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的萌发 知识点题库

“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严复)这一言论

A . 是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B . 是对守旧派冥顽不化的抨击 C . 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正面交锋 D . 动摇“中体西用”的理论根据
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介绍西方时写到,“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夷”,但在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

A . 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 . 已经找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道路 C . 由闭关锁国到主动开放 D . 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中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按此次序排列,在中国近代化进程出现的代表人物应该是(    )

A . 曾国藩——蔡元培——孙中山 B . 蔡元培——孙中山——李鸿章 C . 李鸿章——孙中山——陈独秀 D . 孙中山——蔡元培——曾国藩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的历史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A . 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 . 争取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C . 实行民主共和,反对外国侵略 D . 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近代化
“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这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相似(   )。

A . 魏源 B . 梁启超 C . 孙中山 D . 胡适
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士气奋跃,海内耸望……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从中可以得出维新派(  )


A . 施政纲领得到皇帝的支持 B . 变法得到清军支持 C . 没有认识到变法的复杂性 D . 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清末民初“国学”兴起,国学大师刘师培认为“西人社会之学可以考中国造字之原”,又以中土文字的涵义证实西方社会学的观察。引用西方自希腊、罗马以至近代哲学、宗教、学术的种种观念,来阐明中国的经子诸学“合于西儒”。王国维主张将中国原有经、史、子、文四部分别纳入哲学、史学、文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等西方的分科系统之内。这表明他们(     )

A . 复兴国学以抵制西方文化侵略 B . 对中国文化持全盘否定态度 C . 用中国传统文化改造西方文化 D . 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
近代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的官方文书中,动辄出现“夷性犬养”的说法,甚至不将这些远来的“夷狄”视作人类。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朝割地赔款,已是大失颜面,却也依旧自居“天朝”,弄得英国人在《南京条约》内义正言辞地表示要寻求双方地位的平等。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首次明文规定中国人在称呼英国人时不准出现“夷”这个字眼,并且依旧声明“英国自主之邦,与中国平等”。

──曹南屏《“夷”与“洋”:偏远的“他者”──近代中国观念与物质的双重变奏》

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的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方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

──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请回答:

  1. (1) 材料一反映了清王朝的“夷狄”观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 (2) 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人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认识,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3.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文明史观视角分析近代国人由“自居天朝”到“醉心欧化”的主要因素。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对英国制度有如下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指(    )

A . 首相 B . 内阁 C . 法院 D . 议会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撅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  )

A . 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B . 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 C . 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 D . 革命派对维新派的批评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

1866年,恭亲王奕䜣在奏折中指出:“查西术之借根,实本于中术之天元,彼西土犹目为东来法。特其人情性缜密,善于运思,遂能推陈出新,擅绝海外耳。其实法固中国之法也。”这一主张(    )

A . 准确概括了中西学间的关系 B . 得到了守旧势力的一致认可 C . 摆脱了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 D . 有助于减轻西学传播的阻力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  )

①“我能自强则彼族不敢妄生觊觎”

②“师夷长技以制夷”

③“欲救中国,惟有兴民权,改民主”

④”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①④③ C . ③②①④ D . ④③②①
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四洲志》 C . 《华事夷言》 D . 《瀛环志略》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结合上述材料,选取中国近现代史的某一重大事件,围绕“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字数250字左右)。

1839年,林则徐组织编译了《滑达尔各国律例》,并运用其条款“各国有禁止外国货物不准进口的道理(权利)”来证明禁烟的合法性,从而要求外商出具保证书。这说明林则徐(  )
A . 强调建立近代外交制度 B . 运用西方法律维护国家利益 C . 主张采用西方政治体制 D . 系统实践"师夷长技以自强"
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直接打开了国门。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林则徐、魏源的回答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君民共主,设立议院” C . “师夷长技以自强” D . “天下为主,君为客”
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这里对“国力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新文化运动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B . 维新运动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 .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 . 十月革命后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发表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1. (1)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思想?
  2. (2) 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二,陈独秀的思想有何进步之处?
  3. (3) 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材料四的思想有什么重大影响?
  4. (4) 据上述材料,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1875年“马嘉理”事件和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的处理和规定当中,郭需焘因时事需要出使英国,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先人一步,根据自身的认识,用“本末观”实现了对“体用观”的超越。他说“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郭禹焘上奏《新加坡设立领事片》以“保护商民,与国政相经纬”,从而做到“官商之意常亲”,于是就有了中国在外设立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郭嵩焘对“夷夏观”进行了理性的批判和认识,主张应该主动与世界各国平等交往。郭焘在得知英国将向喀什噶尔派大臣以保全阿古柏政权时,对英国政府提出了严肃抗议,并要求英国政府撤回使臣。在郭焘使英前后,时人尤其是洋务派对西洋文明的认识,还停留在坚船利炮的层面上。而郭焘则不然,他着重去把握西方文化和科学的精神实质。

——摘编自刘平《郭荡焘出使英国述评》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76年郭嵩焘成为晚清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的历史背景。
  2.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郭嵩焘的历史功绩。