9822万元。新投资本中80%以上属于商办企业。

——摘编自《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等

材料二:民国初年民族工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设厂救国。张謇创办有纱厂、面粉厂等多种企业,兴办学校,他认为,实业和教育是国家“富强之大本”,企图实现以实业所得来资助教育,用教育来改进实业,凭实业发展而救国的目标。辛亥革命时期,报刊竞相宣传“实业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业救国”论。五四运动前后,民族资本家大力提倡国货,抵制外国的经济掠夺,维护民族利益。他们的共同口号是:“振兴实业,挽回权利。”

——摘编自白宝福《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演变》

  1. (1)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近代工业的三种类型。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特点。
  2. (2)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业救国”论盛行不衰的原因及作用。
下列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某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 体现了洋务企业发展过程的艰难曲折 B . 说明了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历史命运 C . 第一幅画反映的是明清资本主义萌芽 D . 封建主义应是该经济形式的最大阻力
据学者研究,中国近代关于绅士阶层的集体记忆诚然如天渊之别,如表所示

时代

戊戌时期

大革命时期

评价

绅士为人民之代表

绅士为全民之公敌

地位

绅士为救亡图存之中坚

绅士为列强、军阀之基础

作用

绅士为社会进步之动力

绅士为革命之保障

目标

兴绅权以兴民权

打倒绅权以实现民权

关于绅士的“历史记忆”形成如此巨大反差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C . 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 . 中国社会舆论主导力量的转变
如图是某历史研究小组整理的一组图片,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A . 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B .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C . 民族资产阶级的强国路 D . 中国军事工业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